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45|回复: 1

《波兰通史》出来了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2-5 23: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今天翻《读书》,无意间看到商务的广告插页,刘祖熙的《波兰通史》作为“西学文库”于2006年12月新版,冰甲可以找来瞅瞅      本书为国内第一部波兰史专著,共19章。它自10世纪初波兰国家的建立,一直叙述至21世纪初(2001年)。内容丰富,论述精当,填补了国内学术研究的空白。       序言   第一章 波兰国家的建立和早期封建社会(从远古到1138年)     第一节 波兰土地上的原始公社制度     第二节 封建关系的产生和国家雏形的出现     第三节 波兰国家的建立     第四节 封建早期的波兰国家   第二章 封建割据时期的波兰(1138—1333)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变化     第二节 政治分裂局面的加深和外敌的入侵     第三节 波兰王国的建立     第四节 13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三章 波兰的等级君主制(1333—1505)     第一节 波兰王国的国际环境和对外政策     第二节 波兰和立陶宛的王朝联合     第三节 波兰和捷克的胡斯运动     第四节 13年战争和东波莫瑞的收复     第五节 等级君主制     第六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七节 14至15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四章 波兰贵族共和国(1505—1618)     第一节 16世纪的欧洲和波兰     第二节 贵族民主制的发展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劳役制庄园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节 波兰的对外政策和多民族的波兰贵族共和国的建立     第六节 16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五章 大贵族统治下的波兰贵族共和国(1618—1733)     第一节 17世纪的欧洲和波兰     第二节 波兰的对外战争     第三节 大贵族统治下的波兰     第四节 波兰经济的衰退     第五节 17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六章 启蒙和改革时期的波兰(1733—1795)     第一节 18世纪的欧洲和波兰     第二节 第一次瓜分(1772)     第三节 波兰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革新运动和第二次瓜分(1793)     第五节 科希秋什科起义和第三次瓜分(1795)     第六节 18世纪的波兰文化   第七章 拿破仑时期的波兰(1795—1815)     第一节 瓜分国的政策     第二节 波兰人民恢复独立的尝试     第三节 华沙公国   第八章 波兰王国和1830年十一月起义(1815—1831)     第一节 波兰王国的建立     第二节 波兰王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1830年十一月起义   第九章 革命年代(1832—1849)     第一节 伟大的流亡运动     第二节 国内的革命运动        第三节 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     第四节 1848年革命   第十章 1863年起义时期(1850—1864)     第一节 封建社会末期的农民问题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1863年一月起义     第三节 19世纪30—50年代的波兰文化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1864—1900)     第一节 国际形势和瓜分国的民族压迫政策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工人政党的建立     第四节 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农民政党的建立     第五节 19世纪后半期的波兰文化   第十二章 帝国主义时期的经济和政治。1905—1907年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01—1918)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波兰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     第二节 波兰王国的1905—1907年革命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波兰问题   第十三章 波兰第二共和国(1918—1926)     第一节 边界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经济和民族结构     第三节 1921年宪法和议会民主制度     第四节 波兰共产主义工人党、波兰社会党和波兰农民党     第五节 波兰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   第十四章 波兰第二共和国(1926—1939)     第一节 “五月政变”的原因、过程和性质     第二节 修改1921年宪法和镇压反对派     第三节 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1935年宪法     第四节 国际形势和波兰的对外政策     第五节 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文化   第十五章 波兰人民反对法西斯德国占领者的民族解放战争(1939—1945)     第一节 1939年的卫国战争。法西斯德国的占领政策和最初的抵抗运动     第二节 波兰流亡政府的外交政策和波苏关系     第三节 波兰工人党的建立和抵抗运动的壮大。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的建立     第四节 波兰东部的解放和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建立。华沙起义。全国的解放   第十六章 波兰人民共和国(1945—1955)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1945—1949)     第二节 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六年计划(1950—1955)   第十七章 波兰人民共和国(1956—1970)     第一节 1956年的转折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1960)     第二节 第二个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济和政治(1961—1970)   第十八章 波兰人民共和国(197l一1989)     第一节 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第六届议会的选举     第二节 1971—1980年经济和政治的变化     第三节 1980年危机     第四节 人民波兰的文化   第十九章 波兰第三共和国(1989—2001)     第一节 马佐维耶茨基政府     第二节 别莱茨基政府     第三节 从奥尔谢夫斯基政府到苏霍茨卡政府     第四节 民主左翼联盟和波兰农民党执掌政权     第五节 波兰共和国宪法。