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8|回复: 0

麦田电影院:解读波兰斯基情欲之作《苔丝》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5-3-24 07: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导读:麦田电影院,等你和我们一起看电影。继《第十放映室》后,国内又一档电影文艺解读节目《麦田电影院》,2015年春天登陆腾讯视频,每周一期。选取具有非凡的情感体验,关照社会生活,打动心灵的优秀电影,以相对专业化的文学性视角,深入浅出地解读电影精彩之处,为忙忙碌碌的人们打造一处“与电影对话,与自己对话”的安静角落。关注腾讯视频,每周一期《麦田电影院》,让我们带你一起感受电影的独特魅力。

本期节目我们将为你呈现《钢琴家》导演波兰斯基的东山再起之作——《苔丝》。跟随苔丝的脚步,我们将走进哈代笔下的英国乡村,探寻英国西南部的田园风光,感受维多利亚时期的绮丽爱情。哈代对于古老乡村宗法制崩塌的惋惜,波兰斯基对于宿命的无奈,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本期《麦田电影院》将为你一一道来。


夕阳的余晖中,身着白色的少女们,随着铜管乐队的音乐,在翠绿的草地上翩翩起舞,如同一群欢快的白鸽。苔丝正是她们中的一员,白色的裙摆飞扬,就像一朵纯白的百合绽放在春日的原野上。

在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苔丝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纯真美好,你看着她,就觉得仿佛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美的了。

同波兰斯基惯常导演的黑暗风格电影不同,《苔丝》画面唯美而充满了浪漫气息,展现了英国西南部特有的田园风光。电影改编自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大体上忠于原著,用细腻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哈代的小说。

这位生于英国乡村的大作家,一生都在描绘他的家乡,而《苔丝》更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品展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对于乡村的冲击,流露出作者对农村宗法制崩塌的深切无奈。

一、引诱

苔丝出生在英国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一双父母,五个弟妹。苔丝的父亲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得知,自己竟然是没落的古老贵族“德伯威尔”的后裔。

膨胀的虚荣、潦倒的生活、家庭的困境,让这位落魄的父亲滋生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去和当地一位阔绰的德伯威尔太太认亲,希望得到些许微薄的援助。苔丝作为家中的长女,自然背负起了这个荒谬的任务,迈出了她走向悲剧的第一步。

遇见德伯威尔太太的儿子——亚历克是苔丝今生的噩梦。电影中的亚力克会使人想起《乱世佳人》(观剧)中克拉克·盖博扮演的白瑞德,性感的小胡子,挺拔的鼻梁,以及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可谓坏男人的经典形象。虽然模样颇为相似,但亚历克却并非对郝思嘉一往情深的白瑞德,他对苔丝不是出于真心,所贪恋的不过是苔丝的美貌。

在初遇苔丝的时候,他就对苔丝说“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亚力克所代表无疑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直言要用金钱来购买苔丝的美丽。

自苔丝到来后,亚力克就一再地挑逗苔丝,最后在那个清晨的树林里,亚力克诱奸了苔丝。苔丝在和亚历克相处的四个月里,受尽了纠缠。最后,不堪侮辱的她回到家里,却已经怀上了亚历克的孩子。

孩子的出生和夭亡在影片中一笔带过,但这看似轻描淡写的几笔,却给苔丝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悔恨与伤痛。

二、遇见真爱

苔丝决定洗刷自己的过去,只身来到远离伤心旧地的一户农庄,成了一名挤奶女工,并且遇见了生命中的挚爱——克莱尔。克莱尔是沉溺空想的理想主义者,他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反而去学习农场养殖,要在巴西兴建自己的农场。所以这样的克莱尔很难成为苔丝真正的救赎。

在那个新婚的晚上,克莱尔和苔丝互相坦白彼此曾经的错误,苔丝终于说出了隐忍许久的过往。相信看过电影《苔丝》的观众会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在聆听的整个过程中,克莱尔始终一言不发。当苔丝说完后,克莱尔缓步走到壁炉前,用搅火棍挑动燃烧的柴木,说“我要出去一下。”短短的一句话就击碎了苔丝之前所有的努力。

克莱尔本身也有过露水情缘,却诘难苔丝的不贞,即便知道苔丝是在用整个生命去爱他,也仍旧狠心抛弃苔丝。他俨然一副制裁者的姿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苔丝实施道德制裁,而这种道德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可以说在将苔丝推向毁灭的路上,克莱尔起到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亚力克和克莱尔,是这两个男人接替将天真的苔丝引向了毁灭。有一幕,亚力克将草莓递到苔丝嘴边,纯真的苔丝犹豫着吃下了草莓。在娜塔莎.金斯基略带羞涩的演绎下,丰满的红唇边,鲜艳欲滴的草莓充满了诱惑的意味。这一幕使人联想起伊甸园中的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吃下了禁果。

而接下来,苔丝与克莱尔真心相爱,却在向克莱坦白后遭到抛弃。苔丝一身破旧衣衫,吃力地行走在初冬时分凋敝的乡间,又使人想起被驱逐到失乐园的夏娃

三、祭苔丝

在影片结尾处,克莱尔回来寻找苔丝,苔丝杀死了亚力克,与克莱尔亡命天涯。被无情的命运渐渐逼向生命的尽头。在英国古老的巨石阵中,苔丝被警察逮捕,最终步向了绞刑台。在英国古老的巨石阵中央,苔丝蜷缩着躺在石头上,犹如被献祭的圣女。

苔丝是时代的牺牲品,来自古老世家的苔丝,象征着哈代对于古老乡村宗法的推崇,对于往昔的追悼,而苔丝的最终逝去,又体现了作者对于乡村世界必然消失的宿命的无奈。

1979年的《苔丝》是波兰斯基重返欧洲后东山再起之作,整部电影也弥漫着他对宿命的无奈之情。影片的大获成功,除了导演的才华外,也与娜塔莎·金斯基传神演绎有关。正是有了金斯基的表演,才使我们能在银幕上看到托马斯·哈代书中的那个纯洁的苔丝。

被誉为80年代“欧洲影坛第一美女”的娜塔莎·金斯基在扮演苔丝时,才不过18岁的年纪,娇艳得像一朵盛开的玫瑰花。在电影中,她时而清纯可人,时而凄艳动人,对角色的演绎丝丝入扣,俨然就是现实生活中苔丝。虽然金斯基在此之后,未再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但她却是观众心目永远的苔丝。

腾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2-26 2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