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70|回复: 0

低龄留学众生相:有的为逃离应试教育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8-8 14: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新民周刊第31期封面

  “幼齿留学”完全攻略
  留学,从娃娃抓起。
  这个表述并不夸张。据美国国土安全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2006学年,我国仅有65名中学生持因私护照去美国读中学;到了2010/2011学年,中国有6725人到美国去读中学——5年增长了100倍。除了美国,还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稚嫩的面孔,开始远渡重洋,出现在异国他乡的课堂上。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起跑线”争夺,“幼齿留学”是为了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对另一些孩子来说,这是对应试教育体制的逃离,希望早早摆脱,进入别样的轨道。
  于是,许许多多的家庭,开始了拼搏。这里记录的,是这些家长与孩子的辛酸苦辣,以及他们摸爬滚打的实战攻略。
  “低龄留学”众生相
  记者|邵乐韵 撰稿|王嘉瑶
  “低龄留学”时代已经到来。今后年轻家长之间见面,很可能是这样打招呼的:“你送孩子出国读书了吗?”
  前不久,众多应届考生和家长忙于中考和高考之时,另一些人正在为申请出国留学的各种手续奔忙。
  据美国国土安全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2006学年,我国仅有65名中学生持因私护照去美国读中学;到了2010/2011学年,中国有6725人到美国去读中学——5年增长了100倍。目前,虽然我国本科生申请出境学习仍是主体,但高中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除了美国,还有许多中国留学生涌向加拿大、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的中学。
  “低龄留学”时代已经到来。今后年轻家长之间见面,很可能是这样打招呼的:“你送孩子出国读书了吗?”
  “跃跃欲出”的那一群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从2008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呈爆发式的增长。2008年出国留学人数为18万左右,而到了去年,此数字达到了近35万之多。近两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每年大约增长20%,而18岁以下报考托福的比例去年比前年增长一倍。
  尹逾的儿子Alexis算是早早“吃螃蟹”的人,2008年,他成功申请到美国一所顶尖私立高中,赴美留学的计划便提前三年执行了。
  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Alexis从小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刚上初中时就拿下全国公共英语五级证书(此水平基本满足在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需要),但某些科目上,Alexis的成绩并不算名列前茅。
  在出版公司担任高职的尹逾有撰写儿子成长博客的习惯,常与博友们分享教育经验。2007年8月的某天,一个在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女学生给她留言,认为以Alexis的英语能力很适合到美国学习,而且当时他正在读初二上,申请时机正合适。
  原先,尹逾夫妇是计划让孩子去美国读大学的,若高中就走,学费也是个问题,所以起初他们并没在意这个建议。改变一家人想法的是两个多月后的国庆节,Alexis就读的辽宁省某省重点学校要求学生七天假期都去参加补课。“孩子们成天被关在小教室里苦读,没有休息,我们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发展不好,于是开始认真考虑和研究送孩子出国读高中。”
  根据那个素不相识的女生在尹逾博客提供的信息,Alexis登录美国高中申请网站,看了几所学校的介绍之后就欲罢不能。当时去美国读高中还比较小众,没有太多现成经验可循,一家人就按照排名,挑了最靠前的5所美国高中开始申请。Alexis在短时间内备战SSAT和托福考试,均考出高分,其中托福达到105分(满分120分)。2008年3月,他被一所顶尖寄宿制高中录取,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成了校友,并获得每学年5万美元的全额助学金。14岁的少年,就这样挥别家人,踏上了海外独立求学之路。
  儿子出国后,尹逾在博客上连续记录孩子的申学过程,引来很多家长的羡慕围观,纷纷咨询赴美读高中的途径和方法。2008年3月,尹逾干脆注册了一个名为“高中生留学圈”的博友圈,“初衷就是,今后中学生留学会逐渐成为一个趋势,关注留学的家长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把已经留学成功的和今后有意留学的孩子及家长们聚集到一起,使大家拥有一个供自己交流、沟通、分享、互助的平台,岂不是更实用、更快捷和更真实吗?”
  尹逾发现,那些“跃跃欲出”的家庭有几个共同点:家境较殷实,孩子本身学习成绩好、语言能力强,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早些出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为将来申请名牌大学做更好的衔接;或者孩子本身不适合国内的教育体制,到了国外找一个合适的高中,或许能挖掘出孩子的潜力。
  “高中留学生圈”的诞生,很快吸引了众多准留学生和家长,至今已发展至将近两千人的规模,其中95%以上的目的地是美国,也有前往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准备送孩子出国的家长通过博客提问,已经留学的学生和家长则无私地分享经验,大家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同城博友们有时候还会组织聚会。”尹逾参加过沈阳的博友聚会,“这是一群快乐的中产阶级,生活基本无忧,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因为孩子留学而有共同的话题,有孩子在外的还会因此互相照应。”
  为了博友们实时交流更顺畅,2010年2月,尹逾开通了一个“去美国读高中”的QQ群,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个能容纳200人的群就挤满了初高中学生的家长,后面还有络绎不绝的家长申请加入,于是尹逾又陆续开通了二群、三群、四群。
  加入群的家长,不仅有来自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或沿海城市的,也有南京、宁波、武汉、哈尔滨等二三线城市或内陆城市;另外还有已经在波士顿、麻省、纽约等美国城市就读高中的孩子。“怎么订机票、信用卡使用、如何买健康保险、选择哪家托福培训机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能在群里得到解答。”尹逾说,热闹的QQ群甚至吸引了留学中介。
  今年,尹逾的儿子Alexis成功申请到了芝加哥大学,鉴于美国经济状况不如以往,保险起见,Alexis申请时没有要求奖学金。父母与他协议,大部分学费由家里提供,同时他自己也要通过勤工俭学等方法解决一部分费用。
  国际班的秘密
  暑假回国,Zom和Yami终于能和国内的老同学们聚会了,六七个90后孩子在Yami家开了个通宵“轰趴”(Home Party,家庭派对)。他们一起就读上海某重点学校剑桥国际课程培训班,同学里有些是当年中考不如意而考虑往国外发展,有的认为西方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有的则是家里希望先把孩子送出去然后全家移民。Zom和Yami这两个女生先出国去适应高中了,其他人要等到明年才开始申请国外大学。
