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39|回复: 0

留学故事:讲述那些“寄人篱下”的感觉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5-8 18: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汪某机场刺母案目前尚未有下文,公众由此而发的对“留学热”的探讨和反思仍在继续。

  2011年4月1日,西方的愚人节,上海籍留日学生汪某在这一天开了一个让人痛心疾首的狠毒“玩笑”:因为在上海浦东机场向母亲顾某要钱不成,刚下飞机的他竟从随身携带的行李中拿出一把水果刀,在众目睽睽之下向母亲连捅9刀。经抢救,顾某已脱离生命危险,汪某被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尽管这是一宗极端的个案,但却引发了人们对留学生生存状况的关注。据了解,中国去年有25万多人出国留学,其中两成多是中小学生。深入了解留学生在海外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尤为重要。

  留学生调查(上)

  学生篇

  茂名姑娘陈寒今年19岁,去年夏天从茂名一中高中毕业后,她通过留学中介去了日本。她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与刺母的汪某相似,第一年在东京的语言学校学日语,然后着手考日本的大学。

  出国留学

  一个个看似轻易的决定

  陈寒的家境算不上富裕,父母的家教非常宽松。高一那年,陈寒对日本漫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就产生了高中毕业后赴日留学的念头。

  她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而是“偷偷”地用平日攒下的零花钱和压岁钱报了一个日语学习班,瞒着父母偷学日语,投入了不少精力。直到高三,她才把自己的留学计划告诉家人,陈寒“能言善辩”,仅仅花了一个晚上就说服了他们。

  高考并不考日语,陈寒的这个决定意味着她早早地远离了中国孩子的常规成长轨迹,某种意义上,她甚至已经无法反悔。高考前,她没怎么认真复习功课,最终的成绩也未过重点线。“即使过了(重点线),我也会去日本的。”陈寒赴日留学的想法很坚决。

  为了赴日留学,陈寒准备了2年时间,不可谓不周到;与她相比,不少低龄留学生的决定显得相当草率。“我高考没考好,与其在国内的二本大学混4年,还不如早点去国外留学,接受更先进的教育。”赴澳大利亚留学的小林在谈及当初出国的原因时说,“当时我与爸妈只讨论了一个小时,就下了这个决定,马上报了雅思培训班,第二年就出国了。”至于出国留学的开销和其他重要的须知事项,一家人当时并未讨论过,纯粹“摸着石头过河”。


  面对孤独

  须战胜“寄人篱下”的感觉

  19岁的广州女孩王立衡,是国内青少年文学界小有名气的“小作家”,曾任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兼广东省分会主席。小学时,她曾追随赴英留学的父亲在英国念过一年半小学;在广州二中和六中念完高一以后,她又独自踏上了留学英国的旅程。

  王立衡告诉本报记者,她就读于英格兰北部林肯郡的约翰雷格中学,全校共有两千六七百名学生,其中国际学生共约两百名,中国留学生有一百人左右。跟许多中国低龄留学生一样,王立衡寄住在一户当地的中产家庭。

  这所学校位于一个小镇,留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甚至非常无聊,吃喝玩乐比起中国差远了”。“什么东西都贵,所有吃的都难吃。”

  寄住当地家庭,除了练习英语等显而易见的好处外,也时常让中国留学生们产生“寄人篱下”的孤独感,逼迫他们尽快提高陌生环境下的交际能力。在国内,家人都围着他们转;而在异国的寄宿家庭,他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守规矩”。

  王立衡介绍说,有的寄宿家庭缺乏人情味,有的房东有洁癖,甚至会检查留学生房间的衣柜是否整洁,这让留学生感觉隐私受侵犯……在种种规矩的束缚下,留学生必须学会跟房东“谈判”。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得纠缠于这些家务琐事,这让王立衡感觉有心理压力。

  譬如寄宿费,费用标准是由学校与各个寄宿家庭统一约定的(每周95英镑,约合1000元人民币),一周一缴。当地有项规则:假若学生连续七天不住在家里,则应免除相应的寄宿费。有一次,王立衡和几个同学利用假期去苏格兰旅行,往返共六天,大家都向房东提出能否通融地减免寄宿费,结果却各不相同。

  有的房东客气地答应了;而王立衡的房东一听她提出这项要求,立马找出了协议,用严厉的口吻对她说:“你看,白纸黑字写着,只要你住了一天,就必须缴纳一周的生活费。”

  “这句‘白纸黑字’让我觉得很委屈,我感觉她完全没有把我当成朋友,我们之间似乎只是住客和房东的关系,我住的不是家庭,而是‘旅馆’。她一直很计较钱,比如要求每周的某一天住宿费必须到账,迟一天就要被她叫到面前‘谈话’,仿佛我是个赖账的人。”房东让王立衡产生了“寄人篱下”的孤独感,与此同时,也拓宽了她的胸襟。

