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1|回复: 1

喜欢法国不是因为享受民主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12-1 07: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从古希腊民主起,历经罗马共和时代以及今天的西方民主,虽形态不同,但有一个共性:建立在对其它族群的剥削和压榨之上。一旦这种压榨丧失,制度立即崩溃,所以,当胡主席访问法国时,法国《世界报》这样评论:西方为了拯救自己的民主,需要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金钱,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许多朋友对我对民主的批判怀有疑问:民主难道就没有优点吗?那么为什么法国能吸引你不归国?

确实,就我个人而言,法国有许多地方吸引着我,但是否就可以归为民主,却值得商榷。

第一,我喜欢法国的人少。人少,则安静,生活则不紧张,比如乘地铁,不挤。每次回国,看到无穷的人流,总感到头大。可是人少,和民主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我喜欢法国的气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法国的纬度和东北相近,但却由于墨西哥暖流经过,冬天便十分舒适,这大概也和民主无关吧。

第三,我虽是山东人,但却不喜喝酒。但在山东酒文化之浓烈,往往令人承受不起。法国的酒文化颇类似于中国南方,喝酒随意,自斟自饮,令我大感轻松,这应该也和民主扯不上边吧。

第四,我肠胃不好,在中国时经常闹肚子,看过中医,说是这虚哪虚,吃过药,似乎都浪费掉了。来到法国后,自来水都可以直接喝,饮食很安全。后来才知道,整个西欧,只有西班牙的自来水不能直接喝。后来,去了台湾、香港,才知道它们的水也不能直接喝。想想,这应该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吧。

还有,法国的环境保护好,天总是蓝蓝的。后来知道加工制造业大都搬走了,搬到发展中国家去了。当然,法国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制订严格的环境保护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现在哪个国家不重视环保?只不过能力有大小罢了。如果环保搞好了,就是民主国家,这未免太不靠谱。更何况,几十年前,西欧的环保并不好,英国伦敦,法国的塞纳河、德国的莱茵河,都污染很严重啊。

除此之外,你想再让我找出法国吸引人的地方,我还真找不出来。不过对于孩子来说,这里是天堂。每周上四天课,这四天还包括体育、音乐、美术、外出参观等等。你很难想象孩子到底每天能学多长时间。对了,还差点忘了,还有老师们的罢工。我看过法国的报纸,理念是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好的学习成绩。不过这种天堂,中国的家长往往不太适应,还要加小灶。

有人或许会问,法国有强拆吗?有城管吗?有钓鱼执法吗?有N次跳吗?有官二代吗?答案则是:当然有。法国五、六十年代经济起飞时,强拆曾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法国经济起飞期过后,强拆才逐渐减少。到现在由于建设项目几乎为零,强拆已成为极为偶然的事件了;在巴黎许多景点,有众多社会低层群体从事街头叫买,一见到警车远远驶来,也是望风而逃;至于钓鱼执法,更为普遍,经常有税务人员冒充一般食客使用现金就餐,过后再来检查这一笔收入是否入账。当然不仅法国,美国也一样,上个月,两名中国公民在从事商业活动时落入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钓鱼陷阱,在匈牙利遭逮捕。并将被引渡到美国。

法国电信是巨无霸,其收入也是不菲。不料18个月连续发生23人自杀事件,震动法国。至于官场裙带,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只不过有一层选举的遮羞布。当然,有时即使通过选举,百姓也不买账,因为他们知道通过选举也改变不了裙带的实质。

有趣的是,所有这些发生在中国的事件,会被自由派别当作质疑现行制度的理由,而在法国则只是具体部门的责任。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非常值得大家反思。

有人或许会问,你们不是可以享受民主嘛,像选举啊,言论自由,游行啊。这恐怕是中国朋友最大的误解。在法国的华人,极少有人去投票。原因有三:一不是法籍,没有投票权。二是人数太少,投了也没有用,也没有政治人物到华人社区去拉票。三是海外华人谋生的压力大,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从事政治。投票还简单了,如果参选,没有钱哪行啊,这个民主政治就是金钱政治,不亲眼见到,哪认得清啊。

至于言论自由,中国人在法国倒是能享受百分之一万的自由——只要你用中文写,只要是中文书,反正没有法国人能看得懂。都说中国的网站要翻墙,我就不太明白,我在国内的时候什么都知道啊。后来也才恍然大悟:中国原来和法国一样,只要是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俄文的,随便看。

不过中国人要想用法文写文章发表,就极难了。一是中国人的法语水平怎么也不可能达到法国人的水平。二是这里面有政治正确,许多事是不能说,不能碰的。法国人浸润其间,早已成为本能,外国人哪能这么门清?就是总部设在巴黎的“记者无疆界”,也认为法国是欧洲言论最不自由的地方。

还有朋友问,法国至少不腐败吧。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法国既腐败也不腐败。法国的高层腐败,下级反而廉洁,这和法国政府反腐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有关。毕竟苍蝇整天和老百姓打交道,苍蝇打没了,自然觉得很廉洁。高层腐败老百姓既无法知道(除非有意外情况),更无从感知,所以自然认为自己国家很廉洁。

