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23|回复: 0

欧美联手制裁伊朗:石油禁运 制裁银行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1-25 14: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欧盟官员商议制裁伊朗。
1月23日,行人走过伊朗德黑兰街道。新华社发
  欧洲联盟成员国外交部长2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决定,不再进口伊朗原油及石油产品,同时针对伊朗中央银行等机构出台一揽子经济制裁方案。作为回应,伊朗再次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另外,一名伊朗官员呼吁政府立即停止对欧盟的原油出口。美国财政部23日宣布,制裁伊朗国有商业银行德佳拉特银行。
  欧盟:还将限制伊朗武力
  持续数周艰难谈判后,欧盟27个成员在当天早间会议上达成一致,确定制裁伊朗石油产品的具体细则及时间表。
  制裁条款确认,欧盟成员不得再进口伊朗原油及石油产品。对现有合同,欧盟成员须在今年7月1日前完成交易。媒体解读,之所以留出半年多“时间差”,是为了让依赖伊朗石油的欧盟成员寻找新卖家,而非“缓期执行”对伊制裁。
  条款同时规定,冻结欧盟与伊朗中央银行及其他伊朗国营机构的一切交往,停止与制裁对象交易黄金等贵金属,停止钻石交易,停止向伊朗交付委托铸造和印制的金属货币和纸币。另外,对伊朗武装部队施加限制,具体细则稍后发布。
  “这是一项重要决定……强化了对伊朗的制裁。”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说,“制裁理所应当,因为伊朗持续违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并且拒绝就核计划重新启动实质性谈判。”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说,新一轮制裁旨在“对伊朗施加压力,我们试图催促伊朗认真考虑恢复对话……伊朗不仅应当恢复对话,更应当与我们讨论一些实质性议题……对话不是借口,而是机遇”。
  美国:圈定伊朗主要银行
  美国财政部23日宣布,制裁伊朗国有商业银行德佳拉特银行。至此,美方已把伊朗所有主要国有银行置于惩罚措施之下。
  美国官员说,德佳拉特银行受制裁会加大伊朗与其他国家互通贸易的难度,使伊朗更难以借助出口原油和天然气获得财政收入。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戴维·戈亨当天说:“在各国银行与伊朗断绝来往、伊朗货币高速贬值的时候,制裁德佳拉特银行的决定将打击伊朗所仅有、连接国际金融系统的通道。”
  德佳拉特银行是伊朗第三大银行。美国指认它资助伊朗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转移数千万美元资金帮助伊朗国家研发机构获得铀。截至23日,伊朗所有主要国有银行已受到美方“惩罚”。
  “今天对伊朗德佳拉特银行的制裁将加深伊朗的财政孤立,收紧它获得硬通货的渠道,进一步削弱伊朗为非法核计划筹措资金的能力。”戈亨没有公开制裁的具体细节。一名没有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说,制裁意在限制伊朗的出口。
  “我们的确期望伊朗的出口显著减少。”这名官员说,伊朗获得原油出口收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方面对欧盟决定反应强烈。伊朗法尔斯新闻社援引议会外交事务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库萨里的话报道,如果伊朗原油出口受影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仍是一个重要选项。
  “如果伊朗石油销售出现任何混乱,霍尔木兹海峡必须关闭。”库萨里说。宪法审议和起草专家会议成员阿里·法拉希安则向政府提出建议,立即停止原油出口。
  按路透社的说法,在伊朗国内,宪法审议和起草专家会议讲话有“分量”,而法拉希安则曾出任情报部长,算是资深政客。
  法拉希安认为,既然欧盟已经确定制裁方案,伊朗应当“主动出击”,切断对欧盟的一切原油输出,不给欧盟以寻找新买家的喘息机会,从而推高国际原油价格,打击欧洲经济。“最好的方案是由我们主动停止对欧洲的石油输出,赶在他们6个月后(7月1日)制裁生效以前”。
  法拉希安同样认为应当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凌朔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新闻分析
  制裁将致生灵涂炭
  近期伊朗核问题相关各方释出“降温”信号,海湾局势才稍有松动,然而欧盟一纸禁令,形势再度紧绷。国际舆论担心,此举会再一次打击伊朗与美欧国家本已脆弱的政治互信,令伊核问题的政治解决空间更为狭小。
  这一趋势再次表明,单边制裁、不断施压,甚至以武力相威胁,不仅无助于伊核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令地区局势更加紧张复杂。
  除了消极的政治、安全影响,对伊制裁在经济层面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欧盟对伊制裁禁令一出,国际原油市场立即产生波动。不难预见,伊核问题造成的海湾地区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重市场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心理预期。当前世界经济低迷,能源市场的动荡只能令经济复苏更为艰难。
  综观最近一段时间各方对伊朗核问题的表态,不难看出,国际社会在这一问题上至少有两点基本共识:其一,坚持中东地区无核化;其二,作为世界重要石油通道的霍尔木兹海峡应保持畅通。
  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经济制裁和武力干涉均会令被制裁国民生凋敝、生灵涂炭——从阿富汗、伊拉克、索马里到仍在经历动荡的西亚、北非,都有很多教训值得吸取。特别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一味强调制裁和对抗能起多大收效?其长远影响如何?这都需要相关国家深思、慎行。
  政治解决伊核危机,现在还有机会,需要认真把握。新华社记者 孙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6 1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