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物理构造上看,我们的地球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主要有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等,内部圈层为地核、地幔以及地壳。内部圈层通过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分隔,在近6400公里的半径内,地幔和地核几乎各占一半,剩下表面的一小点厚度为地壳。地壳和一部分上地幔构成了地球板块,厚度大约有100多公里,由于地球内部动力作用的存在,导致板块发生运动。目前,全球板块分为六块,分别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北美和南美)以及南极洲板块。 美国宇航局绘制的全球构造地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个主要板块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趋势 板块间的相对运动使得位于各大板块边界附近的地区成为地震的高发区,但并非处于各大板块交界处的地区都会遭遇大地震的威胁。考虑到各大板块的运动方向,目前,全球有三个主要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地中海至喜马拉雅的欧亚地震带以及大洋中脊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从外形上看像是一个巨大的环,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都被纳入其中,东亚、大洋洲东北向、俄罗斯远东沿海、美洲东部等都处于这个地震带的威胁范围内,全球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这里,我国台湾省也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对应的就是欧亚地震带,这是全球第二大地震带,主要由欧亚板块与非洲、印度洋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欧亚地震带贯穿了欧亚大陆,从最西边的地中海,途径希腊、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并延伸到印度尼西亚,全长达到两万多公里,横跨了三大洲。欧亚地震带中发生的地震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但其分支——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则非常活跃,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发生了多次7级以上的地震,2015年4月.25日发生的尼泊尔地震就属于该地震带的活动范围。 我国处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地震带交界处,因此都会受到两大地震带的影响,同时我国内陆还有几处断裂带,这些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 还有一个地震带被称为大洋中脊地震带,这是地球上最长的一条地震带,连贯全球各大洋的海岭,因此又被称为海岭地震带。海岭地震带对我们的影响较小,而且震级都相对低一些,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低,地震的频次也较少,占全球5%左右。 从全球地震带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处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界处,因此都会受到两大地震带的影响,同时,我国内陆还有几处断裂带,比如宁夏数百公里长的断层、唐山地震形成的断层等,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上。我国7级以上的地震和大多数6级以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上,呈现带状密集分布,其中,西部青藏高原边界、南北天山、郯庐断裂带、汾渭裂谷系以及闽粤沿海断裂带处于地震多发地区。 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