  因为担心美国环境过于自由开放,Zom的父母为她选择了以教育严谨著称的英国学校,而且是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私立中学罗丁女校。原本想上混合学校的Zom起初并不喜欢这个决定,“但一个学期读下来,觉得大人的选择还是对的,这样的环境更能让人沉下心来读书。”
  国内住读时,Zom与Yami是室友,两家家长因此熟识。在Zom母亲的“煽动”下,Yami的母亲也觉得越早送孩子出国打基础越好,就加快了出国进程,最终申请到了美国加州的山谷基督高中,该校是一所私立走读中学,以艺术科学见长。
  到了国外,两个女生各自遇到了“没想到”。在国内与男生交流挺多的Zom,感觉女校的气场怪怪的。当地学生占全校人数约六成,中国内地学生有35%左右,其余的来自中国香港、尼日利亚等。“当地生倒还好,有时候香港生会排挤内地生,内地生之间又分团。有一次我在寝室,一群(中国)女生莫名其妙就冲进来对我地域歧视。”开朗性格受压抑的Zom甚至用“暗无天日”来形容心中不爽。
  Yami本以为能很快融入当地社交,岂料也花了一段时间来适应。全年级300多名学生,有18个来自中国内地,其余国际生以韩国、越南的孩子居多。“相比之下,与当地学生融入更快一些。”
  好在,她们常与国内的亲人、同学在网络上互通有无,在外的分享异国读书的经历,国内的则给予鼓励和安慰。经过了磨合期,一切变得顺利多了。“我妈简直就是颠倒了国内的时间,与英国生活同步,每次我上网,她总是在线。”Zom把被无理挑衅的经历写成网络日志,一位曾经教导她的老师留言:“不要去理会这些,你只需要用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让她们无话可说。”Zom复述这句话的时候挥了挥手,做出一个打败对方的姿势。
  “你这次回来,多备几个笑话嘛,住校的时候可以用这一招跟同学打好交道。”Norton是同学聚会中的“活泼男”,原本已考取上戏附中,因家人有送他出国并移民的想法,就转读国际班,明年可能到英国或加拿大、澳大利亚深造,往传媒、公关方面发展。“我并不担心出去以后可能遇到的麻烦。”
  Norton想法比较多的,倒是针对国内如今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国际学校。“现在国际学校变成了产业,许多学校只看重利益而不关注教育质量,各个城市撒网开店,给钱就进。”遇到负责任的授课老师是幸运,否则就修行在自身了。他举例,自己所在年级的一个英国老师先前没有教育经验,只是在大企业任过职,结果被请来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学生和家长都很不满意。
  毕竟相对于普通高中,国际学校一学年约10万元的学费是昂贵的(还不包括餐费、校服、游学等杂费),学无所获会让这些孩子心生负罪感——“不差钱”的二代们另当别论。
  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2011年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2010年,中国留学生的重点已经从去读研究生转移到了去读本科,并且,去国外读高中的比例在逐渐扩大——在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学历层次方面,本科生占62%,其次是高中生22.6%,研究生有近10%。
  “留学生低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开设了大量的国际高中。”戴光辉,剑桥国际教育课程本土元老级人物,2003年始就职于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现在上海虹口区某重点中学新创办的剑桥国际教育中心任行政总监。他介绍,2002年,中国第一家剑桥国际高中在哈尔滨成立,2003年的时候只增加了几家,到今年,约有125家剑桥国际教育中心以和普通高中合作的形式在各地铺开,其中上海就有十几家;而全国通过各种方式成立的国际学校有3000多家——这一现象也反映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以前有不少学生是因为在国内学习成绩差,才考虑出去读。现在不少是对国内现行教育制度不满意,想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这所新学校的投资人张恒是英国海归,具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学位的他对数字相当敏感。他指出,“近两年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中,放弃高考选择留学出国的学生,以每年约20%左右的速度递增。低龄学生留学在留学市场中占的分量在逐渐加重。美、英仍是主流目的地,另外通过中介前往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10年因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的学生近20万,占弃考总人数的21.1%。今年,上外附中250名应届生中,只有10人在无任何加分的情况下参加高考、其余不是保送就是出国,被称为“神一样的学校”。
  对于一些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春期孩子来说,直接出国去读高中容易出现学业或心理问题,因此用国际教材授课的国际学校可算是一个理想的过渡平台,相对早期,如今家长陪读的现象也少了。但是当开设国际学校变成一种时髦,师资力量难以跟进,业内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也就可想而知。戴光辉和张恒指出,目前国内大量国际班还是以应试为主的培训班,较少帮助学生培养相适应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以至于学生到了国外表现出集体意识较差等弊病;其次,学校只看升校率而忽略为学生的长期发展规划考虑,课程设置较乱,需要进一步规范。
  “一个班20—24个学生,一学年所有费用要12万,教师的工资又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高,你说盈利的空间有多大啊!”刘雯在与公立学校合作的A-Level国际课程班教授英语,四年里换了两所学校。她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如果主管部门不整肃行业,换点懂教育的人来管理国际课程班,它就是一个利用公立教育资源、打着国际教育名号、实际是出国培训的暴利行业。”
  国外学校勤招生
  国内的国际课程受热捧,国外的高中也被中国申请者的热情“挑动”起来。
  美国康涅狄格州私立寄宿制高中霍奇基斯中学(Hotchkiss School)的一位招生老师称,每年来自中国的学生申请数量以至少20%的比例递增。2005/2006学年,位于马萨诸塞州的著名高中迪尔菲尔德(Deerfield Academy)大约只收到20份的中国大陆生申请,而到了2011/2012学年,申请数猛增到200份以上。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郊区的怀俄明高中的招生主任大卫·达米科认为,大多数来自中国的申请书都是留学机构炮制的,这使学校很难看清学生的能力。这也是诸多大学面临的甄选难题。
  在美国,四年制的私立高中学费平均为20万美元(约合130万人民币),公立学校是免费的。美国《商业内参》写道,大多数美国家长不选择私立学校是因为其费用昂贵,而中国家长反而青睐私立学校,是因为把它们视为通向常春藤联盟的桥梁。名校的社交资源、人脉也是被他们看好的一个优势。
  美国波士顿教育和专业发展中心总裁徐罡曾在博客中写道,2011年暑假,“美国麻州(编者注:马萨诸塞州)有几所私立寄宿高中,几乎每天都有一巴士的中国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学校。波士顿周围的高中,每个学校每年只招5名左右中国学生,其中1到2个名额用于人已经在美国的转学生或初中申请高中的学生,往往有30到70名托福和SSAT成绩合格的中国学生竞争3到4个名额。申请美国私立寄宿高中要面试,有的麻州中学,中国学生已经预约不到10月底的面试时间。”
