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9|回复: 0

被肖邦夜曲挽救的钢琴家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2-2 09: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布罗迪扮演斯皮尔曼



肖邦音乐的杰出阐释者亚努什



索尼发行的原声碟,编号:SK87739



这是斯皮尔曼本人弹奏的唱片
  2011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新作《杀戮之神》(Carnage)折桂呼声极高最终却是颗粒无收,黯然收场。时光倒流9年,2002年戛纳电影节上他的《钢琴家》(The Pianist)获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2003年又接连斩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第56届英国学院奖最佳影片;2003年在奥斯卡上连中三元: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2003年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风光无限。细想起来还真有点暗合他那大起大落的人生。

  《钢琴家》于2004年低调引进在中国公映,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享受到那些分账商业大片的待遇,因此公映前的宣传可以用悄无声息四个字来形容,但是公映后观众的反响和口碑正应了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

  对影片赞赏之余观众饶有兴趣地提出了如下问题:影片中那些动听的钢琴曲是谁的作品?主角的原型是谁?影片中那个救了钢琴家的德国军官真有其人?笔者手中恰好有两张CD可以基本解答这些问题——一张是《钢琴家》电影原声,另一张是钢琴家的原型、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本人演奏的原声。

  叶智广

  【第一篇章】 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

  电影《钢琴家》中的钢琴曲基本都是出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作品。电影原声中共收了11首曲目。

  第一至三首是夜曲分别为:升C小调(1830),E小调作品72之一,C小调作品48之一。第四、五首是叙事曲,第2号F大调作品38和第一号G小调作品23。第六首是华尔兹No.3A小调作品34之二。第七首是前奏曲E小调作品28之四。第八、九首是自然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作品22。

  以上曲目由波兰著名钢琴家亚努什·奥莱依尼查克钢琴演奏,管弦乐部分由波兰国家华沙爱乐乐团演奏。

  第十首《Moving to the Ghetto,Oct.31,1940》是唯一一首非钢琴曲,作曲是与波兰斯基经常合作的波兰电影配乐大师作曲家沃依切赫·基拉尔。

  第十一首是斯皮尔曼本人在1948年华沙录制的肖邦《玛祖卡,作品17之四》(Mazurka Op.17,No.4)。因为是历史录音,所以效果不是最好。

  1939年9月2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华沙广播电台的播音室里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正沉浸在演奏中,炸弹巨大的冲击波把他击倒在地,中断了演奏。纳粹德国入侵华沙了。这就是影片《钢琴家》开场一幕,他演奏的就是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

  夜曲nocturne自拉丁语NOX演变而来,罗马神话中的“司夜女神”诺克斯。19世纪的夜曲是旋律优美、富于诗意的抒情乐曲,类似无词歌,用以表达较为深沉的内涵,因而略带有忧郁的情绪,始创者为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他的夜曲还有天主教会的“夜祷”的含义。约翰·菲尔德一生创作了21首夜曲,肖邦一生也写了21首夜曲。肖邦把菲尔德“朴素的牧歌形态赋有宗教气息”的夜曲“展拓、提高融进戏剧气息、激情使之更为壮丽”。肖邦的乐迷都知道绝大部分唱片(包括那套RCA公司发行的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的肖邦全集11碟)都没有收录这首升C小调夜曲。这首曲子和C小调夜曲都是在肖邦的遗物手稿中发现的,所以这两首都没有作品编号。

  升C小调夜曲作于1830年。当时20岁的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毕业后赴法深造,途中得知11月华沙爆发反抗沙俄起义使他有种预感:再也回不了故国!事实也的确如此,直至他长眠巴黎拉雪兹公墓,再也没能回过魂牵梦萦的波兰。

  片中升C小调夜曲第二次奏响是在影片结尾。战后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重返华沙广播电台,他弹奏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这首升C小调夜曲。就像斯皮尔曼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的那样:“五年的时间,对于这首升C小调夜曲来说,似乎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止,它好像只是被稍稍地打扰了一下。”

  战争接近尾声,整个华沙被战火化为一片废墟,斯皮尔曼像鼹鼠一样躲在一幢尚未完全摧毁的房子里,就在这里奇迹发生了。他遇到了一名德国军官,得知他是名钢琴家时要他弹奏以证明,斯皮尔曼战战兢兢在一架严重走调的钢琴前坐下,一番凝神屏息之后一串音符在他指尖流出,军官慢慢地在一旁坐下……一曲终了,德国军官把随身携带的食物留下,直到战争结束前的几个月里,军官多次给斯皮尔曼带来面包和大衣,最后一次是在1944年12月12日跟钢琴家道别。这名军官的名字是维尔姆·霍森菲尔德,1952年死在俄国战俘营。影片中导演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在斯皮尔曼的回忆录中他为这名军官弹奏的是升C小调夜曲,影片中弹奏的是叙事曲第一号G小调作品23。

