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葡萄牙的引人之处是一年四季阳阳光普照的碧海沙滩,也有众多骄人的看点:迄今为止,葡萄牙已有12项古迹被批准为联合国文化遗产,里斯本、埃武拉、波尔图—杜罗酒产区均名列其中。
海洋之心——里斯本
里斯本临河,河名“特茹”,河道在入海口处收窄,把最后的河水挽留成一个巨大的湖泊,虽然没有了一泻而出、奔腾入海的壮观肆意,但却免于海上风起浪涌的回溯。里斯本的七座山岳静静地看着眼前岁月如流,一如这个偏安于欧洲一隅的国度现在的姿态。
大航海的时代,里斯本港是喧哗而热闹的,空气中弥漫着冒险的气味,里斯本扭转起伏的古老街巷里遗留下辉煌的历史片段。
万国园·贝伦塔
里斯本城东,欧洲目前最长的公路桥从特茹河最宽处横跨河面,桥名“达·伽马”,以纪念葡萄牙历史上那个最早进入海上远征、通航印度的伟大航海家。
欣赏“达·伽马”大桥最好的地方是葡萄牙在1998年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所在地“万国园”,那届世博会的主题就是“海洋”,因此园区内的建筑几乎都和海洋有关。风帆造型的钢铁高塔是河边的最高点,在塔顶的旋转餐厅里,就着里斯本水岸新区的景色,点一道小龙虾肉和鳕鱼肉烹制的主菜,暂且放下追思历史的莫名惆怅,体味南欧人享乐主义的生活观念。
在2000年葡萄牙和巴西两个国家庆祝“葡萄牙发现巴西500年”(巴西人坚持说那只是“相遇”)的时候,以一艘仿古的单桅帆船“好望号”为首的船队就是从“达·伽马”大桥下出发,去重走先人之路的。两国的总统站在特茹河口旁古老的贝伦塔上远眺着船队,目送它们驶入大西洋。半个世纪前出航的船队带来了新世纪的财宝,翻过枪炮和弓弩、殖民和奴役的历史一页,如今的旅程不过是一次友好的访问。
圣乔治堡·航海者碑
观景者登高。俯瞰整个里斯本老城富于层次和色彩变化的地点莫过于市中心东侧的圣·乔治古堡。古堡是过去城市的制高点,几门铁炮遥指着里斯本的另一座桥梁,“4·25”大桥,这是一个美国金门大桥的姐妹篇,却和这个国家历史上推翻军人独裁、建立共和宪制的革命时刻联系起来。
站在古堡的观景平台上,视野中覆盖面积最大的就是里斯本的市中心、商业区“BAIXA”。所谓“BAIXA”,就是低处,对应英语的“DOWNTOWN”。也许过去很多欧洲城市都临着一条美丽的河,有靠岸的船,有新到的货,有各色的人,有热闹的市景,久而“下城”就变成了“市中心和繁华商业区”。今天里斯本商业区的金街和银街依然是体味俗世人潮的好地方,而小石块铺垫的步行街上像波浪一样的装饰图案,又一次让人想起了“海洋”。
葡萄牙航海业的大发展,和其历史上一位叫“恩里克”的王子有关,他创建了葡国的第一所航海学校。在离贝伦塔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为纪念这位王子而修建的“航海纪念碑”,纪念碑前的广场地面上,有当年“达·伽马”环球航行的线路图,来自中国的游客总难免要找一找“澳门”。在广场的流动纪念品摊位上,可以买到也许是里斯本市内最便宜的、葡萄牙特有的软木瓷砖画。
贝纳宫·罗卡角
在里斯本城西卫星城市辛特拉的山顶之上,立着葡萄牙旧时王朝的夏宫—贝纳宫。曾有对葡语一知半解的人把宫殿的名字直译为“羽毛殿”,尽管偏颇,却带来一种神秘的引力。其实那并非一处洁白的所在,倒是像童话里多彩而浪漫的公主的城堡。经过古树参天的盘山路来到宫殿入口处,猛抬眼,一尊巨灵海神的雕像就立在门头,似乎里斯本里里外外都翻着波浪的影子。整个辛特拉小城都是联合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葱葱隆隆的树木中,隐藏着不少历史上在美洲发迹的豪商巨贾留下了精美的宅邸、曲回的甬道和秘境般的花园。
