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5|回复: 0

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大模式剖析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7-10-18 07: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公司在战后复苏的基础上开始了规模化的走出去和跨国经营,国民财富迅速增长;七八十年代,日本人开始大批量走出去、创建跨国公司,将产品销向全世界;90年代,韩国人开始了同样的旅程,大规模走向亚洲,走向世界;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该是中国人大踏步走向世界的时候了。  走出去的时机是否到来?   现在国内有一些学者、企业家,甚至包括部分官员在走出去的时机问题上还心存疑虑。我认为这是不容置疑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2003年我在《经济观查报》上发表的观点。近两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国外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大门已经完全敞开,外资可以大踏步地走进来,更多的国际跨国公司涌入中国,中国的市场更加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格局。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基本上是一个单项的开放,一直是引进来,还没有大踏步地走出去。但是,21 世纪的今天,更进一步,从更高更广的层面来说,我认为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其一个非常重要和显要的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大踏步地走出去,走向国际市场。我们老说狼来了,为什么不能说狼走出去?   如果说WTO以前的20多年间中国对外开放以招商引资为主,那么,进入WTO之后的中国,由于中国企业也开始享受WTO成员国的优惠待遇,中国的对外开放由单向型的招商引资转变为双向型的对外开放,即中国企业开始大踏步地走向国际市场,这是中国加入WTO的一个重要的新收获,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时代转折和标志。因此可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第一个条件。在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后三年多的时间里,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也随之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贸易投资便利,这将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有利条件。第二个条件: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入世前的200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达5100亿美元,而截至2004年底,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1547 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6000多亿美元。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要保障。   _ 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大模式 _____ 中国企业目前走出去形式多样,但归纳起来,我认为可以总结出十大模式。   1)海尔安营扎寨模式:海尔是国内企业较早走出去的企业,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这种模式是在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生产基地,直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以便更好地更多地销售自己在当地和中国所生产的产品,避免更多的关税壁垒等,如海尔在美国、巴基斯坦等国所建立的生产基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获得所在国消费者的信任和欢迎,提高销售,可以回避关税,但挑战是成本较高。   2)TCL品牌共享模式:TCL的模式是一种品牌共享模式,即将自己在国际上不知名的品牌和国际上知名的品牌结合,带动国内产品走出去,如TCL和德国斯耐德,特别是和法国汤姆逊及阿尔卡特等品牌的结合,大大带动了TCL 产品的出口,也带动了TCL品牌的提升。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品牌长期的共享,但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最终推出自己的品牌。   3)联想借船出海模式:联想的模式是一个以小博大的一个赌注,其核心是借船出海。 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使联想一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虽然借IBM的品牌只有5年的使用期,但联想获得了IBM在国际上成熟的团队和销售渠道。不过,借船出海能否成功最大的关键还在于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联想国际化团队的整合能力。 联想国际化的进程准备已有一段时间,从联想英文更名到成为奥运的顶级赞助商,联想为出海作了大量的铺垫。这种蛇吞象的模式最大的挑战是两个公司文化的融合和国际人才的使用。   4)华卫技术领先,农村包围城市模式:华为的摸索是一个中国企业注重建立和开发自己的技术体系,有明确的国际市场目标,先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后大力出击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的拳头产品和优势,国际销售已占到公司的销售的50%,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较为成功的一种技术导向的模式。其模式的挑战性是如何更进一步的技术创新而又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5)长虹产品代理模式:长虹的产品代理模式从形式上来看,是中国在现阶段企业走出去一种主要的模式。 国内许多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海外的代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品出口有现成的指引或渠道, 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缺陷是企业自有的品牌不突出,有时过于依赖海外代理,有时甚至有回收货款的风险。   6)中石油、中海油资源互补模式:中国目前还有不少国有大中型国有企业在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林业等资源方面需要走出去寻找新的资源来支撑国内经济更大的发展。 这种模式一般是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为主,是中国为自身需要企业在海外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投资额较大,其挑战是如何加强可行性研究,加强监管,如何避免决策失误和损失。   7)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借鸡生蛋模式:中国企业这些年来,还有一种也可称为走出去的模式就是到海外上市。中国目前已有上百家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移动、中联通、中石化等一大批国有企业,也包括亚信、搜狐、UT斯达康等一大批新经济的企业。