从布泽克右翼政府到米莱尔左翼政府         大事年表   附录一 彼雅斯特王朝世系表   附录二 雅盖洛王朝世系表   附录三 自由选王名单   附录四 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总统和总理名单(1918—1939)   附录五 波兰第二共和国流亡政府总统和总理名单(1939—1945—1990)   附录六 波兰人民共和国总统、国务委员会主席和总理名单(1944—1989)   附录七 波兰第三共和国总统和总理名单(1989—2001)   人名译名对照表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的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东与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接壤,南与捷克、斯洛伐克相连,西与德国毗邻,面积312677平方公里,人口3860万,波兰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才荟萃的国家。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孕育了千年波兰文明史,哺育出像哥白尼(1473 —1543)、密茨凯维奇(1798—1855)、萧邦(1810—1849)、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一居里(1867—1934)那样伟大的科学家、诗人、作曲家和钢琴家。在 20世纪,有四位杰出的波兰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显克微奇(1905) 、莱蒙特(1924)、米沃什(1980)、希姆博尔斯卡(1996)。波兰人民对欧洲文明和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波兰建国于10世纪中叶,是一个早期封建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建国伊始,波兰人民就不得不进行反对德意志封建主的侵略,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而斗争。12世纪中叶,波兰进入了延续近200年的封建分裂时期。14世纪中叶,波兰重新统一,建立了等级君主制的波兰王国。但是,西波莫瑞和东波莫瑞分别为勃兰登堡和条顿骑士团占领。波兰还丧失了西里西亚。直到1466年才收复东波莫瑞。   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是波兰贵族共和国时期,也是波兰封建社会的晚期。以格但斯克为中心的东波莫瑞的收复,刺激了波兰粮食的出口。贵族纷纷建立劳役制庄园,从事商品粮食的生产。贵族从国王那里获得种种特权,限制了城市的发展。1505年,议会通过宪法,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颁布法律。1572年,贵族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1652年,议会规定任何法令必须在议会一致通过的情况下方为有效,只要有一票反对就不能生效,这就是自由否决权。波兰形成了独特的贵族民主制。1569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并成为波兰共和国。16世纪末,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当时波兰是一个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面积达81万平方公里。16世纪是波兰国力鼎盛时期。17世纪中叶以后,农奴制度发生危机,波兰渐趋衰落。连绵不断的外国入侵和战争使波兰经济濒于崩溃。18世纪末,波兰终于被三个邻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从此波兰在欧洲政治地图上消失达123年。   1795到1918年是异族统治时期。在国家沦亡的黑暗岁月里,波兰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为推翻异族统治而举行了无数次民族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以沙皇俄国为首的欧洲反动势力。其中最大的有1830年波兰王国的十一月起义、1846年的克拉科夫起义、1848年的波兹南起义和1863年波兰王国的一月起义。这些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迫使普奥和沙俄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在1764到1864年的100年里,波兰社会完成了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属波兰王国和普属西里西亚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82年,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党——“无产阶级党”成立。19世纪90年代,又成立了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和波兰社会党。资产阶级也建立了自己的政党——国家民主党。在1905—1907年的俄国革命中,波兰无产阶级同俄国无产阶级为推翻沙皇专制制度而共同战斗。德奥两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波兰的复兴创造了条件。1918年11月,波兰人民重建了国家,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   1939年9月,波兰又遭到德苏两国的瓜分。波兰资产阶级共和国,即波兰第二共和国(1918—1939)灭亡了。波兰人民进行了五年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苏军的帮助下,驱走了德寇,解放了祖国,建立了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在人民共和国的45年里,波兰人民在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生产比战前增加了20多倍,波兰由一个农业—工业国变成了工业—农业国,工人阶级成长为人数最多的阶级。由于被迫推行与波兰国情相悖的前苏联模式和改革的失败,波兰的社会主义建设几经挫折,在1956、1970和1980年出现了三次危机。广大人民丧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反对派团结工会乘机崛起。在1989年6月的议会选举中,波兰统一工人党惨遭失败,团结工会获得胜利,政权易手,波兰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波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中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激进的转轨方式(“休克疗法”)只持续了两年(1990—1991),损失不大。从1992年起,采用渐进的转轨方式,取得了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的良好效果。1996年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2002年达到1989年的150%。波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811美元。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已成为波兰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波兰正在“回归欧洲”。   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波兰通史》是在198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波兰通史简编》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增加了第十九章波兰第三共和国(1989 —2001)。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约阿娜·马尔凯维奇女土为本书提供了地图、照片和有关文献资料,波兰科学院非欧洲国家研究中心罗曼· 斯瓦文斯基(施乐文)教授提供了一批专著和资料,在此表示深切的谢意。                             刘祖熙                        2003年12月7日于                       北京大学蓝旗营小区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的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东与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接壤,南与捷克、斯洛伐克相连,西与德国毗邻,面积312677平方公里,人口3860万,波兰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才荟萃的国家。