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0|回复: 1

我国公民缺少同情心的表现 ZT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5-9 07: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慈善理念的基石:最基本的同情心
2010年8月5日 17:43     来源: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我国慈善事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慈善事业从弱小、混乱逐渐向规范,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我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资源不到100亿元人民币,不到全国GDP的0.1%,而美国慈善公益团体掌控的资源高达美国GDP的8%-9%,慈善事业真正起到了社会关系调节器的作用。两者之所以存在较大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公民缺乏慈善理念。笔者认为,慈善理念的基石是最基本的同情心。我国公民对弱者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是导致慈善事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最基本的同情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疾病痛苦、身体残疾、生活困境甚至生命危机等缺乏应有的同情,它体现为对同类的最基本的怜悯。
  一、我国公民最基本的同情心缺乏的表现
  (一)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欺凌
  很多强势群体如有些富人常常把弱者和穷人的失败归为自身的劣根性所致,而忽视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因此,在实际行动中歧视他们,有的更为富不仁,把自己的财富积累建立在弱者的血汗甚至生命之上。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不胜枚举,一些开发商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黑社会强迫居民拆迁,甚至直接进行人身伤害。农民工讨薪挨打的现象屡见不鲜。最近,山西黑砖窑事件更令人发指,把弱者当成了牲口。这种种行为都显示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在他们的理念中,弱者成了他们积累财富的工具,从不管他们的死活,不把弱者当成自己的同类。强势群体对弱者人权姿意践踏,把弱者视如草芥,怎么可能会有救济他们的理念呢?而生活中仇富现象的产生更加加剧了两者的对立。事实上,中国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已经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之中,更使强势群体的慈善理念的基石,即最基本的同情心缺失。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导致对弱势群体的偏见和歧视,再发展到“憎贫掠贫”、恃强凌弱,而反过来弱势群体因为受到强势群体的歧视和欺凌,变成仇富和仇官,进而进行反抗,导致两个群体的对立,造成我国社会结构的紧张,从而使得慈善事业发展缓慢。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结果只能是“双输”,而政府也将因一些腐败官员的行为,如官商勾结和官黑勾结而失去公信力。目前我国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系大致可以用以下的图表示:


  (二)普通民众之间以及弱者之间以及两者之间的冷漠
  目前,我国出现了一种精英结盟的趋势和苗头[1],与此相反的是,普通民众之间以及弱势群体之间却出现了离心离德的现象,他们之间也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媒体经常报道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可以反映出这个问题。当有人落水时,很多人立即会围观,就是没人下水营救落水者。据报道,2007年7月9日下午,6人在黄河边游泳时发生不幸,两人溺水,其中一人被及时救起,另一人沉入水底。事件引起近千名群众围观,闻讯赶到的水上派出所民警叫来羊皮筏子下水营救,可是筏子客因费用问题几次放弃打捞。为了及时将溺水少年救起,4名好心市民冒着生命危险下水展开义务营救,可是没想到围观群众竟鼓掌起哄,嘲笑营救者[2]。有的农民工在讨薪时以跳楼等威胁时,围观者不是想办法救人,反而鼓励当事者往下跳,精明的小生意人还在下面卖望远镜。这些阳光下的罪恶确实反映出人们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和生命的消失之上。
  二、最基本同情心缺乏的原因
  (一)优秀文化的沦丧和价值体系的崩溃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一些人见利忘义,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不惜牺牲自己的良心和别人的生命为代价。生活中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商家违约行为司空见惯,传销的“杀熟”,有些官员昨天还是反腐明星今天却成了阶下囚,还有假账、假文凭……诸如此类,人们习以为常。在不知不觉中,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被侵蚀殆尽,人们之间的信任度不断下降,互相防范、互相敌视。
  (二)一些人对人们同情心的滥用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部分弱者对人们同情心的滥用,二是有些人故意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前者如故意编造悲惨身世或境遇,或者弄残身体甚至装残乞讨,还有一些强行乞讨、变相乞讨等等。后者如借防艾捞钱的NGO,以抚养孤儿办慈善组织为名敛财的“慈善家”[3],还有最近媒体报道的小娟独吞捐款事件和最美乡村女教师隐瞒捐款事件,另外,也包括一些侵吞或挪用灾民救济款的政府机关,贪污救济财物的村干部等。这样,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人们有了上当受骗感,而人们在多次受骗后,对所有的弱者都不信任,使得有些本来应该得到救助的人失去了获得救助的机会。虽然少数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人们不救助弱者的理由,但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人们很难区分谁是真正的弱者,只能表现出缺乏最基本的同情,把这种不满情绪宣泄到所有的弱者身上。
  (三)弱者的不良心态
  弱者不良心态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叫花子心态,一种是受害者心理。笔者认为,所谓叫花子心态就是以种种借口向别人寻求帮助,并且提出的要求常常超过了其生活需求的实际标准,远远超过了应该帮助的范围,不但表现出贪婪和自私,也表现出忘恩负义。从歌星丛飞帮助过的一些人身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存在一些不公现象,弱者还容易形成受害者心理。现在,许多人把自己的贫困和困境归因为外部,对社会腐败、分配不公非常不满,相对剥夺感严重,心理严重失衡,总认为自己是改革的受害者。现在社会上腐败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分配特别是初次分配还很不规范,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总会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社会对自己的补偿,认为社会本身就欠他的,别人对他的帮助也是应该的,甚至觉得补偿的还很不够,也就是说,常常把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
  (四)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观念
  目前,影响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缺乏同情心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所谓的“代价论”。认为我国要发展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只要经济得以发展,付出这样一些代价是合理的和正当的。这类体现强势群体文化霸权的话语为强者恃强凌弱,以及人们对弱者最基本权利的漠视提供了充分的“根据”。
  三、培养人们最基本同情心的途径
  (一)重塑人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我国有些人没有信仰(包括宗教信仰),这种现象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社会焦虑,人们急功近利,对不公现象容忍度极低;二是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信仰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对他人的权利保持尊重,对生命保持最基本的敬畏,树立穷人接受救助是穷人的权利,富人救助穷人是义务甚至是买平安的观念[4]。同时,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并充分发挥宗教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5]。当然,这就要求包括强势群体在内的社会上层在这方面起表率作用,成人对小孩起示范作用,而不是相反。因为人都具有赞同成功者和上层人的本性。在《国富论》和格拉斯大学教授的法学课程的讲义中,亚当.斯密都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由于富人财产和门第的优越,使穷人自然地服从于富人和大人物,这是人们服从公民政府的根源[6]。
  (二)重建人们的信任关系
  对慈善事业而言,保持最基本的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没有涂尔干所说的“契约的非契约性基础”,人们的同情心的培养将是十分困难的。社会运行除了依靠正式的契约,也依靠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信任等,而信任至关重要。比如,我们在菜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拿菜,买卖双方并没有任何正式的契约,这就要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卖者拿了钱不能说没拿,反之亦然。否则社会运行成本将十分高昂,甚至无法运行。人们具有最基本的同情心也要依赖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弱者是真正的弱者,而人们也相信他们困境的真实性,否则慈善事业无法开展。
  (三)规范慈善事业,防止同情心的滥用
  除了非正式的制度如风俗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等外,正式制度对公民慈善理念的基石―――最基本的同情心的培育也起着最后的屏障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滥用人们同情心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慈善事业的制度供给和规范慈善机构及其经费的管理。
  (聂洪辉 上饶师范学院社科部社会学讲师)  
    [1] 吴忠民.社会公正六题--防止中国社会天平的倾斜,东岳论丛,2004(2)。
  [2] 兰州晨报,2007年7月9日。
  [3]从“胡曼莉事件”观中国慈善业缺失,南方周末,2007年4月1日。
  [4] 徐新.追求公义――论犹太人的捐赠思想,福建论坛,2006(6).
  [5] 黄剑波.福利慈善、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论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参与需要与可能,广西民族研究,2005(4)。
  [6] 王楠.亚当.斯密的社会观:源于人性的自然秩序,社会学研究,2006(6).


发到此版块,因为这不仅仅是生活在中国的公民该知道,还有在意大利的华侨。
发表于 2012-5-12 06: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0 11: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