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56|回复: 3

京味儿淡了的北京庙会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2-22 01: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我代表所有的老鼠欢迎您,请进!
    大约在二十多年前,庙会刚恢复时陪父母亲去过一次,没有看到什么期待的东西。恢复后的北京庙会已和我儿时的庙会相去甚远。没有了我最喜欢的捏江米人儿、吹糖人儿和各式各样的风筝,不见了让我最有庙会感觉的标志性风物----长约一米,顶上带一个单轮风车,风车上有一面三角形小彩旗的大糖葫芦儿。刚刚被允许做小生意的小商贩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谈不到任何味道地叫卖着。我们不禁怀想旧时北京那悠扬的、幽默的、和善的,不同行当不同风格的吆喝声。北京人在那样的庙会里已经找不回当年的感觉。父母亲的失望就更大了。从那时起,我们谁也没有再去过。        也难怪,怎么能只苛求庙会呢,整个京城传统风物都越来越少了, 北京人 也越来越少了。不要说父亲书架上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和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所记载的节令风俗已不多见了,就连那些不见经传的我少年时习惯的老百姓最日常的吃食如炸酱面、糊饼、炸咯吱饸(可能是这几个字吧,以前只在听说层次用这个词)等,在所谓的老北京风味饭馆里也早已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从前几乎每天吃的烧饼、焦圈儿,也很少有地方能买到了。卖烙饼火烧的人甚至都不知道烧饼和火烧有什么区别,问有烧饼吗?说有,拿出来的却是火烧。弄得母亲每次想吃了,得坐几站车出去买,但仍然不完全是那个味道。老北京群儿里的亲戚朋友中,谁发现了哪儿有较地道的老北京吃食,总是互相转告,或买了送给彼此。北京的老北京人早已成了极少数族群,北京的吃食是 在北京的人 做给 在北京的人 吃的,因此变味儿是必然的,就像中餐在世界的其它地方必须当地化的道理是一样的。        有一次在一个专卖北京褡裢火烧的饭馆儿吃饭时,听到邻座的一位老北京叙说他在一家老北京馆子吃炸酱面的经历。点菜时他与服务员聊天儿,问:你们厨子是哪儿的人?服务员答:北京人。炸酱面上来了。老北京说:上点儿面码儿(不知是否这个码字,查了字典,好像也没有别的“马”可以用了)。服务员喃喃道:我们没有面码。老北京:没有面码儿怎么吃炸酱面?服务员:什么叫面码?老北京觉得岂有此理:去问你们厨子,他不是北京人吗?服务员一会儿回来了:我们厨师也不知道怎么做面码,他说您要什么我们按您的要求给您做。老北京无奈:算了,不要了。 也许这只是个别现像,那老北京做得也有点过。可是,我也理解他,在自己祖祖辈辈生长居住的城市已经越来越难以找到良好的角色感,难以找到亲切的家乡的感觉。谁都有家乡,可 北京人 好像已没有了家乡。在北京的人大都有老家可回,而 北京人 却没有。在国外生活时,曾经有外省的同胞对我说:“你们北京人最六亲不认。”我愕然。“我们在外面碰到本省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认作老乡,可你们北京人之间从不互称老乡。”我茫然,然后凄然。 在我和我们家族的字典里还真没有老乡这个词儿。北京何尝不像国外?我的同学同事都有自己的老乡,我最好的朋友甚至邻居也有自己的老乡,可我的老乡在哪儿?三四十年前,家父就常常在和他的老北京至友喝酒时,带着掺杂几分自豪的复杂情绪挣扎着说:“北京是我们 北京人 的北京。”那表面的自豪已很勉强,内中的失落却很分明。后来,这样的话他也不说了,因为北京已永远不再可能只是北京人的北京了。连他的女儿都嫁了个操着浓重江南口音的外地人。        去年春节后,看到了一位博友在庙会上拍摄的北京传统民俗活动表演,心中一动。很多场景是我这个中老北京也只是听父辈祖父辈讲过,而没有看到过的。当时就想,明年我也要逛逛庙会了,去好好感受一番,拍点照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人会表演了。就像那简单的面码儿,知者不难,难者不知,只消几种普通如大白菜等的蔬菜切一切焯一焯,有的只需切一切,而竟然连“老北京饭馆儿”的“北京厨师”都不知其为何物了。就是我这知其为何物的,不是也不知其为何字吗?   我选了估计人已不会太多的初六下午,带着我的计划,来到离家最近的据说是北京现在最大的地坛公园庙会。可一走近大门口,手里举着色彩鲜艳的各种玩物和花草鱼涌而出的人们,就不由得你不被感染。人群中又不时闪现几个戴着各种各样头套和面具的人,特别是那头套下面的微笑,立刻让我欣赏的目光聚了焦,让我想起一首歌,我一向记不清歌词,但愿是这样的:“你到我身边,带来了微笑,带走了我的烦恼。虽然我的心中已经有个他(民俗表演),哦,你比他先到”。那就顺其自然,先拍他们吧。
满载而归
 
