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2|回复: 1

“北京精神”正式发布: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11-3 09: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昨天,50名文明交通引导员代表放歌发布会现场。史春阳 摄

  北京市政府昨天向社会发布“北京精神”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正式成为“北京精神”表述语。短短8个字,高度浓缩着北京市民对这个城市忠诚的热爱。

  市委书记刘淇在践行北京精神发布会上号召,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以及每一位市民都要认真践行、大力弘扬“北京精神”,以“北京精神”来引领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凝聚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力量。

  “北京精神”表述语历时18个月的酝酿,由290余万首都市民踊跃参与投票选出。在反复研讨推敲以及集中民智、汇聚民意过程中,北京人对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形成强烈共识。

  其中,“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昨天,受市政府之邀,8位北京市民代表共同发布了“北京精神”表述语。他们是:奥运冠军邓亚萍、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薛天利、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孙茂芳、总政歌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戴玉强、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厉莉、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社区保洁员李高峰、中关村一小学生冯悦平。在《北京欢迎你》的激昂旋律中,8位市民代表共同推动拉杆式启动台,当“爱国、创新、包容、厚德”8个字跃然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全场掌声一片。

  专家表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必将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指引全市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加快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努力把北京建设成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北京精神是这样炼成的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很多国际大都市都有城市精神的表述语。为增强北京城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北京精神”提炼培育工作。

  去年5月以来,市委宣传部会同市社科院等有关部门邀请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哲学、历史、文学、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召开了7次研讨会,对提炼培育北京精神的时机、必要性和方法途径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从历史文化底蕴、城市功能定位、国际化视野等角度对北京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诠释,提出了30多条北京精神初步表述语。

  随后,北京精神提炼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又通过会议和书面形式反复征求各区县、各系统意见,进一步丰富了表述语内容,之后又组织专家学者对候选表述语进行认真梳理、推敲、修改,最后才确定5条候选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正大、包容、和谐、日新”、“纳百川、凝千载、践行首善”、“继古开今、尚德求新”、“包容与梦想”。

  9月16日,北京精神表述语公开征集。“北京精神”提炼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电话迅速成了热线,“每天接电话接到烫手”。数字显示了市民对北京精神的关注是如此强烈:短短10天,参与投票达到2929709人!

  为了能够亲自表达自己的意见,凌晨4点多,67岁的郭大爷就从平谷赶往北京市区,8点钟就来到了“北京精神”提炼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投上属于自己的一票。“送过来一趟妥当,这下就踏实了!”像郭大爷这样的市民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位,很多老年人怕截止日期前自己的选票邮寄不到,所以宁愿奔波也要亲自跑来递交选票。

  在八达岭长城上、在北京96中学的主题班会上、在和平里医院的座谈会上、在丰台区驻区部队的畅谈会上、在干部群众研讨会上、在非公企业座谈会上……人们讨论着北京精神,为北京精神投下自己郑重的一票。

  10天,参与投票市民达到2929709人,其中59.97%、1756938票投给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最终,按照市民投票情况和专家意见,以及向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征集意见后,北京精神表述语被确定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北京精神 城市之魂

  蔡辉

  一个人有面子,他会自我修饰,而一座城市要有面子,这需要每个市民的努力。因为一个人有人格,一座城市有市格,都需要小心呵护。

  城市精神,看似模糊,其实很具体。长期以来,人们以为精神是个体的专属品,这就忽略了一个事实:离开群体,个体难以独存。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隔绝起来,那么,长大后他不仅是个傻瓜,而且也没有独立人格。

  我们的礼貌,是习得的,我们的诚实,是习得的,我们的自尊,是习得的,我们的关爱与胸怀,也是习得的。所谓自我,其实就是一个向社会不断习得的过程,这说明,精神并不只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它与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关联。

  然而,寻找集体精神的道路并不平坦,它是几代先贤付出巨大努力而获取的真知。

  在古代中国,人与人之间关系松散,所谓“皇权不下县”,在多数时期,乡里社会完全依靠自治,很少使用集体、国家、民族这样的词汇。然而,在“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东方文明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为什么四千年文明教化,却抵挡不了物质力量的冲击?为什么天理昭然,强盗与鸦片却能堂而皇之地破门而入?为什么温柔醇厚,却成了世界的笑柄?

  面对挑战,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现代科技,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学习现代制度,再到“救救孩子”,即学习现代文化,我们终于明白了:现代化不仅仅是技术,更不仅仅是制度,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失去了自我的提升,则一切皆无抓手。

  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要从一盘散沙的个体,通过精神的黏合,变成一个整体,这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

  上世纪70年代,许多北京人住在大杂院里,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公厕,十分辛苦,环卫部门同意在院中给大家建公厕,可问题来了,放在谁家旁边,谁都不愿意:凭什么别人方便,我闻味儿?争来争去,始终没有解决方案,大家只好继续辛苦下去。

  今天,我们住进了高楼大厦,家家有了私用的卫生间,但类似的“公厕困境”依然存在,毕竟,高楼也需要人来建设,下水道也需要人来维护,污物也需要人来清理,在方便的背后,终需有人来承担。

  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我们都在为别人承担,别人也都在为我们承担。正是这份互相的承担,北京越来越美丽,我们每个人都从中获益,走在北京的街道上,享受着北京的种种便利,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北京精神的支撑。

  为它自豪,为它奉献,认同它的价值观,并为它明天的美好而共同努力。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就是北京精神,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灵魂。

北京晨报
发表于 2011-11-3 0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2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