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46|回复: 0

中国企业对欧投资新趋势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4-25 12: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欧洲的技术与产业优势,中国的资金与市场优势,使得中欧双向投资日益成为双方经贸合作中的新亮点

  文/《瞭望》新闻周刊驻柏林记者郭洋

  驻斯德哥尔摩记者和苗刘一楠

  驻华沙记者高帆韩梅

  驻海牙记者潘治

  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赴欧洲寻找投资机会兴趣渐浓。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欧洲的技术与产业优势,中国的资金与市场优势,使得中欧双向投资日益成为双方经贸合作中的新亮点。最近,《瞭望》新闻周刊驻德国、波兰、瑞典和荷兰4国记者就中国企业赴欧投资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调查。

  德国:中国投资项目创纪录

  金融危机发生后,德国凭借强劲的经济增长、欧洲中心的区位优势以及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来投资。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首席行政官普法费尔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2011年,中国成为在德国新增直接投资项目最多的国家,投资项目达到创纪录的158个。

  德国工商总会外贸事务专家伊利亚·诺特纳格尔介绍说,2006年中国企业共收购德国企业6家,而到了2011年则迅速增至15家。德国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数字今年有望继续增长,10亿欧元的大型收购“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方面,德国人也意识到,处在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早已不再满足于生产廉价的低端产品,而是渴望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中国正努力延长产业价值链,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重要领域大步迈进,而其中不少恰恰是德国的强项,中德合作将是技术和市场紧密结合的样板。

  与此同时,在德国人看来,中国企业在德国收购所遭遇的阻力也越来越少,这与中国企业新的“行事方法”有关。目前,多数中国企业倾向用“合作”代替原先简单的“复制+粘贴”,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在被并购后仍能保持其独立性。

  此外,中国企业人士在谈判桌前的表现也越发成熟和专业,很多中国经理人不但英语流利,对收购程序也了如指掌。

  德国金属业工会负责人之一彼得·多纳特不久前对德国媒体表示,有些中国买家投资德国主要是看中了德国的技术,因此他们最终可能会将生产转移,但还有一些中国买家致力于集中精力在德国搞创新和研发,这将有助于德国强化其区位优势。

  当前,欧盟内部针对区外国家收购欧盟企业并无统一规定,各成员国政策自由度较大。法国、意大利等国规定相对严格,而荷兰、英国以及一些北欧国家对外国收购则一贯持开放态度。

  德国舆论认为,德国总理默克尔更倾向于把德国引向“开放国家”的行列。今年2月默克尔访问中国期间曾与中国企业家见面,为德国招商引资。

  事实上,不仅是德国联邦政府渴望中国投资,德国许多地方政府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和该州最大城市科隆已累计吸引了500多家中国企业落户,两个城市还竞相举办“中国年”等活动,以吸引中国企业的目光。

  不过,德国政府对中国企业投资也并非毫无保留,特别是在诸如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部门,不少德国政客公开表示不希望外国企业“插手”。此外,德国外贸法律还规定,当投资可能威胁到“公共秩序或国家安全”时,政府有权否决投资项目。这一相对“模糊”的法律表述,将给德国政府未来处理复杂并购活动留足谈判空间。

  波兰:启动“Go China”计划

  波兰是欧盟经济发展最快国家之一。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世界最具吸引力投资国”排行榜中,波兰排在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之后,列第六位。

  中国驻波兰商务参赞马长林说,波兰连续4年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贸易伙伴,是该地区首个与中国贸易额突破百亿美元的国家,是目前中国在欧盟内第9大贸易伙伴。2011年12月,波兰总统访华,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是首个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新入盟国家。这将进一步推动中波经贸关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2012年3月12日,波兰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帕夫拉克宣布正式启动“Go China”(走向中国)计划,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者,以及促进中小企业与中国合作。

  本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总体来讲,波兰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外国投资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对符合投资条件的企业给予优惠和减免税政策,以及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欧盟的资金资助。

  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局长斯瓦沃米尔·马伊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波兰非常重视吸引外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专门设立中波经济合作中心,其主要任务就是吸引中国企业在波直接投资。

  2010年,波兰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960亿欧元,其中98%来自欧洲和美国,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为2.5亿美元,约占0.l%。据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商务处统计,截至目前,波兰共有各类中资机构26家,中国员工380人,雇用当地员工2019名。中资企业按行业划分,有生产型、高科技、工程承包、商贸、航运服务、金融业等。