其实,法国有上述优点,对于中国人本来已经足够了,但为什么中国人对法国却大多持反感态度呢?从政治的角度讲,法国尽管自己问题多多,但却好对中国不公正地说三道四,特别是在达赖一事上大大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当然,这些事情毕竟是一时的,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则是中国人对法国不认同的主要原因。(下一页:留学生和华商在法的痛苦经历)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在法国的留学生,一位是我在法国经商的朋友。

每年十月都是留学生更换居留的时间,也往往是留学生一年中最痛苦的时期,以下是今年一位留学生的讲述。

10月12日,星期二。今天是法国大罢工第一天,我早上5点40起来,穿上羽绒服和毛裤,步行走到警察局排队。到了后,人已经不少。在寒风中一等就是三个小时(如果想知道什么滋味和感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凌晨起来体验一下)。8点45,开始放号。但告诉我们,由于罢工,今天的号只有平常的一半,我前面还十几个人的时候,号没有了,三个小时就白等了。

13日调整了一下,14日早上5点20就起来了,仍然步行去排队。虽然早起了二十分钟,人依然不少。感觉今天比前天更冷,手都伸不出来。漫长的三个小时终于过去了,排到我,才被通知今天是星期四,只办理持有短期居留的申请者。忍不住怒从心头起,恨恨地骂了一句:什么狗屁制度。

连续两次排队的煎熬,真感到有些吃不消,等到19日才再去排队。这一次我5点就起来了。走到警察局,意外发现排第一的竟然是两位中国留学生,不由好奇问道:“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排上了第一?”他们的回答立即令我目瞪口呆:昨天晚上十一点,就在这睡的。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再问:“哪后来还有人来吗?”“有啊,凌晨一点来的。”我这才注意到排在他们后面的一位正盖着被子大睡呢。那两位同学继续说:大前天,还有晚上八点就来排队的呢。快到七点的时候,居然下起小雨,我没有带伞,更不敢离开,只能把头缩起来,忍着。

三个多小时过后,才知道又发生变化了。所有的学生单独排队,只办理约会,有事想出境办理短期居留的停办,顿时又是骂声一片。这就是法这就是法国!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同时用法语表达着不满。

我们可以设身处境地想想,当你站立在寒冷的秋夜,连番苦熬,你怎么可能对这样的国家产生认同感?怎么认同它的制度?

大家或许奇怪,为什么一向以人权标榜的法国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相关部门不知道吗?绝非如此,此种景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上演。但之所以得不到解决,关键是这些人没有投票权,久没有人去关注你的苦乐。当然,他们可以组织起来游行,可是谁有时间和财力去组织这样的事情?

在民主国家生活越久,越会发现民主实是多数人的暴政。少数族群的利益要么被漠视,要么被侵害。法国禁止伊斯兰妇女出门佩带传统罩袍、驱逐罗姆人、以刑事犯罪为由剥夺加入法籍的外国移民的国籍,全是如此。

第二个例子,是一位已经生活在法国近三十年的朋友,以下直接引自他的博客:

今天中午12点,刚刚出门找饭吃,看见旁边商业中心的大铁门紧闭。一问,据说是中学生在游行路过,商业中心怕发生打砸抢,预防性提前临时关闭。半个小时后,等学生过完了,再重开。巴黎的高速和普通地铁,也几乎是天天都有临时中断,理由大多是收到一个可疑威胁电话,或是看到一个无主的可疑包裹被遗留在地铁站台上。用什么来形容他们的精神状态呢?我想到的只能是:惊弓之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

这才是法国民主真实的状态,也是中国自由派从书上看不到的真实民主。我来到法国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解决了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个困惑:为什么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伟人来到法国没有成为民主主义者反而成为共产主义者。当年他们在中国陷于历史谷底尚不能认同西方的民主,更何况新中国后的一代人?这也是为什么我抛弃了过去的信仰,走到了自由主义者的反面。

最后,从古希腊民主起,历经罗马共和时代以及今天的西方民主,它们形态不同,但有一个共性:这种制度都是建立在对其它族群的剥削和压榨之上。希腊是自由民对奴隶的压榨,罗马是对征服地区以及奴隶的压榨,西方则是对全球殖民地的压榨。五百年来,三千万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资源丰富的南北美洲大陆被占领,五千万黑奴作为无偿劳动力被贩卖到美洲。

正是由于这些压榨,才使得这种制度得以维持。一旦这种压榨丧失,制度立即崩溃,古希腊如此,罗马帝国也如此,现在又轮到西方。所以,当胡主席访问法国时,法国《世界报》这样评论:西方为了拯救自己的民主,需要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金钱,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现在一个经济危机,就已经令不少华人返国,如果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中国人恐怕都要弃之而去。不仅中国人如此,其它国家的外来移民也肯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为应对这次经济危机,西方各国纷纷推出紧缩计划,总体特点是“减少福利、增加劳动时间”,因为过去靠外部压榨维持现行体制的方式已经不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当各国面对民众的强烈反对却仍然一意孤行、毫不妥协,再也不维系“民主”的招牌。

来源:欧洲时报 作者:宋鲁郑
发表于 2010-12-1 19: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ting you yi si 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3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