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70|回复: 0

德国东西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东西差距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10-5 10: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两德统一近二十载,德国东西部差距正在缩小,却并未弥平。二十年来,德国政府持续通过税收补贴、产业转移等支援东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东西部经济社会差距已经大为收窄。但与统一前的高期望相比,不少人仍难免失望。东部各州增长乏力、高失业率、人口外迁等问题持续未解,东西平衡能否最终实现受到质疑。近年来东部各州也在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太阳能、微电子、生物科技等一批朝阳产业蓬勃兴起,一条跨越式崛起之路初现端倪。

东德小城变迁

驾车从柏林出城向南,便驶上纵贯德国东部各州的9号高速公路,直达南部慕尼黑。双向六车道为两德统一后新修筑,路面宽阔车辆却还少,也少有限速标志,成为了开飞车者的天堂。如果从12号出口下高速,就进入了东德小城比特费尔德-沃尔芬(Bitterfeld-Wolfen,以下简称比沃市)。

小城人口不足4万,穆尔德河(Mulde)穿城而过,紧邻的哥茨彻湖(Goltzschesee)碧水悠悠,芳草古树间仿佛置身于森林公园。紧邻高速路,在绿树掩映中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洁净的现代厂房,这便是全球第二大太阳能板生产商Q-Cell。这家2001年才开始投产的公司,员工从当年的19人到今天已经超过2000人,并于2005年在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

公司蓬勃发展的势头也让比沃市女市长彼得拉·伍斯特相当自豪。伍斯特市长介绍说,由于缺少就业岗位,过去20年城市的人口已经流失了44%。人口的大幅减少,也让比特费尔德和沃尔芬两座紧邻的小城最终决定合并,2007年两个城市的行政机关合二为一。而如今的碧水蓝天更是来之不易,20年前这里还有一个让女市长难以启齿的绰号——“欧洲最肮脏的城市”。

这一绰号却是源于小城曾经辉煌的历史。早在上世纪初这里就是德国著名的化工业重镇,当时的德国两大化工企业法本和爱克发都源于此。这里更是世界胶卷的发祥地,早在二战前第一张黑白相片、第一张彩色相片都在这儿诞生。1945年小城被美军占领,彩色胶卷专利被美军没收后移交给柯达公司,随后苏联接管工厂又将大部分设备运往本国。民主德国(东德)成立后这里继续生产胶卷,其OWRO品牌至今被许多业内人士所钟爱。

截至两德统一时,常年的化工业和胶卷生产,已经让这里的河流和湖泊变黑变臭,土地同样深度污染,这便形成了“欧洲最肮脏的城市”。伍斯特市长介绍,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多年来已经投入了2.3亿欧元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但巨额资金投入换回了如今的绿水蓝天,却无法救活失去竞争力的工厂。专利流失和落后的工艺使得ORWO胶卷在统一后逐渐失去市场,1994年被迫进行清算。随后被一家国际财团收购,现在仅生产少量专业用胶卷,工厂员工也从当初的上万名所剩无几。

伴随着工厂的衰落是当地人口的大量外迁,特别是许多年轻人纷纷到西部寻找工作。当地一所曾经有200多人的幼儿园,如今已经不足80人。在中央政府产业转移的号召下,当地政府也大规模的招商,拜耳、德固赛、林德、阿克苏诺贝尔等国际化工巨头开始在该地区建厂投资。而最近十年来兴起的Q-Cell等太阳能朝阳企业,更是给小城带来了希望。让女市长感到欣慰的是,在优美的环境和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下,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人员回流的状况。

成功的故事

比沃小城的变迁,正是20年来德国东部变化的缩影。其中有挫折、有不满,但正如柏林自由大学的东德专家克劳斯·施罗德(Klaus Schroeder)所言,就目前看来德国统一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这样的成功,可以让数据自己说话。在两德统一时,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西部的40%左右,而截至2009年东部人均GDP已经相当于西部地区的71%。相比之下2000年这一数值还仅为67%,当前波兰等东欧国家人均GDP只相当于德国西部水平的30%左右。并且在过去3年中,德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年增长率达7.5%,西部同期增长只有4.3%,东西部差距的缩小在加速。

这样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德国政府对东部地区的大量资金投入。根据德国的“团结税”政策,所有西部企业所得税的5.5%用于支援东部。在20年间西德已经花费了约1.6万亿欧元补贴东德,这相当于西部各州将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全部用于支付东部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公共部门工资、修建公路、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等等。

巨额的投资给东部地区带来了直接的利益。比如原东德地区平均养老金金额已经从1991年占西德40%上升到目前的70%,东德地区民众的平均寿命也延长了6年;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由于是新建设,平均质量超出了西德水平;20年来治理东德环境破坏的投资超过了数百亿欧元,原本遭污染的土地和河流也重新恢复生机。调查显示,约90%的东德人和85%的西德人认为统一是正确的决定。

按照目前计划,西部地区对东部的“团结投资”要维持到2019年。在2009年德国“统一报告”上提出的目标是,届时东部地区平均生产力将追上西部生产力最低的州。目前西部最低的州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人均GDP为西部平均水平的80%。这意味着未来10年,东部地区生产力占比需要从目前的71%提高到80%,大部分专家认为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生产车间