意犹未尽
 大家别挤好吗!
我配合你,笑一笑
戴上我的眼镜吧,看什么都高兴,颜色任你选
难怪年轻人喜欢,是不错
    走进园里就不是偶尔闪现几个了。在我的“家乡”,我们的北京,我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摊主们大都用头套或面具打扮了自己,有的还全身妆扮。他们大都不叫喊,只是按照自己化妆的形像微笑着,扭动着身体,手里拿着自己卖的商品挥一挥。有的还播放着音乐,让自己随乐舞动。他们哪像是在挣钱谋生,倒像是来参加化妆舞会。那些头套和面具的形像有现代的古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写实的漫画式的,精巧的夸张的,现世的鬼怪的,现实的科幻的,同类的动物的,朴实的艺术的,淡雅的鲜艳的。。。在这样的时节,这样的场合,谁戴哪一个看上去都那么好看,那么可爱。这里不是舞会,却胜似舞会。你可以尽情享受舞会般的自娱,却不必拘泥舞会的礼仪。你可以晚到,而不必向谁致歉,也可以早退,而不必和谁打招呼。谁也不是主人,谁也不是客人。又谁都是主人,谁都是客人。
今年没回家,没想到在北京过年这么好玩!
我什么都不用说,就冲我的红鼻头大家就来了
加上我幽默的表演
 
我的舞姿和音乐肯定让我的羊肉串味道更好
来吧,吃了我的羊肉串,你也会高兴得舞起来!
呣~~~,味道好极啦!
  本想拍几张就去找民俗表演,但随着脚步的移动,不断地和越来越多的一个比一个更有趣的形像不期而遇。结果不知不觉就到了广播里催促游人退场的时候。
 看看我的“爪子”
 看看我的帽子
 所有的样品都在我头上,你喜欢哪一个?
别怕,我是卖花的
挑一个是最酷的戴上 
我的行头都是样品
  那些戴着头套或面具的笑脸,给我心中注满了色彩和阳光。抱着尽收了这色彩和阳光的相机,我已弄不清天气有多冷。换电池时才突然发现,手已僵得打不开仓盖。
再吃点什么?
是不是比老家好玩?今天你满意吧,呵呵~~
呣~~,我也挺满意的
我们也挺满意。 我属鼠,他属牛,我大一岁。看我们多般配!
这是纯棉的喔!
  我多年不赶庙会,又经常一连几年生活在国外,不知道北京的庙会从哪年起变成了这个样儿。原来,就是不看民俗表演,庙会也可以让人感觉这么好。民俗表演可以明年看嘛。新鲜的感觉,意想不到的感觉,看不尽的风景有什么不好。其实庙会自诞生以来的数百年间,内容和形式一直在发展变化和丰富,这就是庙会的生命力之所在吧。就像中餐在国外必须变味,京吃在越来越全国化、国际化的首都必须变味才会有生命力一样。
我多英俊!
拍下来发给你看看,我戴上怎么样?
你们酷你们的,我就喜欢这种帽子,还喜欢花!
拍我?因为我眼睛大?
嗯?拍我?行,拍吧。
  其实,虽然现在正宗的京吃不多了,变味儿了,但既使母亲也并不每天吃它。看看自家楼下,步行不出5分钟,就可以今天吃北京烤鸭,明天吃东北侉炖,后天吃四川麻辣,大后天吃云南菜,大大后天吃朝鲜菜。。。也可以今天吃北京炸酱面,明天吃兰州拉面,后天吃成都酸辣粉儿,大后天吃陕西肉夹馍。。。这又有什么不好。那吸引我的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头套和面具,让我没时间去寻旧,甚至忘了寻旧,那过程不是也很美好吗?
我卖的是小白鼠发卡
走,跳舞去!
不卖啦,小白鼠下班啦!
      感谢南来北往的各地人们,感谢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让北京如此丰富多彩和大气宽容。             感谢那些走进我镜头的可爱的人们,让我享受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味。       也许,我也正在别人的镜头里微笑。。。
谢谢您来看我,再见!记着明年来看老牛~~
发表于 2008-2-22 04: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2 04: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yun 偷吧~偷吧~~ 都偷光了,看你还能偷什么?! 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2 04: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26 1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