从贝纳宫能渺渺望见大西洋的海岸,从罗卡角这欧洲的“天涯海角”放眼而去,更无比清晰地感受到大西洋上吹来的风。“罗卡”的意思是岩石,岩石角上立着一块朴素的石碑。上面铭刻着数字和诗句:数字表示的经度和纬度说明此地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而葡萄牙的“屈原”卡蒙斯的名句“陆地止于此,海洋始于斯”的意境也融入了苍苍茫茫,海天无际之中……
夕阳下的美酒人生:波尔图
美酒窖里藏
波尔图可谓葡萄牙最古老的通商口岸,历史上欧洲大西洋沿岸的一个重要商埠。城中最高的僧侣塔过去就是海员赖以定位的航标。波尔图也依着一条河——杜罗河。顺水行船,杜罗河中上游的醇美葡萄酒被送到这个古色古香的河口城市。过去波尔图酒多为出口,由于海路漫长颠簸,酒质不稳定,有人就尝试在酒中添加白兰地,以增强葡萄酒的“体质”,却因此形成了波尔图酒浓郁香稠,甜度和酒精度偏高的独特口感。据说英国的上流社会最懂得品评波尔图葡萄酒,所以这里的美酒过去一个时期有相当部分供应了英伦的贵族,而且很多英国人还来到这里做起了酒生意,今天河南岸供人参观,并仍然在使用的酒窖中,依然有“SANDEMAN”和“OFLEY”这样的英文名字。
一张不贵的门票,导游引领着,去探寻酒窖里的究竟。在浅显精要的讲解下,多少能知道藏在大木桶、小木桶和玻璃瓶里各类酒的区别,分辩出餐酒、年份酒和陈酿的优劣。最后还能现品三两杯或暗红、或琥珀、或黄玉色泽的美酒,等出得门来天色将晚,河风一吹,方显出波尔图酒的劲道,不胜酒力的人脸上便浮现出一抹晕来,正如天边的红云一般。
酒窖前面的河岸靠着些载着橡木桶的河舟,当年酒就是这样运到这里贮藏的。其实波尔图酒的产地是杜罗河中上游干旱少雨、夏热冬寒的河谷地区,那里的独特气候孕育出一些品质特别的葡萄,当地成酒,运抵波尔图贮藏交易。现在这些河舟已没有了过去的使命,转而成为酒厂生动的广告,每个酒厂都有自己的船,泊在浅水里,船头或船尾立着酒标,譬如那个SANDEMAN,居然是一个头戴黑沿帽,身系黑披风,肩头隐现酒杯一盏的“佐罗侠”形象。
美酒餐中尝
葡萄牙有句俗话“吃在波尔图”。步行而过和巴黎埃菲尔铁塔同出一个设计师的唐·路易斯一世铁桥,就在酒窖对面的北岸,临河的食肆一条街上,一家家餐馆比高而立。
和其他南欧国家一样,美食是葡萄牙人生活的一部分。波尔图的特色菜TRIPAS A PORTO,直译是“波尔图猪下水”,不甚好听,却像老北京人爱吃的羊杂碎汤,很有人缘。TRIPAS A PORTO呈到面前:大豆炖猪蹄、猪肚和小排骨。佐餐的红酒可以是“本家葡萄酒”,饭馆老板或许在河上游就有一片葡萄园,自产自销。如果还不充分,不妨再要一道“海鲜杂烩”。窗外河上时有灯光桨影,就着小虾、鲜贝、海红和螃蟹腿的组合,真会让人忘了何处是故乡。
6月间造访波尔图,会遭遇一年一度的地方传统节日—圣·若昂节。这时整个城市的人都在街上,每个人手里拿着能敲响的塑料锤或者有着很长秸杆的大葱花,在夜晚来临前汇集向河边。一路上,会被无数人用大葱花点脑门,会被比大葱花更多的塑料锤砸过脑袋,“铛铛”的声音让人耳鸣。这是波尔图的传统,这样能给人带来好运,而且当地人也希望客人“有来有往,悉数奉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