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孕育了千年波兰文明史,哺育出像哥白尼(1473 —1543)、密茨凯维奇(1798—1855)、萧邦(1810—1849)、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一居里(1867—1934)那样伟大的科学家、诗人、作曲家和钢琴家。在 20世纪,有四位杰出的波兰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显克微奇(1905) 、莱蒙特(1924)、米沃什(1980)、希姆博尔斯卡(1996)。波兰人民对欧洲文明和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波兰建国于10世纪中叶,是一个早期封建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建国伊始,波兰人民就不得不进行反对德意志封建主的侵略,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而斗争。12世纪中叶,波兰进入了延续近200年的封建分裂时期。14世纪中叶,波兰重新统一,建立了等级君主制的波兰王国。但是,西波莫瑞和东波莫瑞分别为勃兰登堡和条顿骑士团占领。波兰还丧失了西里西亚。直到1466年才收复东波莫瑞。   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是波兰贵族共和国时期,也是波兰封建社会的晚期。以格但斯克为中心的东波莫瑞的收复,刺激了波兰粮食的出口。贵族纷纷建立劳役制庄园,从事商品粮食的生产。贵族从国王那里获得种种特权,限制了城市的发展。1505年,议会通过宪法,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颁布法律。1572年,贵族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1652年,议会规定任何法令必须在议会一致通过的情况下方为有效,只要有一票反对就不能生效,这就是自由否决权。波兰形成了独特的贵族民主制。1569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并成为波兰共和国。16世纪末,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当时波兰是一个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面积达81万平方公里。16世纪是波兰国力鼎盛时期。17世纪中叶以后,农奴制度发生危机,波兰渐趋衰落。连绵不断的外国入侵和战争使波兰经济濒于崩溃。18世纪末,波兰终于被三个邻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从此波兰在欧洲政治地图上消失达123年。   1795到1918年是异族统治时期。在国家沦亡的黑暗岁月里,波兰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为推翻异族统治而举行了无数次民族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以沙皇俄国为首的欧洲反动势力。其中最大的有1830年波兰王国的十一月起义、1846年的克拉科夫起义、1848年的波兹南起义和1863年波兰王国的一月起义。这些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迫使普奥和沙俄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在1764到1864年的100年里,波兰社会完成了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属波兰王国和普属西里西亚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82年,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党——“无产阶级党”成立。19世纪90年代,又成立了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和波兰社会党。资产阶级也建立了自己的政党——国家民主党。在1905—1907年的俄国革命中,波兰无产阶级同俄国无产阶级为推翻沙皇专制制度而共同战斗。德奥两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波兰的复兴创造了条件。1918年11月,波兰人民重建了国家,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   1939年9月,波兰又遭到德苏两国的瓜分。波兰资产阶级共和国,即波兰第二共和国(1918—1939)灭亡了。波兰人民进行了五年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苏军的帮助下,驱走了德寇,解放了祖国,建立了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在人民共和国的45年里,波兰人民在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生产比战前增加了20多倍,波兰由一个农业—工业国变成了工业—农业国,工人阶级成长为人数最多的阶级。由于被迫推行与波兰国情相悖的前苏联模式和改革的失败,波兰的社会主义建设几经挫折,在1956、1970和1980年出现了三次危机。广大人民丧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反对派团结工会乘机崛起。在1989年6月的议会选举中,波兰统一工人党惨遭失败,团结工会获得胜利,政权易手,波兰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波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中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激进的转轨方式(“休克疗法”)只持续了两年(1990—1991),损失不大。从1992年起,采用渐进的转轨方式,取得了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的良好效果。1996年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2002年达到1989年的150%。波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811美元。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已成为波兰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波兰正在“回归欧洲”。   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波兰通史》是在198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波兰通史简编》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增加了第十九章波兰第三共和国(1989 —2001)。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约阿娜·马尔凯维奇女土为本书提供了地图、照片和有关文献资料,波兰科学院非欧洲国家研究中心罗曼· 斯瓦文斯基(施乐文)教授提供了一批专著和资料,在此表示深切的谢意。                             刘祖熙                        2003年12月7日于                       北京大学蓝旗营小区
[发帖际遇]: xp2不小心在路边拣到一个信封, 发现里面原来有威望1.
 楼主| 发表于 2008-2-5 23: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了一本,正阅读呢。 以后好能和朋友贫........;(touxiao 知识就是力量!;(gongx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0 15: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