这是中国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外资的一种更有效的新方式,不仅靠走出去借助国外市场带回了新的资金,也带回了更加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8)温州星火燎原模式: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些年也出现一种方兴未艾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温州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利用在海外的亲戚朋友或其他网络,把中国的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推销到世界各地,如温州鞋、义乌小五金、温州打火机,分水中国制笔之乡等, 产品燎原到全世界。这种自发的,经常是家族型的企业往往有着非常强大的灵活性和活力,是中国中小企业大面积走出去的开始,具有中国特色,是一种值得鼓励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挑战是如何加强行业协调,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在海外有序的管理,避免出现象西班牙烧鞋事件的发生。   9)广阔天地对外承包工程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模式,主要是到海外更大的市场去承揽工程。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中国政府对此也比较重视,也培养出了一批在国际上能排上名中国跨国承包公司,如中建、中土、路桥、港湾公司等。随着伊拉克重建工作的展开,中东局势的逐步稳定,国际承包市场还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10)大有作为劳务合作模式:劳务合作模式是中国企业可以组织劳务出口的一个有巨大潜力的事业。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的资源大国,中国在向海外派劳务人员、海员、护士、研修生、厨师、甚至家政服务人员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现在农民工都可以进城务工了,中国也可以鼓励素质高的劳务人员大踏步地走出去。 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   中国企业要在世界上(包括中国)有竞争性,必须要走出去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了,但一谈到开放,似乎就是招商引资,就是把外国公司吸引到中国来。其实,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觉得对外开放应当包含一层更广阔的含义,那就是应当鼓励更多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实际上,今天中国加入WTO后的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市场,很多以前国内保护的行业保护都在逐步消失。中国企业最终要想在中国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必须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练得市场、管理、营销、资金、人才等一系列国际功夫,也才能在跨国公司群雄争鹿的中国有发展和生存的空间。中国企业欲逐鹿中国,需先征服海外将成为中国今后企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_______ 其实,中国人走出国门,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有所尝试。记得80年代我还在经贸部国外经济合作司工作的时候,当时的业务就是帮助中国的企业到海外开发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对外投资。时至今日,中国对外承包劳务公司已从当时的几十家发展到了数千家,中国在对外承揽工程、输出劳务和对外投资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据现商务部国外经济合作司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境外非金融类企业8300家。2004年对外投资方面,从行业分布看,主要流向采矿业,投资额为9.94亿美元,占55.12%;商务服务业3.48亿美元,占19.32%;制造业2.7亿美元,占14.92%;批发和零售业0.9亿美元,占5.01%。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8.89亿美元,占49.3%;亚洲5.15亿美元,占28.57%;欧洲2.96亿美元,占16%多。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4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1.5亿美元,同比增长9.8%。   但是,对外承揽工程、输出劳务的阶段应该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初级阶段。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上真正占有一席之地,还应该积极开展到海外的投资,占领海外的市场,创建中国的全球化公司。此外,在现阶段,还应该把“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作为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原材料的供应、零部件的采购、产品的研发、营销等都要服从于国际竞争的要求。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是共识,迫在眉睫。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国际分工的体系,中国许多企业已经或者正在走出去。从广义角度讲,企业走出去可以分为企业的产品走出去外贸出口、企业的技术走出去技术出口、企业的资金走出去对外投资,以及企业的人员走出去劳务输出、工程承包等。   走出去大有潜力可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在各方面走出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认为,中国在中国制造和产品出口走出去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举例来说,中国2004年出口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其中的加工贸易出口就达3279.9亿美元,占出口总值55.3%。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贸易占到如此高的比例,尤其是占出口比例超过总出口的半数以上,这表明中国在加工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但细分起来,中国企业大部分只挣了一个劳务加工费。   我想起90年代我在北美跨国公司任职时,曾到珠江三角洲一带考察。我发现东莞一家企业生产一条牛仔裤成本是两个美金,但卖到北美就是四五十个美金,是生产成本的20多倍,而其价值链中占95%的大量的品牌,设计,管理,市场,营销,渠道,代理,批发,零售,甚至包括保险,船运等大量的中间附加值方面,都被外商挣去了。该企业就只挣了一个劳务费。中国目前3000多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中,大部分的企业仍然只是挣了一个劳务费。