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习社文/王凯迪 俄罗斯与波兰,这两个欧洲国家在近年来上演了多次剑拔弩张的“政治互怼运动”,波兰人说当年解放波兰没俄罗斯人什么事,俄罗斯就准备断波兰的天然气。美国大兵入住波兰外加布置导弹,俄罗斯人马上搬出“白杨”与之抗衡。波兰人准备推到屹立近百年的列宁雕像,俄罗斯人怒斥:“有种你试试!”这对欧洲“老冤家”究竟有怎样的“恩仇史”呢? 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这是中国人的经验之谈。一家兄弟内部虽然有分歧,但是对外应当保持一致,但是俄罗斯与波兰这两兄弟却是将对方“视如仇寇”。这两个民族都来源于罗马帝国史学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所记载的“维内德人”。他们居住在当时日耳曼人的东边,分布于西起奥得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巴阡山、北濒波罗的海广大地区内。这群人在后来4-5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中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斯拉夫人。随着日耳曼人的南下,这群斯拉夫人开始向更广阔的地方扩张,留在西部波德平原的就是后来的西斯拉夫人(波兰、捷克等),东斯拉夫人(俄罗斯、乌克兰等)则迁往了喀尔巴阡山以东的东欧平原上。从此开始,两兄弟分道扬镳。 俄罗斯人与波兰人分别于公元九世纪与公元十世纪建立了自己的早期封建国家。不同的是,由于地缘位置的差异,波兰人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成为西欧国家的信仰同盟者,而俄罗斯人凭借与拜占庭帝国的特殊经济文化联系,成功地在弗拉基米尔大公时期皈依了东正教。信仰的分离让两个民族的文化面貌产生了巨变。在蒙古人入侵欧洲之前,波兰与俄罗斯人尚可相安无事,但是在俄罗斯人开始摆脱蒙古统治并逐步走向强大之时,双方的矛盾便开始加剧。16世纪,波兰人与立陶宛组成了君合国(双方保持独立,但共尊一位国王),通过联盟的方式对抗来自莫斯科的鞑靼骑兵,他们甚至在17世纪初攻入莫斯科操纵了俄罗斯沙皇的废立,双方的“梁子”就此便结下了。 图/波兰立陶宛君合国 进入十八世纪后,波兰遭遇了空前的农奴制危机。而俄罗斯人在彼得大帝的改革中逐渐走向强盛。叶卡捷琳娜女皇当政时期,俄国、奥地利与普鲁士在23年之间连续操纵了三次瓜分波兰的计划(1772.1793.1795),让这个独立了八百年的国家在欧洲的政治版图中就此被抹去了百年之久。一战结束以后,波兰在德意志与沙俄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而好景不长,1939年希特勒的闪电战又一次击碎了波兰人的独立梦想。更让波兰人愤慨的是。狡诈的斯大林非但不提供援助,甚至在德军占领了波兰西部之时出兵攻占了华沙。这种趁火打劫的行径让波兰人民对俄国人的愤怒达到了高峰。 二战结束以后,波兰虽然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得到了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但是那种藏在人民内心对于俄国人的厌恶让这种政治体制变得十分不稳定,波兰人民追求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的运动也毫无例外遭到了苏联的“反修正”镇压。积怨之下,波兰内部的“自由”势力在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推动下开始逐渐兴奋作浪,曾经蓄积已久的“反俄”情绪被别有用心者转化为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颜色革命”浪潮。 在这些内外因素的驱使下,以波兰为主的东欧国家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末爆发了世界瞩目的“东欧剧变”。至此,跟随西方的波兰彻底走上了与俄罗斯人势不两立的方向。直至今日,两国仍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其中,有历史宿怨,有宗教分歧,有政治对立。两国的恩仇何时可以一笑而泯,前途一片迷茫。 图/波兹南事件中开入华沙的苏军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