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赴波兰特派记者 邢晓婧】格丁尼亚位于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沿岸,隶属波兰北部的滨海省,与格但斯克、索波特两市形成庞大的港口城市联合体——三联城。因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格丁尼亚被称为波兰“通往世界的窗口”。时至今日,2000余万波兰人从这里走向海外,纽约、芝加哥等地都有波兰人聚居地,其中也有极少部分人定居中国。日前《环球时报》记者走进格丁尼亚,在这座港湾切身感受波兰百年移民史。 格丁尼亚移民博物馆,波兰的唯一 格丁尼亚移民博物馆紧邻波罗的海,位于“波兰大街1号”,特殊的门牌号码有两层寓意:这里是波兰唯一一座移民主题的博物馆,百余年前,波兰人就是从这里迈出走向海外的第一步。 博物馆坐落在海警局旁边,其建筑本身是上世纪30年代修建的游船客运大楼,与格丁尼亚的大部分建筑一样,这里也蕴含着浓浓的海洋元素。博物馆大厅模仿了豪华邮轮的舞厅,数米高的穹顶,绚丽的吊灯,左右两侧宽阔的楼梯与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场景颇为相似。当年的波兰人就是从这里登上楼梯,带着全部家当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过玻璃栈桥,登上驶向远方的客轮。博物馆的标语是“你好,世界”,这座百年建筑恰恰是波兰移民的最好见证者。
尽管哥伦布在16世纪就发现了土豆,但波兰人最早只会欣赏土豆开出的花,直到18世纪看到法国人吃土豆才知道这是一种食材。土豆当时救了很多波兰人的命。土豆的普及和19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化给波兰带来了人口大爆炸,当时的华沙人口密度极高,每平方公里有5.7万人,现在这一数字降到3000人。急速膨胀的人口显然成了负担,当时波兰人移民海外成为趋势。格丁尼亚与瑞典隔海相望,距离丹麦、立陶宛等国很近,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因此成了离开波兰的必经之路,逐渐发展成重要港口城市。 带上面包香肠,逃离波兰 波兰原本是欧洲大陆上的大国,惨遭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一度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之久。政局动荡是波兰人选择移民的最大原因,不少领导波兰人民起义反抗的民族英雄被迫逃亡海外。波兰诗人、剧作家尤利乌斯·斯沃瓦茨基就因起义失败侨居瑞士;钢琴诗人肖邦也为躲避战争不得不逃到法国巴黎,以演奏、教学为生,最后客死异乡。那个年代,上至大贵族、政治家等精英阶层,下至工人、农民等普通百姓,许多人都曾为一张逃离祖国的船票抢破头。 在格丁尼亚移民博物馆的展厅里,《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一张波兰家庭移民海外的随行物品清单,主要包括:面包、香肠、肉干、羊皮袄、毯子、平底锅、水壶、圣像、圣经、念珠、种子和劳动工具,这几乎是当时一个普通波兰家庭的全部家当,却足以看出波兰人渴望远走海外,凭借双手重新开始的坚定决心。 在19世纪,移民美国是波兰人的首选,只要满足3个条件就可以无需签证登陆纽约:50美元,1个地址,有人接应。当时交通不便,波兰人通常要花费一周时间折腾到格丁尼亚港口,检查身体健康才被允许上船。先去德国,换乘前往美国的船,顺利的话在海上漂泊一周即可抵达纽约。下船还要接受美方的身体检查,没有虱子,没有肺结核、伤寒等疾病的话,就可以获准入境美国。 一般波兰犹太人会留在纽约,波兰族人则会前往芝加哥。在博物馆里还保留着19世纪波兰移民从纽约前往芝加哥乘坐的火车车厢,百年过后,芝加哥已发展成海外最大的波兰人聚居城市,素有“小波兰”之称。除了美国,也有不少波兰人选择留在欧洲,去了英法等国定居。 网络检索难解对亲人思念 在格丁尼亚移民博物馆的入口处,有几台连接特定数据库的电脑,可以查询海关档案等移民信息。屏幕前一个男孩聚精会神查询的模样引起《环球时报》记者注意,他告诉记者,他祖父的哥哥在上世纪30年代辗转逃到美国,至今音讯全无。祖父以前常对着波罗的海望眼欲穿,这两年身体不好不怎么来了,他想帮助寻找亲人的下落,可惜一无所获。讲解员柯西卡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几乎每个波兰人都有移民国外的亲人,像男孩这种失联多年的情况并不少见。 格丁尼亚移民博物馆于201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讲述了移民海外的波兰名人和普通人的诸多故事。博物馆发言人松诺斯卡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波兰人民通过这座博物馆加深对海外波兰裔的了解,“偶遇”彼岸的亲人。这里不仅是一个展出的场所,还是研究和讨论波兰移民的学术场所。 《环球时报》记者站在格丁尼亚移民博物馆的玻璃栈桥上,望着一望无际的波罗的海,千千万万波兰人拎着行李匆忙上船的身影在眼前浮现,仿佛亲眼见证了波兰的百年移民史。这座博物馆犹如浩瀚大海中盼望亲人归来的守望者,更承载着波兰人对海外亲人望眼欲穿的思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