  “在饭桌上,我会主动找话题跟房东夫妇交谈,尽力营造好的气氛,他们也愿意跟我谈。除此以外,我们平时就很少碰面。我对房东特别客气,如果发生矛盾,基本上都是我妥协,毕竟住在人家家里,关系搞不好对我很不利。”王立衡笑着说。


  朋友圈子

  并非都是“富二代”

  在采访中,不少受访的留学生都表示,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朋友圈子以华人为主,谈恋爱也基本上只找华人。

  “很多华人同学初中、高中阶段就来澳大利亚留学了,可是毕竟和当地人的文化、兴趣都不一样,大家还是习惯跟华人相处,平时一起外出打工、吃饭。澳大利亚人喜欢去酒吧搞派对,但我很难喜欢这些。”陆文然说,他今年20岁,老家重庆,2009年7月高中毕业后去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

  王立衡说,英国是个外国人众多的多元化国家,英国的老师和同学都早已习惯了留学生的到来,但中国留学生与英国同学的交往一般都不会太深。“首先是语言障碍,不管出国前雅思考得多好,出国后考试成绩有几个A+,都无法确保可以融入英国同学的圈子。即使英语很好,也可能交流不了。”王立衡认为。

  王立衡提到的问题,也是诸多中国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原因,他们希望孩子能有尽量长的时间去融入当地的文化。王立衡认识几位十岁出头就被父母送去留学的孩子,他们就读于英国最高级的学校“公学”(譬如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这类贵族式的学校收费昂贵,但相应的教育水准也极高。几年下来,他们能说一口地道的英语,不带任何中国口音,几乎完全融入了英国的文化。

  近年来,关于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在发达国家不务学业、游手好闲的报道从未断过,而据王立衡观察,这只是局部现象,并不能因此而“一棍子打死”整个留学生群体。她说,中国赴英留学生有不同的圈子:

  第一类被称为“奢侈圈”,他们无心向学、生活紊乱,终日痴迷于名牌服饰、奔波于影院食店。这类留学生集中于伦敦等大都市,在王立衡所在的“无聊”的小城市,即便留学生们主观上有这方面的意愿,客观条件也不具备。她认为,“缺乏诱惑”的环境给她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环境。

  第二类是“学术圈”,这类人在低龄留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因为有在英国考大学的压力,他们每天为学习而忙碌,成绩都还不错,作为努力的回报,考上的大学基本上也都不差。

  第三类是“大神圈”,他们学习成绩好,英语特别溜,而且最爱跟英国同学一起搞课外活动,最终考取的都是牛津、剑桥等顶级名校。留学生们把他们视为偶像,戏称为“大神”。


  留学日本

  不打工是可耻的事

  贾庆生早在1998年赴日本留学,目前是广州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启德教育”日本项目部的负责人。他在媒体上看到汪某刺母的新闻后感觉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一个赴日留学生,供他留学的母亲月收入只有7000元,他却可以连续5年不打工。要知道,在很多留学生眼里,不打工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

  “不打工,这个留学生也就缺失了一种社会教育。日本本国学生也都要出去打零工——日本的文化就是这样的。”

  贾庆生表示,他认识的留学生中,90%以上都在打零工。按他估算,留学生即使打工不算太勤奋,一个月下来也能赚到10万日元(约合8000元人民币),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留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

  贾庆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到日本后先上语言学校,每年花费12万~15万元人民币;上普通大学,每年花费15万~18万元人民币,如果要上早稻田大学这类私立名校,花费更多。如果留学生坚持课外打工的话,一年可赚八九万元人民币,能帮家里减轻不小的经济负担。”

  但并非所有的留学生都会外出打工。王立衡说,在英国,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并不多,因为这势必会分散留学生相当部分的精力;对自费留学的同学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外出打工得不偿失。

  2年前王立衡到英国时,约翰雷格中学的年学费是五千英镑,今年新入学的学生年学费将升至一万一千英镑,寄宿费、生活费都跟着涨。

  那些课余打工的中国留学生一般在中国餐厅接听外卖电话或送餐,工作时间比较长,得从下午五时一直忙到晚上十一、十二时。

  对于留学生打工的问题,王立衡的父亲王晓华很有发言权,他是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广信律师事务所的主任。2001年,40岁的王晓华为了拓宽视野,自费远赴英国留学。在那里,他遭遇了一件让他很生气的事情。

  那段时期,中国留学生圈子里存在“假读书、真打工”的情况。在英国,劳动报酬必须通过银行转账,英国政府从2003年1月开始使出了“狠招”:下令所有银行对就读英国语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一律不开设账户——只针对中国留学生。由此一来,那些初到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便失去了应聘打工的机会。

  这道带有歧视性的“禁卡令”给当时的中国留学生带来了诸多麻烦,没有了银行账号,他们只能随身携带大笔现金,现金被盗情况时有发生。直到2年后,这道禁令才被取消。

  学成归国后,王晓华向广东省政协递交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建议,他认为,全社会都应关心留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中国政府应向日韩学习,通过使馆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和帮助,并出台规章,对这个群体加以管理。

来源: 广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6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