  美国的媒体也注意到了中国学生超越印度留学生蜂拥而至的现象。《大西洋月刊》认为,中国留学生激增的驱动力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产阶层的崛起,同时也反映了家长们矛盾复杂的心态:雄心壮志和国际视野。他们相信中国的未来,却又对现在的状况有所顾忌;他们相信留学经历能使其在中国占据不败之地,却又被新鲜的事物弄得眼花缭乱;他们希望紧随最新的潮流以确保未来,却很有可能希望落空。
  7月31日,胡润研究院和群邑智库联合发布了《2012胡润财富报告》,发现85%的千万富豪会考虑将孩子送出国留学,在亿万富豪中更是高达90%,且认为高中是最合适的出国留学时机。美国、英国、加拿大是最热门的选择。于此同时,子女教育与移民是海外投资的两大主要目的,基于方便移民、以房养学、较低价格和永久产权等考虑,海外置产的趋势火热。
  许多美国私立学校也抓住市场机遇,开始来中国大陆招生。拥有大约300所成员学校的美国寄宿中学协会与一家中国教育中介合作,每年在北京和上海组织学校园游会。也有一些竞争力较低的私立中学依靠中国的教育机构扩大影响力,吸引中国留学生。
  18岁的曾淇嘉今年9月就要到英国杜伦大学读书。其母亲曾在大学工作,有机会考察过一些英国大学,但之前没考虑要将儿子送出国。直到有一次曾淇嘉听了一个剑桥大学老师的推介演讲,深感启发,加上曾的父母周围朋友有很多动着送孩子留学的念头,他们也就着手操办起来。
  “他自己可会弄了,和不少已经在英国的同学传递信息、讨教经验。现在兴奋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就走。”曾母希望儿子能将学位读到硕士或博士,然后至少在国外攒够五年工作经验,再决定是否回国。“我们也是工薪阶层,为了让他读书卖掉了一套房子。他的本科四年我们会全额投资,但说好到了硕士阶段,他自己要承担一半。”
  不求最好,但求合适
  在与多位家长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他们多是高知、高管家庭,或在外企工作,或有出国经历视野开阔。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国内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方式才换来一个应试教育的结果,而牺牲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在短期内制度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国外的综合素质培养或许能提供更多机会。还有,他们希望孩子能呼吸健康的空气,远离不安全的食品……
  正在办理移民手续的Norton的父亲说,他朋友圈子中,90%已经把孩子送出去读书了。他们十几个朋友聚会时,也经常讨论孩子留学的事情。“要不是考虑到男生独立性的养成晚于女生,在他初三的时候我就想送他出国。”从事设计工作的Norton父亲也听朋友讲起过,孩子太小出国,状况不理想的例子。“现在想想,可能高一在国内读、到了高二或高三时候出国时机更加合适。”他为儿子读本科准备了150万。“国外教育资源好,就业难,将来在哪里工作,还是看情况吧。”
  Norton的同班同学Zach一心向往英国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及剑桥大学,研修经济类课程。他的父亲在金融机构工作,母亲在美国企业任职。“在出国问题上,孩子自己已经很有主见,而且学校给予的择校指导作用大于家长,我不需要为他的申请操太多心,反而更加重视他的心理建设。”Zach母亲说道,“引导他设立目标,同时又要让他看到做出选择后的各种可能性,有思想准备。”
  而回顾自己孩子的高中求学之路,尹逾特别感慨,“我想给国内家长两点意见:不要追求名校情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另外,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感受,比如环境是否喜欢、交友是否和谐、学习是否适应等,如果发现孩子和这些因素不相融洽,及时为孩子调整心态、换个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当初择校,尹逾主要是冲着排名而去。虽然学校确实顶尖,Alexis在社交上也没有遇到麻烦,但始终难以定位。“顶尖学校里很容易找不到自己,恰值青春期的少年,自以为可以应付得了,遇到烦恼和痛苦都不愿意告诉我们。”儿子在美国读高中的三年(中国学生在国内读完初中,可直接读美国的高二年级),尹逾从来没有去看过他,也想不到他会有这样的心理压力。高中二年级的时候,Alexis跟父母提出转学的想法,因当时担心转学后就没有助学金,家长没同意。
  直到高中最后一年,在Alexis的坚持下,也为了让他能有一个好的状态申请大学,尹逾让他转到了另一所具有人文气息的高中,幸运的是,学校也为他提供了助学金。“相对平实一些的学校,反而让他快乐、友善、积极、优秀,找到自己,找到自信,成为全校备受老师和同学关注、喜欢的学生。这为他后来申请到芝加哥大学,找回很多优势。”尹逾这才意识到,儿子的留学过程有很多艰辛。
  “有一次我很后怕地和他谈心,说妈妈现在很后悔那么早就把你送出去留学,要你小小年纪经受那么残酷的历练,很对不起你。”儿子反而说:“那有什么?我不是活下来了吗?其实,早经历比晚经历要好。现在的我,要比后出国的学生们自信多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早晚要遇到,我庆幸自己早经历了。”
  相比之下,上海女生Kate适应美国留学生活似乎更顺利些。自从高二作为交流生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学校学习一年后,Kate就爱上了那里灵活教学、鼓励创意的环境,“我的‘歪点子’比较多,西方的教育方式让我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学校师生像一家人一样融洽。”回国后,Kate索性申请继续在这所学校念高中,家长也颇感放心,因为当地提供住宿的房东把Kate当自己女儿一样看待。
  “到了国外,性格要放开。限于语言水平,我一开始比较拘束,但你在与人交流上几次退却就会遭排斥。所以我鼓励自己开口说话、主动与人沟通,马上就融入了环境。”今年,Kate通过自己申请,被北卡罗莱纳州大卫森学院录取。
  “我回国参加朋友聚会,听到他们说高考考完了还连续做噩梦,感到很难想象。在美国,不会有那么大压力。”Kate说,自己的成绩总是保持全A。
  游学,为留学预热
  低龄留学潮的带动下,游学成为一块预热跳板。
  今年1月份寒假,17岁的卢可欣报名参加了由UCAS(英国高等教育招生服务中心)认证的ASDAN国际游学项目。ASDAN是UCAS国内首个认证项目,学生在游学考察过程中,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参观采访等形式完成一到两个课题研究,若成果经审核通过便可获得UCAS 的70 学分加分,对申请英国留学有直接帮助。
  正在上海某高中国际留学班读A-Level课程的卢可欣希望将来到英国的大校攻读商科。在这次为期15天、人均花费约3.68万元的“欧洲五国商业精英计划”中,她与来自北京、杭州、包头等不同城市的约20名学生走到一起,辗转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和瑞士,参访名企和政府机构、国际组织,接受商业培训,体验名校文化。
  卢可欣自选研究课题是欧洲旅游业,自拟问卷,在不同欧洲国家做街头访问;而5人为一组的小组课题是探讨欧洲新老城区的开发与保留。前者考验学生个人语言能力,后者强调团队合作。最后,调研都要通过演讲的方式展现出来。
  “游学归来后,我感觉自己更有勇气开口说英语了。新学期开学,英语学习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卢可欣的学习笔记上,整整齐齐地记录着语法要点、单词例句等。凭借研究课题,她已经拿到了70学分加分,她明年的申请目标是英国牛津、剑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等一线名校,“二线学校接受加分的可能性高一些,但有了这样的游学经历和成果,多少会为我申请一线学校增加印象分。”
