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2|回复: 0

林洪亮:波兰诗人辛波丝卡的命运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2-8 01: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上周,诺奖得主、波兰诗人辛波丝卡逝世,世界文坛一片哀思,中国诗歌界同样如此。辛波丝卡既介入公共生活和社会现实,又退守内心,在1996年获得诺奖之后,引起中国读者的极大关注。在此我们约请辛波丝卡作品的译者林洪亮先生撰文纪念并详细介绍辛波丝卡的人生和创作,并思考这个“旧派女人”的命运。

  世界诗坛上的一颗巨星陨落了,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在睡梦中驾鹤西去,享年88岁。

  辛波丝卡的逝世在波兰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称赞女诗人“几十年来使波兰人感受到乐观主义和对美的力量与语词的作用的信任。”波兰总理图斯克则说:“她的诗歌具有书信的特点——我就是这样接受它的,而且每个人都能从中取得和找到自己的思想”。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1923年7月2日生于波兰波兹南省的布宁(现今库尔尼克),1931年全家迁居克拉科夫,二战期间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度过了她的豆蔻年华。1945-1948年在克拉科夫雅盖活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1945年3月,辛波丝卡在《波兰日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歌《我在寻找词语》。在当时是编辑,后成为她的第一任丈夫西当·符活德克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始从事诗歌创作。1952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我们为此而活着》。同年她加入波兰作家协会,并成为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1966年退党)。

  从1953年到1981年,辛波丝卡在《文化生活》周刊的诗歌部工作,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年轻的诗人。1954年她的第二部诗集《向自己提问题》问世,嗣后她相继出版了诗集《呼唤雪人》(1957)、《盐》(1962)、《一百种乐趣》(1967)、《任何情况》(1972)、《大数目》(1976)、《桥上的人们》(1985)、《结束与开始》(1993)。1996年获得诺奖,瑞典学院的颁奖词说:她通过精确的嘲讽将生物和历史活动展示在人类现实的片段中。她的作品对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适当距离,清楚地印证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由这样的观点出发,她的诗意往往展现出一种特色——形式上力求琢磨挑剔、视野上却又变化多端、开阔无垠。”

  作为诗人,辛波丝卡的每首诗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精雕细琢而成。在她的诗歌中找不到热情洋溢的自我宣泄和强烈奔放的感情色彩,而常常是舒缓从容、娓娓道来,语言朴素,思想深邃,有时还与其描写的对象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的作品数量并不算多,十二部薄薄的诗集,一共也就三百多首。但她的诗歌都令人难以忘怀,反复诵读沉醉其中。

  辛波丝卡的诗歌创作也像她同时代的许多波兰诗人一样,经历过不同主题、题材、技巧、意识的变化。在她创作的前十年中,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乐观上进的情绪占了诗歌的主导地位。1956年以后波兰的政治社会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女诗人的诗歌创作也发生了改变和发展。从1957年出版的《呼唤雪人》开始,辛波丝卡的诗风开始转变,她渐渐摆脱了政治诗的色彩而转向哲理诗的探求。在她的诗里出现了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对存在本身的思考,她后来的诗歌就是沿着这条轨迹不断拓展、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姿多彩,同时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

  辛波丝卡在诗中着力去表现人的生存环境和个人与历史的关系,探讨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她认为个人既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又为历史必然性所限制,常常会感到身不由已、无能为力,经受着愿望无法实现所带来的痛苦。因此她的诗歌会流露出一种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和悲观情绪,往往会忧心忡忡,发出悲观的询问。然而这种忧虑和追问又不乏幽然和讥讽的语调,呈现出诗人对生命和世界前景乐观的期望。正是这种乐观的内涵使她的诗歌能让人读后反复咀嚼,发人深省,这也正是她有别于其他悲观主义诗人的地方。

  谈及辛波丝卡的诗歌,就不能不提及她的为人。“诗言志”,“文如其人”。辛波丝卡的诗歌之所以写得如此格调高雅,含而不露,是和她的个人生活中从来不追求物质利益和名利地位,以及她所抱的清心寡欲,超然物外与人无争,酷爱宁静生活的态度分不开。她说她不是明星,无需去作广告来推销自己,她认为作家就是作品,作品就是作家。她也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中去朗读她的作品,她只希望喜欢她的读者能待在家里去静静地品味她的诗。她曾写过一首《墓志铭》,很能说明她的这种心境:

  在此长眠着一个旧派的女人,

  像个逗点,她是几首诗的作者。

  大地赐予她永久的安息,

  尽管她不属于任何文学派别。

  她的坟墓没有豪华的装饰,

  除了这首诗,牛蒡和猫头鹰。

  路人啊,请你从书包里拿出电脑,

  对辛波丝卡的命运沉思片刻。

  这首诗虽然带有自嘲的意味,却说出了她的处世心态。

  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她的名字就被介绍到了中国。1996年她获得诺奖的消息传来,中国掀起了一股辛波丝卡热,还出版了由旅居瑞典的傅正明撰写的研究专著《在波兰的废墟上》。如今,斯人已去,只留下我们在此沉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27 03: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