  在影片中,观众看到的钢琴演奏的特写镜头都是波兰钢琴家亚努什·奥莱依尼查克的手。在这张原声中他弹奏的钢琴是肖邦生前使用的普利耶尔(Pleyel)。肖邦特别喜欢普利耶尔钢琴那“如歌”的声音,这台钢琴一直伴随着肖邦直至去世。

  【第二篇章】 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

  说这张CD中的音乐是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生命不只是诗意的比喻。这位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将自己经历大屠杀奇迹般幸存的感悟融入在这张CD的音乐之中。

  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生于1911年,很早就在音乐方面显露了过人的天分,16岁便考进华沙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音乐学校,师从米查罗斯基学习钢琴,后入柏林艺术学院师从阿尔图·施纳贝尔和莱奥尼德·克罗采专攻钢琴,同时也向弗伦茨·施雷克学习作曲。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回到华沙在波兰广播电台担任钢琴师,很快成了著名钢琴家、古典和流行音乐作曲家。

  1945-1963年他担任波兰广播电台音乐总监。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几部交响乐作品和大约1000首歌曲,其中包括了一些儿童歌曲,也有为电台广播和电影配乐。他也以钢琴家的身份独奏演出,同时也和著名的小提琴家布罗尼斯拉夫、吉姆佩尔·罗曼、托腾伯格、拉达·哈恩黛尔、塔丢斯·伍隆斯基、亨里克·谢林等合作协奏。1963年他和吉姆佩尔·罗曼创建了华沙钢琴五重奏小组,在斯皮尔曼带领下举行世界巡演直至1986年。

  1939年9月23日德国入侵华沙,一颗炸弹落在波兰广播电台播音室,打断了他演奏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由此过早但是暂时地结束了斯皮尔曼的音乐事业。

  尽管战争的爆发必然会给他的生活带来改变,但是斯皮尔曼拒绝放弃他的音乐。

  他经历了1940年华沙犹太人隔离区的苦难写出了钢琴和管弦乐队的协奏曲。

  斯皮尔曼一次又一次地设法逃脱了被驱逐送进集中营的噩运。甚至当他和全家一起被塞进运牲畜的货车被驱逐到特雷布林卡集中营时,这位著名的钢琴家奇迹般地被挑选出留作苦役而逃离了死亡营。

  他逃离犹太隔离区潜往雅利安人居住区,在波兰抵抗战士朋友的帮助下度过了漫长的两年惊恐不安的藏匿岁月。在华沙起义后,他还继续藏身隐居于这个被战火摧毁废弃荒芜的“鬼城”。

  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他在藏身处被一名德国国防军军官维姆·霍森菲尔德发现,在他聆听了这位饥饿的钢琴家在藏身处的一架走调的钢琴上弹奏了肖邦升C小调夜曲之后救下了他。

  1945年斯皮尔曼重返波兰广播电台出任音乐总监,在六年前中断了他音乐生涯的地方,他百感交集打开了播音系统再一次弹奏起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

  1945年他开始撰写回忆录。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度过的每一段时光、交往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住过的每一个地方。这部回忆录于1946年出版,书名为《城市之死》,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19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读完第一章我已经知道《钢琴家》是我的下一部影片。”影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如是说,“《钢琴家》昭示了一种音乐的力量、爱的力量以及反抗一切罪恶的勇气。”

  这张CD见证了音乐的力量和一个人的生存意志,在艰难的藏匿岁月生存下来,没有文字回忆记录,只凭着他从一个酒吧到另一个酒吧演奏过的每一个音乐片段。

  这张CD收录了钢琴家本人演奏的11首曲目。第一、十一两首是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第一首是1980年的录音,第十一首是1948年的历史录音。第四首和第六首是他自己的作品:前者为钢琴和乐队的小协奏曲,后者为华尔兹变奏曲。其他分别是拉赫玛尼诺夫、舒曼、德彪西、阿尔贝尼兹、克莱斯勒、巴赫的钢琴作品,还有一首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作品17之四也就是影片中引用的这首录音。

  这张唱片由索尼公司发行,唱片编号:509764 2/5097642000。

东方早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1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