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为他几个月的交流写下了《西欧思想游记》,游历英法,随性地记录着旅途的点滴思考。而欧洲人文山水,向来就不缺各具特色的美。英伦的精致,法兰西的优雅,北欧的冷艳,南欧的奔放,既自成一格,又为欧洲悠久人文增添复杂的趣味。在众人欣赏的目光中,独缺对东欧列国的细腻解读。东欧,一个在欧洲主流意识边缘的世界,一个被铁幕笼罩半个世纪的时空,乃至现今仍带着人们的曲解。东欧,究竟是怎么一番浪漫风情?
在短短半年的波兰交换生活里,对这个陌生的东欧国度,多少都酝酿了些许感情。一年前,我踏上这未知的国土;一年后,我尝试用少许图片和文字,也妄想地,记录下属于自己的东欧思想游记。
旧城
克拉科夫是波兰南部古城,曾经是波兰王国的首都,17世纪迁都华沙之后,这里依旧是国家的政治和历史重镇。风云变幻,克拉科夫屡次易主,唯独是战争和伤痛竟慈悲地眷顾着这个古老的城市,风霜过后,她依旧华美,依旧散发着千年古都的魅力。
圣玛丽教堂,传说著名的钟楼号角。相传蒙古入侵时,箭击中了钟楼上吹号报时的士兵,正是这戛然而止的号角,警觉里克拉科夫的市民,另蒙古大军未能攻占城市。世易时移,钟声依旧,戛然而止的号角仍准时响起。但愿惊醒世人的不再是战争的预兆,而是一脉相传的和平赞歌。
克拉科夫广场,据说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中央矗立着的纺织会馆,诉说着波兰曾经的繁荣。这里曾经是欧洲各国交易的大舞台,在波兰王国全盛时期,这是何等兴旺的市集。如今空余游人的熙熙攘攘和会馆内平白无奇的纪念品商店,历史屡屡和我们玩了个忘情的游戏,游戏结束后,总归回到原点。
瓦维尔城堡,波兰皇家重地,维斯瓦河畔的古堡。其中的教堂,安葬着历代国王和杰出人物,就连之前罹难的卡钦斯基,也安息在此。波兰是个历经风雨的国家,一度在地图上消失一百多年,但曲折的命运并不阻碍这里的人民重新立国,从瓦砾中站起来,追寻自己的信任和目标。
小镇
波兰南部的小镇是可爱的,大片的田野和小丘,点缀着糖果般的小屋,冬天的空气中总弥漫着原始的柴火味,不能说是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但起码,能让人嗅到自然和谐的气息。
新松奇小镇距离克拉科夫两小时车城,说是小镇,是因为在我们眼中她实在是太精致了,事实上她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老城区不大,中央的广场孤零零地立着市政厅,再往周围走几步,便是市中心的边缘了。
废弃的铁路桥,google地图上终究未能探寻到它会通向何方。偶尔有几对情侣漫步桥头,桥上吱呀作响,细心还能从轨道的缝隙看到河面。冬日的下午的暖阳烘培着波兰乡村的美景,耳边只有风声和流水声,哗哗的不知流向何方。
乡下
波兰不缺自然风光,大片大片金黄的森林,是秋天最美的华章。远眺村落,星罗棋布。波兰经济发展速度居欧洲前列,即便在经济危机中也表现不俗。自从加入欧盟后,在各方资助下,势头强劲,但对于自然环境,却依旧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
悲伤
波兰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克拉科夫附近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臭名昭著的人间炼狱,**里无数犹太人。波兰是悲情的,被瓜分,被掠夺,还要被作为杀人工场,德国和波兰之间的恩怨情仇,很难一时半会理清。德国在波兰的罪恶滔天,但如今波兰人的工商业,却大大地依赖德国,热爱德国的产品,数十年后,没有太多的仇恨色彩,雨过天晴,历史不能遗忘,但生活总是要继续的。
六七十年后再看集中营,已经成为众多旅游景点之一了,毒气室、焚尸炉,这些罪恶的东西都成往忆,现在的游人,能体会到多少当年的残酷?
小孩
波兰的小学生对中国充满好奇,几节义务课下来,看得出他们对东方来客十分欢迎。但小孩也会长大,深夜接头灌伏特加醉醺醺的青年,十几年前也曾经拥有这纯真的笑脸。正如奥斯维辛如今的风平浪静,又如何让人联想起几十年前的历史惨剧?
阴郁的掠影
波兰有两种色彩,一种是五颜六色的明艳,犹如童话世界般斑斓多姿;另一种便是阴冷的单调,隐约能感受到其骨子里的那股忧伤。
云与雪
波兰的天很蓝,又是蓝得不知怎么形容;而天边最美的云彩,就是犹如印象派般的涂抹。
秋叶落尽后的树,是否有点苍凉的美?
波兰去年没有多大雪,最大的雪也似乎只能养育出这位小雪人,鄙人在波兰的手工大作,算是一个长居南方第一次感受雪的人儿给波兰的小礼物,也是人生中的小留念,也权当是帖子的结尾吧。
数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