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44|回复: 0

北京中轴线偏移之谜:并非正南正北 指向元上都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5-4 11: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子午线中轴线





不久前,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将中轴线历史建筑群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申遗工作,使得中轴线文化再一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提到北京中轴线,一位叫夔中羽的老学者曾在七八年前曝过一场“公案”,但对其中细节,知道的读者并不多

  皇帝龙椅不能歪,中轴线原本应该沿着子午线指向正南正北

  如果要问,北京中轴线的方位指向是什么?你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正南正北呗。

  的确,你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

  现存的北京中轴线,是当年建造元大都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后来历经明清两代都城未曾改变。当年的元朝重臣刘秉忠在规划设计元大都时,首先就确定了中轴线的位置,那就是今天的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神武门、地安门鼓楼、钟楼正门的门缝连接线。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中正”的观点一直贯穿其中。更何况,这条中轴线非同小可,故宫就是以此中轴线的位置次第铺展建造的。换句话说,元、明、清三代历朝皇帝的龙椅就摆在这条中轴线上。如果中轴线的指向不是正南正北,岂不是说,皇帝的龙椅都坐歪了吗?

  还有一条依据可以支持你的判断。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一次施工中,曾在中轴线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挖出一只石鼠和一匹石马。在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中,子为鼠,午为马,这也就暗示着中轴线实际就是沿着子午线的方向。

  这里我们要稍微做一点科普了。什么是子午线呢?用现代科学的术语来讲,子午线就是地球的经线,是代表一个地方正南正北的方向。中国古代没有经纬度的说法,只是将周天分成十二份,用十二个地支来代表。正北方用“子”来代表;正南方用“午”来代表。不管站在什么地方,凡是由正北到正南的中正线都称子午线。因为古代建房乃至建造皇宫署衙多为坐北朝南,所以风水术语上便叫做子山午向。

  所以,恭喜你,你认为中轴线的指向是正南正北应该是正确的。

  为设计航拍中轴线建筑的飞行路线,发现中轴线有点向左歪

  但是,有一个叫夔中羽的老先生,却在七八年前发现事情有点儿不太对劲儿。

  夔中羽的姓很特别,记者也是查字典才确定了它的读音,念“奎”。他今年已经73岁了。这位老先生不简单,退休前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两弹一星”工程中都做出过贡献。

  2004年的时候,夔中羽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拿了巨幅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和《北京航空影像图》仔细观察。后来他回忆说,当他的目光沿着中轴线一路北上时,“不知不觉地,脑袋有点儿向左歪。”

  对于有着多年丰富测量工作经验的夔中羽来说,这一点偏离逃不过他的眼睛。他说,“因为卫星和航空影像图都是严格按照测绘精确的经纬地理坐标绘制的,中轴线却与子午线有偏离,很难相信这是由于绘图的误差造成的。”

  在多年科研工作中养成了严谨作风的夔中羽特意找到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那位负责人告诉夔中羽,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规划部门在测量中就发现了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实。由于偏离得不太多,一般市民根本感觉不出来,这个事儿也没有对外说。

  但是夔中羽是个爱“较真儿”的人,他把这个事儿放在了心上,总想把其中缘故弄个明白。

  为“立竿见影”试验,也证明中轴线和子午线有2度十几分夹角

  夔中羽说,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要发现中轴线偏移的事儿也不是很困难。您可以买一张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北京交通游览图》。图的上、下边线是纬线。您把地图上、下边对齐,左右折一下,折线要通过永定门桥,再把地图展开。或者,您用一个大一些的三角板,通过永定门桥,画一条垂直于上、下边线的直线。这条折痕线或这条直线将是永定门桥的经线,也叫子午线。这时您会发现,北京中轴线与子午线不重合,而是偏西北方向。

  会不会是地图不准确呢?夔中羽说,不会。因为《北京交通游览图》是根据北京实测地图编制的,也有很高的精度。

  夔中羽找来了大比例尺北京地形图。在地图上选择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南端永定门桥、北端钟楼和中间的地安门十字路口中心等几个点,进行量测。经地图上量测作业得知:地安门在永定门北6000多米,钟楼在永定门北7000多米;地安门向西偏离永定门子午线200多米,钟楼向西偏离永定门子午线近300米。因此,北京中轴线与子午线的夹角为2度十几分。

  光是地图上测量毕竟是二手资料,也许说服力还不够。夔中羽特意在永定门城楼下向北的甬路上,做了一次“立竿见影”试验。

  他们在甬路中央设立了一根2米长的杆子。由杆子的下面,延甬路中心线向北,粘上一条长6米的黑胶带,代表中轴线的指向。当太阳经过永定门上中天时,杆子的影子就是永定门子午线。而太阳经过上中天的时间,是在电台播出“北京时间中午12点”的时号上,加上当地时差和当日时差改正后得到的。当然,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天文地理上的专业问题,如时区、真太阳时、平太阳时等等,我们不必深究,只需了解这个结果就可以了。

  结果是,子午线影子与中轴线黑胶带之间确实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也是2度十几分!

  早在唐代中国人就会准确测量子午线,技术误差几乎不可能

  中轴线和子午线为什么逆时针偏移了两度十几分之多?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夔中羽还特意研究起了北京建城史。

  北京内城西城墙和东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西直门-阜成门-复兴门一线是西城墙;东直门-朝阳门-建国门一线是东城墙。东、西两城墙均不是正南正北,均与北京中轴线平行。因此可以判定,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元朝建元大都时铸成。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明朝将城南移,但中轴线方向未动;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担任元大都“监筑”之职的是忽必烈的重臣刘秉忠。一般认为,元代中轴线是由刘和他的学生郭守敬二人主持兴建的,二人皆为河北邢台人。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到1285年完成,总共用了18年时间。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否因为700多年前年测量技术水平不高,将子午线测偏了?

  夔中羽说,这不可能。如果你没听说过刘秉忠,你至少该听说过郭守敬,他们可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天文、数学和大地测量家。早在中国唐代,就有著名学者一行大师,为测量纬线长度而在河南很准确地测量了四个点的子午线。在河南考古复原的宋代皇城里,笔直的中轴线完全符合子午线。而同样由刘秉忠主持修建的元上都,完全符合正南正北走向。上都建成后,大都晚了好几年才开始修建,还是由那个刘秉忠监筑,却将大都的中轴线测算偏离了子午线2度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还有人提出这样的假设,北京中轴线由建成至今已经700多年,是否在这700多年中,地球自然状态变化,比如岁差、级移、磁偏等等,引起了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

  天文学家对此也给出了回答:不会的。地轴的变化极其微小,短短700多年时间更不会有2-3度的变化。退一万步说有变化,地球是个整体,为什么大都的中轴线偏离了,相隔仅270多公里的上都中轴线却没变化呢?

  是惊人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中轴线指向忽必烈发迹老家元上都!

  如果不是测算错误、地理变化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会不会是建造者有意为之? 
来源:《北京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6 15: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