  瑞典:新能源领域机会多

  近5年来,瑞典和中国经济联系进入了活跃而密切的阶段,中国已成为瑞典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以前在瑞典的投资较少,大部分有中国背景的企业都是贸易公司或服务机构。近几年,中国公司对瑞典信息及通信科技领域投资上升,华为科技与中兴通讯(000063,股吧)已分别在瑞典设立了研发中心。随着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青年汽车集团与申请破产的萨博公司继续谈判,中国投资者在瑞典不断成长壮大。

  瑞典《每日新闻》援引牛津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琳达·岳的话说,中国的投资者对瑞典情有独钟,对瑞典在汽车、环境技术、金融等领域的战略性专有知识尤为看重。她指出,如果以投资项目数量计算,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欧洲国家,瑞典紧随其后,作为小经济体能有如此排名已经非常不错。除吉利和华为外,还将有更多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合作、结成战略联盟或成立企业的形式到瑞典投资。

  瑞典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走在世界前列,研发重点集中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环境无害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这四个方面。

  日前,旨在促进中瑞两国新能源科技合作的北欧新能源合作经济联合会在斯德哥尔摩正式成立,有望在中国投资者与瑞典新能源企业之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该联合会副会长帕特里克·尼尔松表示,许多瑞典企业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技术,而这正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需要的,新能源技术应成为中国企业今后投资瑞典的主要目标。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科技参赞章宁说,中国和瑞典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生物质能方面有很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南方实现冬季供热也可借鉴瑞典地热发展模式,以及引进其最新的成熟技术,这样不仅能实现减少对煤电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

  瑞典能源局商业发展部主管米卡埃尔·菲耶尔斯特伦近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瑞两国在对外投资和技术研发领域的互补或许是近期深化商业合作的契合点。

  瑞典在产业领域没有任何针对外资的限制政策,外资企业完全享受与瑞典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瑞典没有外汇管制,对汇出利润到其他国家、向境外企业付款或是支付各种费用也没有限制。不论设立新公司或是分公司,无需瑞典政府机构批准,只需在公司局注册办公室登记即可。

  瑞典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准位居世界前列。因此,中国企业进入瑞典市场,在创新力方面将面临挑战。

  荷兰:在欧投资第三大目的地

  荷兰经济发达,其港口、物流、农业等传统行业优势明显,新规划发展的农业食品、新能源等9大重点行业符合中国产业发展的方向。荷兰政府对华贸易态度积极,具有优惠的税收和招商条件,为中资企业进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中荷双边经贸发展迅速,年均增长在20%以上。2011年中荷双边贸易额达68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3%,荷兰连续9年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德国。

  中国驻荷使馆参赞吴明新介绍说,粗略估计,中荷双边贸易额中大约70%的比例是转口贸易。得益于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的优势地位,荷兰已经成为中国对欧贸易的桥头堡和门户。

  荷兰政府非常重视对华贸易。据吴明新介绍,荷兰经济部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2006年发布报告称,发展对华贸易,可以使荷兰增加2万~3.5万个就业岗位;并使荷兰每个家庭减少消费支出约350欧元。

  荷兰农业、经济和创新部高级官员雷内·瓦基耶对记者说:“根据投资项目数量排名,中国已经成为荷兰第二大投资来源国。”据他介绍,2011年共有193个外商投资项目落户荷兰。中国以29个项目成为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仅次于美国,超过韩国和日本。

  但就投资金额来说,荷兰在2011年吸引外国投资总额为14.7亿欧元,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4300万欧元。据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纪维德介绍,荷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第三大目的地。“第一是德国,有500家企业;第二是英国,有400家企业;第三是荷兰,有300家企业。荷兰虽小,但是吸引力很大。”

  除了港口、物流、水利发展较快之外,荷兰还有许多特色产业,尤其是作为农业大国,荷兰农业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有巨大吸引力。

  统计显示,2010年,荷兰的农业总产值达79亿欧元,其中52亿欧元来自观赏性园艺作物,4亿欧元来自营养性作物。在世界各国当中,荷兰农产品净出口额一直高居前三名,而且在农产品出口、土地生产率、农业设施等方面都居领先地位。

  虽然农业用地十分有限,但荷兰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出口国,在每年进入欧洲市场的约1800个新植物品种中,65%来自荷兰,荷兰种用马铃薯出口占世界市场的70%以上。

  2011年年初,荷兰在其行业发展规划中提出“9+l”概念。“9”意为结合荷兰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农业食品、新能源、物流、园艺、水利、化学、生命科学、创新科技以及创意产业等9个重点行业。“1”意为鼓励跨国公司在荷兰建立总部,以便更好地吸引国际资本。

来源:瞭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4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