德国东西部的差距正在收窄,但差距依然现实存在,收窄的速度也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满意。实际上至今德国东西部差距仍然是处处触目可及,一些近在咫尺的差距更是让人惊异。德国中部哈茨山的两个小村庄,相隔仅是原两德边界,一边是娇小精致的小洋楼,房间里被女主人摆弄的繁花似锦;而另一边则是墙皮剥落,破败的迹象也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窘迫。时至今日,德国东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西部的四分之三,失去率却是西部的两倍。

东西差距的持续存在,让当年对统一抱有巨大寄望的人产生不满。在统一前夜,时任德国总理的科尔在1990年还曾许诺,东德地区的经济将会出现“一片繁荣景象”;而在2005年,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就将德国东部比作“没有黑手党的意大利南部”,许多地方只能让人想到荒凉;今年3月份,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也直言,20年来德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

正如默克尔所言,长期存在的东西部差距某种程度上应当归咎于经济结构问题。一方面,统一后绝大多数原东部企业被西部同行兼并,这使东部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少核心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到东部投资的大企业只是在东部设立生产基地,研发、市场和管理等工作都是在西部的集团总部或者在国外进行,东部只是西部的“生产车间”。与此同时,欧盟的东扩也让德国企业更愿意到人力成本更便宜的东欧,比如波兰或者捷克进行投资,东德就成了“高不成、低不就”。

数据显示,全德国只有不到10%的企业研发人员在东部地区;东部五州前100家企业的营业额总和不敌一家西门子;而在德国企业500强中,仅有19家来自东部地区。这种状况更造成了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缓慢,年轻且具创意的居民纷纷迁往西部地区寻找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东部不少城镇变得暮气沉沉,人口的持续外流,失业率高于西德地区。这引发的社会问题就是,很多东德居民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东德也成了新纳粹的大本营,每年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纪念日,就成了新纳粹展示他们的舞台。

德国东西部差距在20年内未能实现弥平,也显示了单纯的“产业转移”政策的不足。近年来,德国政界和学术界不断反思,逐渐达成的共识就是:东部地区应当通过加强科研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培育创新型朝阳产业,以此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最终缩小两边的差距。

希望的明天

    在20多年的发展中,部分东德城市在传统工业占据了一席之地,比如马格德堡的汽车零配件行业、德雷斯顿的电子行业以及耶拿的光学仪器等,在德国甚至全球都有相当的竞争力。更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许多朝阳产业德国东部也已经成为全球领军者。东德各州分别侧重培育太阳能、风能、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正在形成该行业内全球的竞争力,许多企业逐渐成为“明日之星”。

实际上,比沃小城的太阳能企业Q-Cell,只是该地区庞大的“太阳谷”的一员。这个“太阳谷”囊括了德国东部的萨克森、图林根、萨克森-安哈特三个州。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太阳谷”的实力已经不可小觑——这里集中了近百家全球太阳能企业,专注于太阳能的研究机构就超过60家;这里集中了德国太阳能产值的43%,太阳板产量的65%,以及全球太阳能板产量的15%;这里还是全球前十大太阳能公司中三家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当地政府就开始意识到单纯的“产业转移”具有的局限性,新兴的太阳能行业逐渐受到政府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当地化学、光学和半导体工业具有雄厚的基础,比如德累斯顿聚集了AMD和英飞凌等一大批芯片公司,成为全球微电子中心。正如当地政府官员所说,“我们早已具备了非常有效的体系来培育新产业的发展,太阳能板与半导体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更大一点。”

东德各州政府打造“太阳谷”产业集群的核心理念,就是集科研与商业为一体,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加盟。2008年,德国著名的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就在这里新成立了专门的太阳能研究中心。德国博世集团最近宣布,将大规模增资两年前在当地收购的一家太阳能公司,计划到2012年前投入5.3亿欧元主要用于建设新的研发中心,此举也是由于看重“太阳谷在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太阳谷”类似,柏林-勃兰登堡州生物技术工业园同样是一个培育新兴产业的成功案例。这一园区是欧洲最大的“全方位服务型生物科技区”,包括了19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和20多家顶尖生物科研机构,拥有6个生物科技园和2个特别实验室,在基因研究、分子医学、生物信息学等诸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年来已经吸引大量风险投资。德国东部另一个“新联邦州”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一直是德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它这在成为一片投资热土,由于地处波罗的海沿岸,该州的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技术已经走在前列,引领了新一轮海上圈地运动。

在处理东西德发展悬殊的历史遗留问题上,德国展现了巨大魄力和高超智慧。对东部地区不仅长久给予巨额补贴援助、大规模产业转移,同时在着力培养一群群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在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危机中,这些培植新兴产业的政策已经初显成效。整个德国2009年GDP萎缩达5%,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在危机中都保持了平稳。新兴产业帮助东部地区跑赢了经济危机,继续缩小了东西部差距,也托起了最终实现东西部平衡的希望。(完)
作者:郇公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13 10: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