  寒假时卢可欣参加的游学项目属首批开设,今年暑假,她发现同学中到欧美游学的人数明显多了起来,想为将来申请国外大学预热一把。
  暑期档,国际夏令营也是教育培训机构的重头戏之一,名目甚多,如“名校国际营”、“领袖成才营”、“亲自考察营”、“留学体验营”、“UCAS加分项目”等,一般为期2周—3周。记者在一个“环球雅思”国际夏令营介绍网站看到,欧美澳路线平均费用在3万—4万元之间,最贵的是美国“天才之旅”TOP名校修学体验营,针对14岁以上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将近8万元的行程包括到哥伦比亚大学修新闻、到西点军校训体能、到哈佛大学学演讲、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听经济、参观美国顶级名校等。
  去年,在国内大学读本科一年级的小林参加了美国名校夏季课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小林的父母一直想把孩子送出去,趁这次机会,“正好让孩子感受一番国外生活,自己决定未来是否要出国留学”。
  小林自选了斯坦福大学人文、地理、科学、工程等方面的课程,还在学校安排下前往硅谷等地参观。整个暑假,她感觉过得相当充实,玩得开心、购得疯狂,回国差一点行李超重。
  对于每周近1万人民币的学费,小林的父母坚持“很值得”——授课老师几乎都是全球各个领域的专家,甚至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种机会在国内是怎么也找不着的”;其次,在暑期学习获得的学分可在日后转至其他学校,“一点不浪费”。
  但当被问及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是否决心日后去美国留学时,小林若有所思:“暑期游学,课业压力不大,而且第一次去美国,新鲜感大于一切,当地又有亲朋照顾,想上哪儿玩,只需一句话。但万一真去美国留学,自然要考虑更多的实际问题,从抢课、租房到交友,都是考验人的事。”林父也颇想得开:“这样的夏令营,说到底,就是让孩子开开眼界。”
  同样是夏令营,初中毕业生小妮的美国行更为轻松。今年夏天,小妮的父母为这个刚参加完中考的孩子准备了一份特别礼物——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美国新汉普郡州立大学夏令营。夏令营主要针对12-15岁的初中生,活动五花八门。
  小妮报名参加了“光化学刻版画班”,全班40余人分为3组,错开参加不同的课程。其间,小妮学习通过塑料膜、纸板、刷子等简易工具在阳光曝晒的条件下完成了多幅版画作品。此外,孩子们还能参加科技实验、DIY纸杯蛋糕等各类国内少见的课程。快上高中的小妮在小组中年龄稍大,几个年纪较小的孩子常常围着她转,让她好不得意。
  “这个夏令营和国内的暑期班完全不同,既锻炼孩子的英语水平,也培养动手能力”。小妮父亲对夏令营给出了“超值”的评价。另外,小妮父母还拜托了其同在美国读研的表姐在当地照应,“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孩子在美国多呆两周,好好体验一下美式生活”。
  中介的盈利不仅靠收取学生家长的服务咨询费,有时也能拿学校的返利。一些中介会利用国内家长“不懂行”和把孩子送出国的急迫心情,推荐国外一些教学质量很一般的私立学校。
  中国留学生“洗盘子”的传统形象似乎已一去不返了。这些早早走出国门的孩子,家里往往不缺钱。于是,这片蕴藏丰富的海域,很快就成为各家机构争相捕捞的“红海”。
  产业链
  7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里,某留学中介机构正在举办一场“和哈佛学生面对面”的活动。现场的4名女生大多英文比中文流利,因为她们大多在美国长大。这家留学中介机构请来了不少急于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活动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在哈佛女生演讲结束后,主办方的某位工作人员上台,向台下的家长们重点介绍今年新推出的托福培训课程。主办方一再声称是外教小班制授课,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收费标准,但大家都明白肯定价格不菲。
  “和一次性收取几万的中介费相比,语言培训费的收费空间就更大了,甚至有大陆家长砸了20万人民币让小孩在国内补习英文的。”台湾第一家做中学生赴美留学的学美留学业务总监兼资深顾问陈依平告诉《新民周刊》,学生可以不通过留学中介而自己去申请国外学校,但短期内迅速提高外语水平就很难靠自学了。在陈依平看来,现在的大陆留学市场和20年前的台湾有些类似,因此也催生了一大批和留学相关的产业,如语言培训、游学、移民和投资等业务。
  学美留学创立于1997年,当时耶鲁毕业的张恒瑞在台北南阳街从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和一个女雇员开始起家。南阳街是台湾最著名的“补习一条街”,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是台北补习班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出国留学中介集中扎堆的一条街。台湾留学中介的业务大概在10年前开始萎缩,学美留学于是在2005年转战大陆市场。陈依平坦言,现在仅仅留学中介这一块业务就忙不过来,每年上海办事处就要办理800个留学生,其中1/4都是直接去国外念中学的。
  美国ACE地产投资集团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孙志伟对《新民周刊》表示,自己同时效力的另一家公司傲丰的创始人早年在澳大利亚留学后创业,先是从留学中介开始做起,然后是移民业务,跟着就是海外房产投资。“这一连串都是相关的,一般送小孩出国念书的家庭至少有一半是有移民打算的,准备移民的人就会考虑当地置业,而且每年去看望小孩的家长的旅游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孙志伟说,澳大利亚当局早就发现,留学经济能够带动当地教育、旅游和房地产业,因此,引发连锁经济效益的留学就成了澳大利亚的一大支柱产业。从今年3月底开始,澳大利亚对中国留学生开始简化签证审理程序,经济担保金也减少了1/3。
  大蛋糕
  根据《2011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自2008年开始,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呈爆炸式增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将会以不低于20%的年增长速度快速递增。
  巨大的留学人数将继续拉动留学经济,因为大多数人都参加外语培训、通过留学中介出国,即便不移民不买房,这也是一个上百亿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已经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在读本科的留学生的家庭中,工薪阶层比重激增,而这些更为低龄的留学生大多家境良好,一门心思为留学做准备,被人戏称为“坚定的出国党”。近两年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中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信息的不对称或者语言问题,让一些留学中介机构仅靠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就能获利颇丰。教育部公布的通过认证的上海地区留学中介名单只有16家企业,但目前在上海开展留学中介业务的接近150家,约九成中介资质不全甚至不具备资质。很多中介大打擦边球,利用咨询的名义开展留学中介业务,谁让这一行的利润那么高呢?孙志伟说,很多中介是“一人一价”,并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有的时候仅仅是帮学生递材料给学校,就可能收取1万的服务费。”据悉,一般留学中介费用从数千元到十多万不等,而且不是按照申请成功与否收费。
