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2|回复: 0

欧美部分学生毕业后先调整一年再就业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6-25 1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间隔的故事  年

  毕业了即失业是一件多么伤感的事情。为什么一毕业就找工作呢?日日按部就班,为什么不能给人生一点想象力?忙完了各式各样的考试,是该停下来给自己的生命做一个深呼吸了。在欧美,并非所有人都秉承这种毕业就工作的观念,他们中一些人会选择DIY的生活,在从学校到工作之间,给自己一个休息的间隔年(Gap Year)。

  去发展中国家支教,去做动物保护者、甚至靠洗盘子穷游世界……当然,这种洒脱不是吃喝玩乐逃避现实,而是一次对自我的探索,对外部世界的重新认识。

  趁着年轻,带自己去旅行吧。

  这是一个退一步让自己反思的时段,当人们自长期的压力和期望中抽离出来,才会去思考各种个人价值、目标和观点,获取生活所需经验。

  ——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威廉·费兹西门斯

  如果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就把所有赌注都压在安稳的生活上,那就会失去很多生活的意义和学习机会。

  ——心理学家约瑟夫·阿尔伯斯

  好好经营自己的间隔年,对年轻人未来就业有很大的帮助。这一年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向未来雇主展现自己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

  ——著名间隔年网站创办人汤姆·格里菲斯

  休息一下寻找人生目标

  “窝在校园里整天围着课本转,这种生活还得持续四年,我觉得自己并未做好准备。”美国高中生蒂姆称。他最近刚收到了密歇根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并未计划今年秋天就按时入学,而是向学校申请延迟入学时间。他参加了一个国际志愿者项目,前往泰国山村支教,然后当背包客“穷游”东南亚。

  “这就是我的‘间隔年’,用一年时间来让我找到学习和生活的目标,重拾对校园的兴趣并规划好这四年应该如何度过。”蒂姆称。

  “间隔年”这一概念在西方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很多年轻人在升入大学前或者大学毕业后,都会有一段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中有穷游世界的背包客,还有支教发展中国家的志愿者,抑或是打工挣学费的自食其力者。

  2011年美国150万大学本科新生中约有1.8万人选择了“间隔年”,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甚至推出了“间隔年”资助项目。除了入学的新生之外,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也会趁着间隔年“上山下乡、走南闯北”。哈佛大学2011年的毕业生中,高达14%的学生申请了美国支教队,前往国内一些较为落后的公立学校教书。

  “生活不是坐办公室”

  卡洛琳·克莱尔是哈佛大学政治系毕业生,她说,“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走出校园后就应该赚钱过舒适的生活,然而全球经济危机让我意识到,生活并非坐进办公室等发工资。面对9%的失业率,为何不花点时间做些真正热爱的事情,要知道生活教给我们的远比书本多。”

  正如克莱尔所言,间隔年并非吃喝玩乐逃避现实,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次机会开阔眼界、增强自身软实力。

  据欧美教育机构调查显示,同等条件下,参加过间隔年的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拥有更强动力。

  英国政府调查也表明,间隔年中做过志愿者的毕业生比直接进入社会的“菜鸟”更易找到理想工作且发展得更好。卡洛琳·克莱尔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被知名咨询公司录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间隔年中参加夏威夷有机农场项目,以及考取飞机驾照,和潜水教练的经历。

  “尽管‘间隔年’确实为我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但对我而言,我更看重的是这让我学会了独立、自由和个人成长。”卡洛琳称。

  一位澳大利亚大学生利用间隔年去看望非洲小朋友。

  去中国教书学四川话

  2007年,蒂莫西·丘特尔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毕业,随后他和女友艾莉一起在中国度过了“间隔年”。“竞争十分激烈,找工作的周期也很长,我们开始了自己的计划。”这计划便是来到中国感受“不同文化”。

  “要感受这种不同,最好的方法就是到中国住上一年。”丘特尔向记者表示。对于他们的决定,丘特尔的父母非常支持。“他们很高兴看到我们将去经历一些新鲜事物。但他们并没有为我们提供经费支持。”北京、大连、上海、广州、昆明……一年间,丘特尔和女友走过了中国30多个城市。“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多去一些地方。为了节约,我们坐过大巴、硬卧,甚至还买过站票。”

  穷游世界拿“博士学位”

  “你是否曾走出去探索这个世界、去了解你所不知的新鲜事、去认识你自己?父母给我这样一条建议——先完成学业,然后去旅行。”从2007年3月开始,美国人格雷·安德特花了3年时间走遍全球70个国家。“在对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了解方面,我相当于拿到了博士学位。”安德特称。

  在将租赁房屋的钥匙交出去后,他净身出户,一个相机、一部笔记本电脑、一个双肩包,安德特开始了环球之旅。

  作为一名背包客,安德特发现其实美国人不爱旅游。《纽约客》驻华记者欧逸文向记者介绍,“美国其实还是近些年才开始流行‘间隔年’,我个人感觉英国人对此更热衷。”数据显示,英国每年至少有多达20万的18岁至25岁之间的学生体验间隔年。 综合新京报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9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