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年,中国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增劳动力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同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如何更好保障和促进就业? 2018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创历史新高,连续第六年超过1300万人。 “今年,中国的就业总量维持高位,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委员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83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部分关停并转企业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实现再就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城镇新增就业196万人,比2012年增加34万人,增加就业潜力大。 代表委员建言,要让就业渠道越来越宽。要激活创业创新活力,一方面可以主动为创业者定制‘财政嫁妆’,推出‘金融厚礼’给予激励;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营造创业环境。 还有代表委员建业,通过多培训、强技能,提高就业供需匹配度。 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步迈向中高端,各类企业对于高级技工、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同时,技能劳动者比例却相对偏低。山东省临沂市技师学院机械装配与维修系党总支书记夏兆纪代表认为,“要加强技能培训,尤其是对下岗职工、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从单纯靠体力就业转变为靠技术就业。” 大龄、残疾、低保家庭的劳动者自主就业难度大。针对这部分就业困难群体,张水波委员建议实施就业援助,增加环卫工、志愿者、社区配送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录用就业困难群体,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