  通常情况下,留学中介一般先会和家长面谈,了解对方的情况,然后开出一个让对方可以接受的价格。如果小孩的外语水平不过关或者还想精益求精,中介会推荐某个收费辣手的培训班,甚至建议让孩子在寒暑假去国外“游学”一下,“踩点”并提前感受一下国外生活。中介还可能建议家长海外置业,和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相比,国外的房价往往容易接受,中介会告诉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年纪太小,申请的学校又不是寄宿制,那么你去“陪读”时就有了自己的家;哪怕买的房自己不住,也可以“以学养房”——以租金来冲抵学费,等到孩子毕业,或出手或移民自住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猫腻
  其实,有资格去国外念书的小孩,哪怕父母英语不好,自己也能直接向国外学校申请。很多家长觉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学费生活费都给孩子准备好了,找留学中介能让自己省心又省力,出几万的服务咨询费也未尝不可。孙志伟说,不少中介其实就是帮助家长把申请资料初审一下而已,保证你没有遗漏。这只能保证你孩子的资料没问题,并不代表一定能申请成功。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总监吴媛媛告诉《新民周刊》,中国目前每年被英国私立中学录取的小留学生数近三千人,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直接申请学校。
  一些中介为了赚取更多的费用,会接收那些不符合留学条件的孩子,帮忙作假。今年7月初,新西兰因签证材料作假而遣返231名中国留学生。一旦被发现造假,学生很可能面临永久被拒签的后果,而留学中介仅仅损失一些中介费而已。陈依平说,就好像早年的推荐信一样,国内很多学校也会睁一眼闭一眼地给学生“作假”。这就让一些国外学校不得不面试所有符合条件的中国申请学生,包括学生家长。“美国私立高中可能会问申请的学生家长,将来是否会愿意为学校做点贡献,言下之意就是以后要给学校捐款。”
  今年4月,网易发表了一组美国俄亥俄大学中国留学生的照片引发关注。很多中国学生语言关都没过,也搞不清楚俄亥俄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区别——俄亥俄州立大学,位于州府所在地,在全美排名50位左右,是所名校;而俄亥俄大学排在百名以外,坐落在一个小镇上。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上了中介的当。国外中学是否也有“拉壮丁”的嫌疑,目前不得而知。
  为了让孩子开眼界,很多家长考虑让孩子在寒暑假去国外“游学”,也对今后求学的地方有个初步了解。但“游而不学”现象日益凸显。
  最近网上颇受关注的一组照片出自美国工作的网友Yrbbest之手:“在美国Woodbury Info Center的奥特莱斯购物街外,看见一群席地而坐的女孩子啃汉堡,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北京一所小学的游学团。”这并非个例。新东方今年暑假推出了近百条各类游学线路,其中一条收费38800元的线路,明确将“两晚入住赌城拉斯维加斯”列入行程,并安排“途经大型直营购物中心,可以采购世界名牌商品”。
  孙志伟说,这种游学团的带队老师可能自己不出旅费,免费出国就抓紧时间疯狂购物。而一位旅行业人士表示,一些游学团宣称“安排国内的学生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课”,但当地学校都已经放假了,谁还会跑到学校里上课?还有打着“名校游”推出的旅行团收费不低,但很多学校本来就没有围墙。学生海外游学团的行程与普通旅游团相似,很多只是增加了一些高校参观或与当地人士的交流活动,但价格往往要高出一两倍。
  某培训机构一个去美国的项目显示,包含签证费、培训费、参观活动费、往返国际机票费、司机导游小费、保险费及在境外的吃、住、行等费用,报价在42800元。而实际上,去美国往返机票的价格在1万-1.5万元,提前预订甚至可以低到六七千元。由于是集体活动,在美国的吃、住、行平均每个人每天最多也就1000元,这样算下来,15天每个人的花费在3万元左右,那么游学机构就有1万元的利润。一个团20人,利润就是2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现如今的游学团多以三种形式出现:第一类是各类外语培训机构所开设的,这类培训机构都设有游学部,负责组织游学项目;第二类是留学中介机构、国际交流组织开展的游学项目;第三类是各大旅行社推出的游学线路。这其中,真正通过学校组织、以双方互动交流为目的的游学项目少之又少,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游学线其实就是产品包装的一个噱头。碍于学校的“附加值”太小,因此,当地导游在设计行程时,宁愿把更多时间留给“有花头”的购物点。
  今年5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已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的主办单位应是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对外教育交流机构或者共青团、少先队与妇联组织,可以委托国家旅游局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承办。不过,如何规范培训机构组织的“海外游学”尚无明确说法。
  外语培训班的水也很深。如果一个孩子直接到国外就能顺利听课,这不是短期集训能做到的。一些家长选择让孩子提前半年到国外念个语言班,如果半年后语言关还是过不了,可能就要交钱再学。因此,一些家长就让孩子在国内先把语言关过了。但国内的培训班的收费也不便宜。例如暑期的封闭加强班,学生住在宿舍,每天被安排了满满的课程。这种班级的收费普遍较高,最高能达到3万元左右。“这和在国外上语言班的费用差不多了。”孙志伟说。
  此外,语言培训班的老师往往是中国人,应试教育还行,但孩子的听力和口语提升比较有限。如果把孩子先送到国外学一阵子语言再接回来,家长就要很舍得花钱了。例如,学美留学推出过让学生暑期到美国私立高中学习7周的课程,每个人收费8000美元,中介收取1万元人民币代办费。
  至于海外置业,真正的“学区房”也不便宜,而中国人觉得便宜的房子可能地段不太好,能否租个好价钱也很难说。国外房价的涨幅也很有限,2008年金融危机就让很多房子降价了也没人要。除去物业税以及每年房子的维护费用,可能你得到的回报还未必比银行存款利息高。
  更重要的是,自从中国成为移民人口输出大国以来,几个主流移民目的国家都在不断收紧移民政策——加拿大暂停技术移民申请,并无限期停止投资移民申请;美国EB-5类投资移民法案今年9月30日面临到期;澳大利亚今年7月1日起,提高了对申请人英语语言和技能要求的门槛。这可能意味着等你小孩在国外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未必符合移民要求了。
  孙志伟说,政策无论怎么变化,有一项费用是省不了的,那就是留学生的来回机票和假期旅游费。如果学生年龄还小,即便是寄宿制,他的家人每年总要趁假期去看看孩子,顺便当地旅游购物一把。孩子也可能选择假期时间回国,或到其他地方游山玩水。从这一点看,留学产业真是一个金矿呀!
 就像一位中介所介绍的,目前上海有50多个国际高中,但师资根本无法保证这么多学校开课,大部分注水严重,经过优胜劣汰数量浓缩在10个左右才会有质量保证。
  在海外大学,国际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鄙视规则”。初高中就到国外念书的学生早已习惯英语授课,但只经过一年预科学习的中国学生英语都比较吃亏,不认真学习就容易挂科,常常依靠融入更早的留学生帮忙改作业的语法,甚至花钱找人代笔写报告。
  在一些学校,国际学生能轻松应付国外大学高昂学费,对付学业时狼狈不堪,逃课,抄作业,考前临时抱佛脚十分常见。越来越多人体会到,“高龄留学生”很难真正融入本土学生的圈子,甚至无法被较早登陆的同胞尊重。早一点迈出国门似乎是未来的方向。
  那么,低龄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面前,有哪几份菜单?
