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00|回复: 0

波兰经典电影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4-3-31 07: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刘伟馨来 自 西 陆 军 事 http://www.xilu.com

这两天,对波兰电影突然感起兴趣来。手头的这套《波兰经典电影集》共有四部电影:安杰依·蒙克的《英雄交响曲》、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的《夜行列车》、安杰依·瓦依达的《无辜的驱魔人》、雅努什·莫根施特恩的《再见,直到明天》。这些导演都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波兰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以迥异于当时波兰社会盛行的创作方法和美学风格,拍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电影。

蒙克的《英雄交响曲》,是以“二战”为背景的突破性佳作,它不是正面展现战争的惨烈,或描写“高大全”的战争英雄,而是把目光聚焦在有缺陷的“小人物”或并不崇高的“英雄行为”上。这部“英雄交响曲”含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充满谐谑、反讽:一个胆小、怯懦、畏惧炮火,又好酒、散漫的“志愿兵”,不经意间,在隶属敌方的匈牙利部队和己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成功地使这支部队脱离了纳粹德国。第二乐章是阴郁的慢板:德军战俘营里,被俘的波兰军官之间,流传着一个英雄的传说,因为只有他成功地逃跑了,但事实上,这个“英雄”仍躲在营地天花板上的小阁楼里,只有为数很少的人知晓。不过,“英雄”成功逃亡的“传说”,还是激励着军官们,他们中间,也有人开始悲壮地逃亡……《英雄交响曲》被认为具有“反英雄主义”的特质,确实,电影里的“英雄”和我们所理解的“英雄”相去甚远,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来自生活的客观真实呢?

相对于《英雄交响曲》,卡瓦莱罗维奇的《夜行列车》把目光投向了当代波兰,这是一部具有希区柯克式悬疑气氛的电影:茫茫夜色中,行进着一列火车,一位医生和一位陌生女子同住一个包厢,医生被怀疑杀了人,此时,真正的杀人犯企图跳车逃跑……事实上,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并不在于悬疑,而是导演力图以一个个狭窄的车厢,车厢里一个个穿行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来隐喻波兰的现实社会形态,一列列车,就是一个小社会。当然,其中最令人击节赞叹的,还是医生和陌生女子的关系,他们从敌对、冷漠、沉默,到了解、互生好感,最后,医生的妻子来接站,两人的关系戛然而止……随着哐当哐当摇晃的列车,车窗外飘逝的如画般风景,还有天籁空旷的伴唱,我们一路和他们相伴,这样的结局,还是回味无穷的。

《无辜的驱魔人》和《再见,直到明天》也是描写一对男女邂逅相遇的故事,只不过前者有点阴暗,后者有点感伤。《无辜的驱魔人》男主角孤独、空虚、无聊,偶然机会搭讪了女主角,带她回了自己的家,他们“约法三章”:互报姓名、初吻、坦诚对话。然后,玩游戏。这是一对处世消极、没有人生目的、将生活比作游戏的青年。但渐渐地,他们的关系起了变化,早晨,当男主角发现女主角失踪后,焦急地满世界寻找;而女主角原本打算离开男主角,最后,在走到楼梯口后,又折了回来……看来,对世界失望的他们,并不是如死水一潭,他们在反抗社会、寻找个性的同时,迷失了自我,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终于明白,有三样东西值得追寻,这就是:忠诚、希望和爱。《再见,直到明天》的男主角,相信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他一见钟情地爱上了法国女孩,希望她留在身边,但女孩喜欢远游,不喜欢日复一日的平淡。男主角和法国女孩相约“明天见”,但第二天,在晨光熹微中,哪有女孩的身影,只空留下无尽的回忆……这样的电影,当然会让我们唏嘘一阵子了。
西陆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4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