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29|回复: 0

波兰人的底色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6-22 09: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于波兰人的描述不少,但总给我们一种比较遥远、模糊的感觉。而诗人的声音总是最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那让我们听听切斯拉夫·米沃什的诗吧。
    “儿子呀!朋友已经把你忘记,同学们谁都记不起你,未婚妻生下了孩子,她在夜里也不会想你,他们在华沙建起了纪念碑,可是却没刻上你的名字。只有母亲,她活着的时候,在惦记你……”
    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出生于立陶宛一个贵族家庭,当时立陶宛仍属于波兰版图。当地语言混杂,米沃什的家庭从16世纪起就说波兰语。因此尽管一生漂泊不定,并精通好几种语言,米沃什仍把波兰视为祖国,并坚持用波兰语写作。他曾说:“我是一个波兰诗人,不是立陶宛诗人。”
    波兰前总理马莱克·贝尔卡称米沃什为“伟大的波兰人”。贝尔卡评价米沃什道:“用他的心灵和笔,他给我们指路,解析现实,并敦促我们行善。”  
    基耶斯洛夫斯基1981年拍了电影《盲打误撞》:剧中韦德克母亲早逝,他在父亲的抚养下长大,并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入医学院,准备成为优秀的医生。一天,他接到了父亲故去的噩耗,觉得自己应该去寻找新的人生,便休学前往华沙。他奔跑着追赶开往华沙的火车,故事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可能。
    一、他赶上了火车,在车上认识了一位共产党官员,在对方的引导下他成为该党的一名积极分子。随后,韦德克遇见了初恋情人,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她是反政府人士的身份,导致了她的被捕。韦德克成了爱侣及其同仁眼中的告密者,这段爱情以悲剧收场。
    二、他没赶上火车,和车站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被关进了收容所。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反政府的神父,皈依了天主教,参与教会的地下活动。在教会组织,他和童年时代的玩伴重逢,并爱上了玩伴的姐姐。但印刷地下宣传品的据点被警方破获了,拥有钥匙的他受到怀疑,从此陷入困境。
    三、他没赶上火车,打消了去华沙的念头,规规矩矩地上学、毕业、就职,和一位女同学结婚。他对于政治和宗教全无兴趣,不参加任何一方活动。他的上司因儿子被捕,取消了前往海外短期工作的计划,请他代行。他告别妻儿踏上旅途,但乘坐的飞机在起飞后失事爆炸。  
    韦德克的三个结局都是困境,而他的三种选择按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言,是波兰人仅有的三条人生路。基耶斯洛夫斯基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是漠然,他用电影来关注着他的祖国波兰及波兰人的生存状况。其实,无论是波兰人乃至整个欧洲的人的生存状况,都比亚洲更阴暗更感伤,这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带来的结果,也是亚洲的未来。(周江林)
华夏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0 03: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