  美国:撇奶油
  美国撇走了蛋糕最上面一层的奶油。2010年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印度,达到12.7万人,成为美国第一大国际生源地。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留美热潮年年看涨。上海中智海外教育中心总经理袁正翔告诉记者,成绩优秀、家底殷实的学生去美国留学,根本用不着动员。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美国名校都在留学链的上游。
  如果学生在国内就读普通公立高中,想去美国读大学,毕业要完成9门会考,拿到国内高中学业证明,还要准备SAT和托福考试,对一般高中生来说两者无法兼顾。所以很多人选择高中阶段赴美。
  美国高中阶段是9到12年级,国内学生大多选择念完初二(8年级)出国就读9年级,或初三中考后去读10年级,和美国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参加大学入门SAT考试,相当于中国高考。
  SAT是英文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缩写,译为学习能力评估考试。它是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举办的。SAT原本是哈佛大学的智力测验,作为给奖学金的依据。1948年以后,SAT考试成绩成为绝大多数美国大学的最基本入学条件之一。
  SAT在全球有很多考点,使得全世界的高中生登上了和美国本土学生同样的录取平台,用美国大学认同的标准来显现考生的能力和素质。
  学生的SAT成绩不仅在升学和取得奖学金上发挥重要作用,在美国就业时也发挥着“余热”。许多美国大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都要求应征者提供SAT分数,因为SAT高分意味着你很聪明,具备足够的潜力。
  袁正翔认为,在美国读高中好处在于,美国高中和大学教育方式一致,学生可以提前适应。美国大学需要学生有自学能力,掌握很多工具,知道可以从哪里获得想要的知识,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国内高中生去美国上大学,需要一个适应阶段。
  “美国高中上课小组学习,老师只给你一个题目,教你一些方法,学生要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学习,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老师不按照准确或错误打分,只要你最后结果有逻辑性,说得通就行了。”
  另一个好处在于,中国学生在美国念高中,通过SAT的可能性更高。在SAT考试中,国内学生一般数学表现得很好,写作成绩也不错,因为有作文模板可以套用,但是阅读(critical reading)成绩却不理想。SAT阅读题目经常是原著中节选一段,做一个单篇的阅读理解或完型填空。中国学生没有看过原著,没有上下文很难读懂。
  而美国学校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要阅读大量书籍,美国高中生书单都是满满的,11年级就要读原版《傲慢与偏见》,在国外念高中比在东方人文背景下成长的学生,在考试时更有优势。
  美国高中看上去诱人可口,但如何进入是个技术活儿。
  在美国,中学分为公立以及私立两种,美国公立学校是不能够接受外国申请者以独立身份在公立学校长期学习的,只有私立学校才允许接受外国留学生。“美国公立高中实行免费教育,生源来自各个阶层,良莠不齐,中国学生出国大多就读私立寄宿制高中,有些一个班只有8-10人,完全是精英教育,一年花费在4万美元左右。”袁正翔表示。
  一些学校700名学生中有30多名中国人,几乎所有国际学生都是中国人,挤走了原来的日本、韩国、墨西哥学生。这几年“美国高中前100名”之类的排行榜层出不穷,大部分是国内依据学校毕业生SAT平均分给排的。但排名高的学校在美国人看来未必一定是好学校,只是符合“以应试能力论英雄”的中国思维。
  国际学生如果要进入美国私立中学“预热”,SSAT考试是一块敲门砖,大多数的美国私立中学都要求留学生参加SSAT考试。美国私立中学一般分为Middle School(5~8年级)和High School(9~12年级)。SSAT按照私立中学的分类,分成了低级和高级两个等级的考试。5~7年级的在读学生,无论申请哪个年级,一律参加低级;8~11年级的在读学生则参加高级。
  SSAT的题型只有两种,一是写作,二是五选一的多项选择题,涵盖数学、语文和阅读。私立高中录取学生不会单看SSAT的成绩,还需要参考一下百分比成绩(percentile)。举个例子,例如A同学在前段时间的SSAT成绩是2250,percentile是93%,那就意味着A同学的分数比在过去3年中同年级同性别93%的考生要高,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一般来说,在美国排名前30的私立学校基本上要求percentile在80%以上。
  除了SSAT成绩,美国名牌高中还要求学生托福达到90分,证明有能力接受英语授课,有些要求托福Junior成绩,或不要求托福但会组织内部考试。
  如果不是“考试型”选手,上美国高中还有两种途径,可以在每年中学校长来中国时面试,或参与成本比较低的线上面试。每年11月是招生热季,100多家美国高中校长会来中国,见一见通过校友渠道重点推荐的学生。一些家长也会带孩子飞到当地面试,顺便考察校园环境和国际学生比例。
  美国高中校长来中国时,会把面临选课的11年级学生家长和去年刚入学孩子的家长召来,发学生成绩报告,当面聊一下学生情况。家长感受到国外学校认真负责的工作方式,口耳相传,出国念高中的学生日益增加。
  袁正翔建议,在国内有实力考区重点中学的学生去美国读高中最合适,因为以后可以进前50名美国大学,但这些学生如果在国内念高中,以后则基本没有这种机会了。
  铆牢SAT
  当然,出国读高中并非通往哈佛耶鲁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多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国际部纷纷开设和国外同步的课程。限招外籍学生的规则也在淡化,现在很多学校开始招国内学生,以民办名义招生,但和国际部学生一起上课。
  含金量最高的国际课程是国际学士考试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欧美大部分国家的知名大学都接受IB成绩。原本是专为外交人员子女度身设立,现在管理机构将执照卖给各国教育机构,允许通过资格审核的学校开办IB课程。
  和动辄几千分的同类考试不同,IB考试总分43分,难度系数最高。上海目前几所开设IB课程的学校,学费均比提供A-level和AP等其他课程昂贵。世外开IB课程学费在14万元/年,平和在20多万元/年。上海中学的IB课程不久也将对中国籍学生开放。
  更多铆牢美国的学生选择时间和精力成本投入小一些的SAT考试。2010年中国SAT考生已经突破3万人。由于内地没有考点,学子会选择1、5、6、10、11、12月中的一次考试,去最近的香港考点考试。
  体制内高中生周一到周五应付学校课程、周末参加SAT培训班是家常便饭。一般而言,学生高一补外语,确保达到答题水平,高二补数学和阅读等单项科目。SAT培训机构不用ETS授予执照,只是帮助学生备考应试,质量也泥沙俱下。SAT课程市面上大约是1200元/小时,比起600元/小时的托福培训要贵一倍。
  SAT考试分为SAT1和SAT2,SAT1是几乎各个学校都要求的考试,名校还要求SAT2。SAT2是SAT Subject Test的习惯称呼。不同于SAT Reasoning Test,学生可以在许多科目之中选择1-3门来考,科目有数理化生、美国/世界历史、文学、各种语言等,每门800为总分。
  随着出国人数日益增多,名校门槛水涨船高,逼着越来越多内地学生应战SAT2。中国学生理科很有优势,比较常考的有数学Level 2、物理和化学。因为美国学校看不懂你得过的数学物理竞赛奖,但是一个优秀的数学Level 2+物理成绩会是一个不错的佐证。
  当打酱油的都会去考SAT2,为了显示学业能力,优等生开始向AP进军。AP即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大学先修课,包括34门。简单说是在高中阶段通过考试,证明学生在微积分、经济学、物理等达到大学水平,可以免修对应的课程。
  美国高中生会在11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二)时完成SAT的考试。而在12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三),美国学生会根据SAT的考试成绩,申请自己心仪的大学以及奖学金;并且选修AP课程并准备参加AP考试。
  卖AP课程执照是美国大学理事会重要的一项敛财手段,教育机构再把费用转嫁于学生。格致中学提供的AP课程全英文授课,学费在9.8万/年,目前开设有英美文学与写作、微积分、物理B、化学、生物等课程。
  “考AP,多考几门AP”是国内学生和家长的信念,但是AP真的那么重要?