如果中国的企业能扩大其价值链上的规模,发展自己的价值链公司,比如中国企业能拿到其中比劳务收入5%的更多的份额,中国的出口还会有更大的增长,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会有更大的增加,中国年出口就可能不止是5000多亿美元,如能增加一倍就可以是10000多亿美元,增加两倍就可以是20000多亿美元,而届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目前,中国从事制造业出口的从业人员仅为两千多万人,却每年创造了5000亿美元的出口,相当中国GDP的三分之一强,人均产值大大高于一般就业人口。加入WTO后,中国每年有1000万到1500万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流向制造业,如何将这些人口转向制造业,扩大出口,扩大价值链上的份额,是一件大有潜力可挖的伟业。   创建中国的跨国公司   如何扩大出口规模,更多地使中国产品走出去,除了继续吸引外资,向国外公司开放以外,还应该加快创建中国的跨国公司,提高中国在价值链上的经营规模。我记得担任美国商会主席的安利公司董事会主席史提夫.温安洛曾说过,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应更多地走出去,发展海外市场。他说,在当前贸易全球化的情况下,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些新的资源,学习到新的技术,开拓一些新的业务,把为中国制造变成为全球制造。他以安利为例指出,20多年前,安利公司70%的营业额来自美国本土,那时它将注意力放在美国国内;但在过去的10多年内,它把注意力放在海外市场开拓上,现在安利75%的营业额来自美国海外市场。   当国人谈论跨国公司时,往往把它与大型的、巨型的跨国经营的公司联系起来。但实际上,跨国公司可大可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中小型的跨国公司涌现出来。随着九十年代的全球化与新经济的发展,中小型的跨国公司迅速地打入了许多新兴领域,成为在国际上直接经营的重要生力军。联合国把跨国公司定义为由两个或更多国家实体组成的、在一个经营体系下运营且通过股权与其他方式形成的企业,不与考虑公司的规模。而中小型跨国公司,则定义为雇员500人以下的公司 (批发业为本100人以下,零售业为50人以下)。 据估计,在英国和法国,80%左右的跨国公司为中小型的跨国公司。加拿大这类的跨国公司也很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在世界上也排得上名的大跨国公司,如中国银行,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力,中远集团,中集集团等。而目前富有活力的许多中国的跨国企业如海尔,TCL,华为等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仅其产品2004年向国际市场出口就达数百亿美元,占其总营业额的份额越来越大。随着2004年末联想以“蛇吞象”购并了IBM的PC部门,华为、中兴等一批新兴的中国公司纷纷把2005年作为企业的国际化年。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还会出现更多的大型的跨国公司。但同时鼓励成立更多的,真正能有竞争力的、对出口有较大的促进的贸易型的中小型的中国跨国公司也是当务之急。中国目前在许多产品上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但要争取摆脱目前相当普遍的只挣劳务加工费的局和画面,扩大经营份额,获得价值链上更多的回报。   重视新华商、海归和外籍国际人才   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产品要想更快更好地走出去,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力量就是新华商、海归和外国人中的国际人才。   中国在过去对外开放的20多年的成功,曾经很好地借助和依赖了老华商的力量和网络,据有关方面统计,20多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70%以上来自国际上的华商或通过华商牵线搭桥。20多年过去了,许多老华商都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新一代的华商则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中国企业今天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则需要很好地重视和利用好各种新华商的资源。全世界的华人目前有5000万人之多,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他们中的新一代,受过很好的教育,具有国际化的观念,熟悉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懂经营管理和外语,在国外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此外,中国已有出国留学人员超过百万,中国目前尚有近60万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再加上最近这些年移民国外的中国人,目前在海外有几百万熟悉中国大陆的华人,这些人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宝贵财富。另外再加上中国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商人和一大批归国留学人员,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华商群体。   此外,还有不少有掌握国外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之道的外籍人才,也可以充分利用,就像许多日本公司一样,完全用洋人来打天下。   这几种人中间有许多是能带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商务人才。他们可以说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桥梁,是新生经济的传接者,是创业大潮中的尖兵,能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能够涉身企业管理咨询,提升中国企业管理,带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打造中国企业出口信用和品牌,带动更多的企业到国际上上市,开辟更广的国际市场,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高效和新观念。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制造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能充分重视和发挥大批新华商、海归和国际人才的作用,则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价值链上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而不仅是加工产品的劳务费。   此外,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管理上,也必须要利用好真正的国际化人才。联想收购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后,整个公司的工作语言都将从中文转向英文。其实,真正的转变是人才的转变,是如何启用大批量的国际化人才,这才是联想整合企业国际化的一个关键所在!   总之,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伟业。中国已经是一个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的贸易大国,正在向世界贸易强国迈进。中国在新的世纪一条主要的富国强民之路就是融入到全球经济之中,和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中国企业大踏步走出去的时代已经到来。 出自 : 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辉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2 1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