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1|回复: 0

又一波新词火了,侨胞表示有话要说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6-3-15 0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据欧洲时报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在中国两会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海外列席侨胞。他们提出了众多发言和 广泛建议,一方面反映出侨胞们对中国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从海外视角为中国发展过程中备受瞩目的“热词”和“热话题”提供补充,助力中国“十三五”时期的发 展。

【一带一路】侨胞既可发挥优势 也能从中受益

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启动以来,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曾多次提到要帮助、引导、支持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 路”建设。今年3月8日,在接受两会期间中外媒体集体采访时,裘援平再次强调,华侨华人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独特力量,能在其中发挥独特作 用。

3月8日,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北京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并回答记者提问。(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卞正锋 摄)

华商推动“一带一路”落地 可以事半功倍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海外侨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可发挥优势,也能从中受益”,法国青田同乡会会长陈少奇这句话代表了很多海内外侨胞的心声。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包括我在内,不少法国侨胞对于这一战略具体意味着什么,其实并没有那么了解。”陈少奇说,“我这次一个最大的认识就是,‘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的国家战略,而且沿线国家包括侨胞都会从中受益,对互利共赢的涵义有了更深体会。”

陈少奇。(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数千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海外侨胞已经在当地打拼几十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文化都非常了解。”陈少奇表示,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的独特优势对中国与当地国家的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等都十分有利。

如何让海外侨胞都参与进来呢?陈少奇认为,关键是要让海外侨胞明白“一带一路”实际上也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一带一路’实际上是一个双赢战略,通过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也可以带动沿线国家的自身发展,这对当地华侨华人来说也是好事,有很多商机。”陈少奇说。

不止商贸 融通文化也有可为

“一带一路”能为侨胞带来的不只是商机。裘援平曾表示,支持、鼓励海外华侨华人在住在国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商业、经济方面,也包括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建设不拘泥于经济领域,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华侨华人都能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旗袍会理事长、瑞士侨胞汪泉就已经把中华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传播当作自己的事业,“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已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一带一 路’沿线不同国家在制度、宗教、风俗和国情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经济合作的效果。在此背景下,文化走出去、引领和感召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吴昊也很赞同这一想法,并提出要用当地喜欢的方式和语言,讲清楚“一带一路”的作用 和初衷。他建议有关机构多提供相关资料和支持,帮助侨胞发挥作用。他认为,“由侨务机构举办研习班很有必要,把‘一带一路’作为专题,请有关各方面学者来 解读。另外可以派宣讲团走出去,具体指导海外华侨华人怎么做、该如何发挥作用。”

【中国制造】中国转型升级 华商也应跳出“三把刀”

去年3月5日,李克强在中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人民网报道,李克强曾在国务院专题讲座时表示,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抓住机遇,以向智能制造转型为关键,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依托,走在升级发展前列。

看到中国火热的“两创”气息,今年两会列席侨领、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毛峰感到及在欧华商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在他看来,过去在欧华侨华人的形 象总是和“三把刀”联系在一起--菜刀、剪刀和剃刀,而今借助中欧合作的大背景以及“一带一路”的契机,在欧华商可寻求创新升级机遇,摆脱“三把刀”的形 象。

列席今年中国政协会议的西班牙侨胞代表毛峰利用休息时间在会议驻地翻阅书籍。(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何晰媛 摄)

“树立华人品牌,讲好华商的故事”是这些年毛峰和西班牙华商们的探索。不少华商开始专注品牌打造和原创设计开发,一批小商品零售商也开始转向高端品牌开发,现在西班牙华社有质量和品牌过硬的节能灯等一系列产品。

毛峰说现在的华社正逐渐转型升级,未来在创新方面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这需要技术支持与合作,”一带一路“正好创造条件,这是华商正努力的方向”,毛峰此行列席目的之一就是将华商创新升级的意愿与需求带到北京。

【工匠精神】赞赏欧洲匠人模式 期待工匠精神挽救中国传统工艺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这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语,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让人耳目一新。

旅欧侨胞在这方面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欧洲借鉴”。列席2016年中国全国政协会议的海外侨胞代表汪泉表示,“我们中国服饰工艺的历史比欧洲来得更悠久,也更精美,而定制旗袍的制作就是对面料和绣工的考验,也更能立体地展现中国的工匠精神。”

列席2016年中国全国政协会议的海外侨胞代表汪泉。(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何晰媛 摄)

然而,“在欧洲,手工艺人非常受尊敬,有的甚至被称为大师;而在中国,很多优秀的工匠大师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在他的中国旗袍会里,苏绣艺术家姚建萍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人钱小萍都有这样的担忧。

“这样好的手艺不应该失传,在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更是需要要这些精湛的工艺”,汪泉一方面希望着产业链的打造能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学技术也有高回报”,另一方面他更期待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之后,能吸引更多人“回归到中华传统手艺的传承中来”。

【中欧关系】双边关系更亲密 华裔迎来更多机遇

3月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举办记者会。论及中欧关系时,王毅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和欧洲的关系非常亲密,英法德三 个国家和中东欧国家都和中国越走越近。这种积极的变化不是一时之计,而是长远和必然的选择。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合作的需要越来越大,共同利益也 越来越多。

切实感受到中欧关系走近所带来的影响的,恐怕莫过于旅欧侨胞。中国与欧洲各国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合作不断深入,已经为在欧华商转型升级带来机 遇,这是身在西班牙的毛峰的切身感受。他表示,中资的到来让中国形象在西班牙收获好感与信任度,促进了华商在欧的发展,带热了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将继续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毛峰非常期待中欧、中国与西班牙能迎来更多合作机会,为在欧华商发展带来新思路、新升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2-24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