  AP成绩有两个用途。一是增加进大学机会,《新闻周刊》在给美国高中排名时,就把这种考试视为重要的指标。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最顶尖大学在内的3000多所大学都使用此考试作为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常春藤学校的申请者平均是考四到五门AP,成绩基本都是4-5分。
  二是减免学分,学生一旦获得AP成绩后,即可以向所在大学申请减免学分,并且不用再支付这些学分对应的学费,省钱又省了时间。学生在头一两个学期课业负担会减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适应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或者无顾虑地参加暑期实习。
  一窝蜂学SAT和AP,其实未必在申请大学时有用。袁正翔说,排名前30的学校要求托福100分和SAT2100分(总分2400分),排在30到50的大学要求的套餐是90+1900,而50名以后的学校只要求托福79分,不要求SAT成绩。
  换言之,如果要申请50名以后的大学,没必要准备SAT,如果要申请50名之前的学校,先要确保托福成绩能达到要求,如果托福都考不好,根本没必要急着准备SAT。而只有前20名学校要求AP课程成绩。
  托福是针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所设置的考试,考的是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而SAT原本是对母语为英语的美国本国学生所设置的考试,考的是学生所具有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因此SAT考试的语言部分比托福考试难度要高出许多。单从词汇量上来说,SAT所需词汇量应是托福所需词汇量的两至三倍。
  对高中生来说,如果有时间死磕AP,不如参加公益项目或社会实践给简历加分。一个护照上有40多个国家签证,参加过哈佛学生夏令营,当过篮球队队长的学生,比一个“书虫”更有优势。
  英联邦国家:
  A-level包打天下?
  老牌教育大国英国也是留学热门国家,几百年历史的“贵族名校”对学生和家长有着难以的吸引力:曾在大学任教的高中老师讲课,学校餐厅24小时供应食物,甚至还有龙虾,体育课学开飞机和滑雪……
  但中国学生去英国读高中比去美国少得多,因为英国中等教育控制非常严格,招收国际学生的私校很少。举世闻名的中学如哈罗公学,每年在亚太地区只招个位数的国际学生,费用高达每年4.5万英镑。
  这些学校的选择标准,一是申请者和学校目前的学生素质相近,二是可以为学校加分,以后能成为知名校友。通俗来说,入校者需要“钱才貌”具备。一位中介介绍,前几年有个进入哈罗公学的学生,入校经过了学科考试、英语面试,还会大提琴和钢琴,兴趣广博。父亲为他一年准备100万费用,50万学费,50万用来购置骑马、高尔夫装备,参加学校社交活动,“用钱堆出一个贵族”。
  除了本人条件,校方还要看学生的家庭层次,因为有研究认为,41%的人会留在出生的那个阶层。“有个家长在学校家访时抽烟,被名校拒了,因为校方相信在恶劣环境不会培养出精英。”
  时常有要捐钱给名校的家长遭到婉拒,校方往往会告诉他招生和接受校友捐赠是两条线,言下之意捐了钱孩子也进不了。因为在名校看来捐赠已经是家常便饭,国外经常家族几代人在同一个高中念书,给学校捐了几十年,名校往往有动辄几亿的校友基金。
  一些退而求其次的学生选择在国内的国际学校念英国标准的A-level课程,为读英国大学做准备。
  A-Level是英国高中课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简称,它是英国的全民课程体系,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就像我国的高考一样。
  英国学生一般在16岁或稍大一些开始学习这种课程,大部分英国学生都是用两年的时间修完这种课程。这种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三门或四门主科课程并参加毕业考试,考试合格者即可进入大学就读。
  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所选修的A-Level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所选择的专业。A-Level课程证书在英联邦国家广受认可,可以申请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的大学。
  A-level第一年称为AS水准,学生通常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最有兴趣的3—4门课,通过考试后获得AS证书。第二年称为A2水准,学生可选择AS水准中优秀的3门课继续学习,通过考试后获得A-Level证书。一般中国学生会选数学、进阶数学、物理、会计或化学中的三门。相对于西方学生,中国学生在数理化方面的训练更为严格,基础扎实。
  A-Level考试和中国高考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两年中分几轮考完,可根据教学进度分模块考,一次考不好半年后可以重考,只需要针对没有考好的学科及模块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和心理负担,以及考试失误的损失。
  开设A-Level课程的学校需要得到Edexcel(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的授权,它是英国颁发A-Level证书的权威机构,也负责指导A-Level课程学校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学生在具备资质的学校注册后才能参加A-level考试。
  在上海,上师大剑桥中心、上外贤达、光华、交大二附中、控江中学等学校开设A- Level课程,费用均在每年六七万元,中国学生选择较多的课程包括数学、进阶数学(或称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学、会计学、商业学、经济学等。
  虽然国际学校都标榜原汁原味的教学方式,但事实上总是打了折扣。国际高中一般中外教师混合上课,外教越多学费越贵。经常是上午外教上一遍课,下午中国老师再上一遍相同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本土国际学校总难以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色彩。
  A-Level尽管含金量很高,但也无法像IB课程包打天下。经常会出现狗血的情况,向往美国名校的学子误入A-level体系。虽然美国学校会对A-Level和欧盟国家的会考抛出橄榄枝,《哈利·波特》系列中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就是凭借优异的A-level成绩被美国布朗大学录取的,但这样的混搭还是存在摩擦系数。
  留学论坛经常有家长吐槽,孩子将来想考美国名校,却被挂牌收费的教育集团忽悠读了A-level。就像一位中介所介绍的,目前上海有50多个国际高中,但师资根本无法保证这么多学校开课,大部分注水严重,经过优胜劣汰数量浓缩在10个左右才会有质量保证。
  英联邦国家中另一大留学热门选择澳大利亚这几年遇冷,多起私立院校倒闭、澳元升值留学成本加大都让国内学子却步,令“A-Level系”又少了一个用武之地。
  加拿大:醉翁之意在移民
  比起存在语言障碍的法、德等欧洲国家,北美地区的加拿大是美、英之后最受低龄留学大军青睐的国家。
  加拿大读高中一年花费1.8万加币(约合11.5万人民币),在国内读国际学校为8.8万元/年,加上假期出国夏令营费用,一年花费在十几万,学费和出国读接近,只是在国内读高中省生活费。
  在上海,南洋模范、协和高中和枫华提供BC课程,这是加拿大一省的高中会考课程,在北美接受度很高,包括一整套教学和考试。如果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自觉性不够,家长不放心放出去读书,会留在国内读国际学校。
  很多学生和家长选择赴加拿大留学,是看重当地的移民优势。
  加拿大移民分为联邦移民和省提名移民项目(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简称PNP)。近日,加拿大联邦移民部确认目前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和魁北克投资移民已停止接受新的申请,而加拿大BC省移民在省提名项目中将更受欢迎。
  华人聚居地温哥华就坐落在BC省,因为省提名要求申请人必须在指定的省份居住,而中国申请人通常比较热衷居住在温哥华,所以多数会选择办理BC省的省提名。BC省省提名计划的要求相对宽松,无学历、年龄或英文要求,投资额较少,与联邦及魁省移民160万加币的资产要求相比,BC省最低仅需40万加币的净资产与20万加币的投资额。
  新移民制度还调整了经验类移民政策,加拿大从2008年开始对留学生推行经验类移民。目前通过经验类移民的国际留学生估计有数十万,在加拿大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新政更加看重移民申请者在加拿大的学习经历,以便更快融入当地社会。目前在加拿大留学的国际学生可以在读完两年全日制课程以后拿到3年的工作签证,工作一年以后可以申请经验类移民。工作的种类不受原来所读的专业限制,不需要雇主来担保,只需要提供工作不断税的税单和工作证明。这些变化对于学生来讲都是利好消息。
  当低龄学子忙着填申请表、写动机信,85后海归早已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新一代留学生多为都市独生子女,在国外修完本科或研究生后,希望在当地工作一两年积累经验,然后回国发展。因此比起那些在当地吃香、容易移民的专业,选国内认可度高的学校和专业更重要。
如今,很多家长把越来越小的孩子送进留学队伍中,也许是铁了心要他们在海外扎根了吧。
  撰稿|小 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说到出国留学,说到海外游子,不知为何,我总会想起这两首诗里的句子,虽然这两首诗都不是为留学而作。当父母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国外,当孩子背起行囊背井离乡,他们的心情是如诗中写的一样伤感,还是为了终于走出国门而欣喜若狂?像上海这样的都市,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孩子出国后又留下了多少寂寥的“空巢”家庭?这一切,似乎都无法阻止一波又一波的留学热潮。
  最早的留学热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从噩梦中苏醒的中国人开始了对出国留洋的渴望,当时任何海外关系都会被当作出国的希望。美国是第一选择。最先出国留学的是一批大学或者研究所的学者,他们中不少人一开始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久而久之就留在那边,转为学生攻读博士学位了,这多少有点非正常手段的留美使得他们这一代人大多成就有限。由于那时国人的经济收入与美国的消费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那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洗盘子打工挣学费的故事了。与此同时,公派留学生开始慢慢多起来,公派一般是要求回来报效祖国的,但更多人选择违反协议,留在美国或者从其他国家转至美国继续深造和工作。著名经理人唐骏的经历可以视作当时留学生的一个典型例子,他在1985年获得公派日本留学的机会,又在1990年趁赴美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滞留美国,开始他的留美生涯。
  到80年代末,公派留学生逐渐淡出,自费出国留学渐渐成为主流,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中国大陆的又一波留学热潮。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个重点高中里面,几乎2/3的学生都在读托福、考托福,准备出国。美国的考试遴选政策在普通市民看来相对公平,你不需要搞关系弄公派名额,也不需要很多钱来支付学费,只要你有才,考到足够的分数,就能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改变命运。那时的留学与今日不同,几乎没有家庭可以负担孩子高昂的学费,如果你申请不到全额奖学金,即使拿到一些大学的offer,也只能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许多人为了全奖只能放弃半奖的常青藤名校,到逊色一筹的大学就读。
  然而,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移民政策的收紧,赴美学生签证的拒签率开始大大提高,据说整个90年代平均在50%上下,但在90年代早中期可能更低一点。以笔者高中毕业的1993年为例,原先托福成绩580也能申请到学校并且获得签证,这时候基本上要过600分才有可能申请到全奖,而如果不是全奖,则都会被拒签,有时候连差一点的学校的全奖都会遭遇拒签。到后来,流传着的赴美留学门槛非常高——必须是名校的全奖才能保证不被拒签,美其名曰:美国需要最优秀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当年一个班级虽然有一半的同学在读托福,但最后赴考的不多,而留学成行的更是一个都没有。因为名校全奖不仅要求托福高分,更要求数理化成绩优异,如果有省市级或者全国竞赛奖项,才是最好的砝码。比如当年被哈佛录取拿到全奖的邵亦波(后来学成归来创立了易趣网)就是上海华师大二附中的高材生,曾多次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当年他的全奖赴美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不过,这毕竟是凤毛麟角,更多人留学梦碎,一些学生因为读英语考托福荒废了学业,却屡遭拒签,不得不调转头来复读高三课程,在国内上大学。
  然而,那些留学梦想并没有在这些人的心中熄灭,4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几乎都卷土重来,为出国读研而奋斗。90年代后期,赴美读研取代读本科成为主流,除了托福成绩,读研还需要考GRE(文科和理科)或者GMAT(商科),像复旦生化系这种国外科研条件明显占优势的科系,一届学生80%以上都出国了。另一方面,有些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一两年后也加入留学大潮,MBA学位就是这样从国外一路流行到国内的。
  也是在这个时期,除了美国,香港和加拿大成为另外两个海外留学重镇。香港回归以后,由于政策上的开放,它的高校优质师资和条件吸引了众多内地的本科生,除了读研,还出现了本科交流生的案例。加拿大则是以优惠的移民政策引来国人的注意,不少人移民以后选择继续留学深造,还有的以此为契机辗转到北美的另一地——美国。以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留学签证为例,1997年学生签证申请案1921个,获签率35%;1998年申请案3361个,获签率55%;1999年申请案9319个,获签率59%;2000年申请案12000多个,获签率59%。申请数和获签率都是逐年上升的。
  2000年以后,特别是9·11之后,美国又一次收紧移民政策。这也给了另外一些瞄准教育经济的国家以机会,欧洲英、法、德等国,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都加入了中国的留学市场。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优势在语言,中国学生的第一外语大多是英语,只是从考托福变为考雅思而已;德国的优势在于免学费政策;法国则申请相对容易,而且学费生活费也比较便宜……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和普通老百姓经济收入的改善,使得留学不再是少数尖子生才能实现的梦想。一些国家把教育当成一门生意,入学门槛较低,国内很多富裕的家庭,出钱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一批留学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只要支付一笔钱,学生就像流水线上的部件,被送往国外。很多国家的拒签率相当低,国外教育机构开始争夺中国生源。
  2005年前后,随着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进一步开放教育市场,签证变得相对容易。留学生趋于低龄化,很多学生从出国读研转为出国读大学,甚至出国读高中。资料显示,2010财政年度,美国在中国大陆签发学生签证(F-1)11.38万个,占全球的1/6,而且学生签证通过率高达85%以上。2009财年美国给中国大陆颁发了8.18万个学生签证,2008财年为5.63万个,2007财年签发了 5.15万个,又比2006财政年度增加40%。可见,中国正在掀起新一波留学美国的高潮。
  与这波出国热同步的是归国浪潮。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国外经济形势普遍疲软,就业率不高,因此学成回国成了留学生另一个选择。与最初一批留学生即使打零工也要留在国外不同,新一代的年轻学子更注重身份地位和生活质量,选择更多元,如果在国内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很多人都愿意回到故土,海归人数逐年增加。根据教育部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2010年,中国大陆出国留学人数约达190.54万人,共有63.22万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而到2009年为止海归人数还只有49.74万人,2008年为止是39万人,2007年为止31.97万人。
  海归人数的上升与这一代留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也有关系,有些孩子出国留学还要妈妈陪读的例子并不少见,吃苦、独立的意向比较弱。另一方面,出国留学获益很多,但也有损失,其中最大一点就是与父母亲人的分离,待到学成,留在海外的子女也很难担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令人心酸无奈啊,如果说选择留下是为了下一代,那么选择回归则更多体现为了上一代的亲情。
  如今,很多家长把越来越小的孩子送进留学队伍中,也许是铁了心要他们在海外扎根了吧。
新民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9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