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40|回复: 0

中国女子远嫁英伦独饮“家暴苦酒”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9-12 09: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原以为嫁到英国能过上好日子,不料丈夫婚后沉溺赌博,在外受气回家就拿自己出气——五十岁的华人廖女士如今没有家,没有朋友,没有收入,流落伦敦街头,靠慈善组织的接济勉强为生。

  家暴让她梦碎英伦

  “说起来以前真是好可怜啊,”廖女士感叹道。二十五年前,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在英国从事餐饮业的英籍香港华人L。

  一次类似“相亲”的赴英旅游就此敲定了廖女士的终身大事。“他们一家人很早就移民英国了,对我很热情,所以L开口向我求婚时,我马上答应了。”

  但是这桩婚姻却不被廖女士的家人看好,但是当时廖女士“出于对英国的向往”,十分坚持自己的决定。

  她如愿以偿地“嫁了英国人”,而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英国人”。

  但是幸福却没有如期而至,很快她发现丈夫不像当初那么温柔热情了。他每个星期发了薪水就去赌场。“平时工作压力大,以前英国社会对华人偏见也多,他赌输了回家就对我一顿打。”

  “每次不到一个小时就输光,我只说了一句‘又把钱输光了’,他就开始打我。先脱鞋子砸我,然后在房间里到处找东西来打,打到我浑身淤青。”最严重的一次,L一出赌场,把她拖到街上打,打到她骨折。

  廖女士撩起袖子,记者看到她手上满是伤疤,“都是以前留下的,”她说。

  因为餐馆工作包了三餐,L认为即使输光了钱也不会饿死,更是肆无忌惮。“全部家用都输光了,回家还要打要骂,”廖女士说日子根本过不下去,她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影响,参加的一些课程学习也被迫中止。

  更让她心寒的是,婆家没有责怪L赌钱,反而说她没有尽妻子本分。“他们认为我是为了英国国籍跟L结婚,婆婆说‘你有本事就离婚’。”

  几番犹豫,廖女士还是把这事告诉了家人,原本就反对她嫁给L的家人说这都是她自己当时不听劝告,“几乎每天都收到一封信,但是我没有心情回,家人很担心我,也劝我回去,这生活还有什么指望呢?”廖女士说。

  她到社区的华人组织寻求帮助,也认识了和她有类似经历的华人妇女。她们不但在家受丈夫虐待,在外还受华人社区的其他居民歧视。“当时一起交流才发现,原来个个差不多,个个都觉得生活没有盼头,都想死。我没有孩子,一个带小孩的妇女说她想先杀了孩子再自杀,真的很惨啊。”

出逃后四处辗转 最后流落街头

  结婚两三年,却找不到家的感觉。又一次挨打之后,廖女士萌发了出逃的念头。

  这天,她趁丈夫上班,逃到了一个朋友家里。朋友暂时收留了她,却不能久留,因为朋友的丈夫是L的朋友。

  她只好再次打点行李,离开自己居住的英格兰北部城市,辗转往南。这期间据廖女士介绍她靠零零散散打工过活,做过保姆,也在中餐馆帮手。如果雇主没有提供住宿的地方,廖女士就自己租房。

  这样的生活一晃就是十几年,记者询问她的时候,廖女士已经记不自己去过多少个城市,打过多少份工了。

  最后,廖女士来到伦敦。原来因为英文不好,不知道申请英国政府的福利和法律援助,到伦敦以后,在华人圈子里,廖女士很快打听到申请政府福利房和福利金的事情,之后也顺利地有了自己多年来第一个稳定居所,但是噩梦还是没有结束。

  廖女士再次陷入了丈夫的阴影之中。原来L从在伦敦的老乡那里得知了廖女士的住处和联络方式,开始对她进行骚扰。“先是打电话来,要求复合,我拒绝了以后他还是不罢休,最后他就找上门来。”

  不堪忍受的廖女士想回国一走了之,再也不回英国的伤心地。她退掉了福利房和福利金,用几乎所有的积蓄买了机票回国和家人团聚。

  但是在中国,她获悉如果要转回中国国籍,她必须放弃英籍。廖女士又犹豫了:“我一个女人,离了婚,在中国生活,我没有孩子给我养老,也申请不到什么福利,在英国有个英籍还有福利拿。”

  她最终还是回到英国,继续做“英国人”,但是当她再次申请福利房的时候,政府工作人员却说政策已经改变,她没法拿到福利房了,建议她去慈善机构寻求帮助。

  “我英文不好,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弄,我也不敢去慈善组织,里面都是流浪汉,我一个女的很害怕。”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廖女士对几乎所有的男性都抱有深刻的不信任。在唐人街华人资料与咨询中心(CIAC),记者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他们介绍给廖女士很多提供临时居所的慈善组织,有一个甚至都联络好了,但是因为她看到里面男的太多,当即就拒绝了。

  还有一家慈善机构,只是让廖女士在一份声明上签字,表示她“所描述的遭遇均为事实,如果撒谎,后果自负”,廖女士也因为害怕最终拒绝签字。

  CIAC社工罗小姐告诉记者,廖女士遭遇家庭暴力,而且长期辗转流离,精神上受到过严重创伤,“她描述经历的时候没什么逻辑,很多事情的时间顺序混乱。她告诉我们是她丈夫要离婚,逼她在离婚书上签字,要她放弃一切财产;但是我们又从之前的描述里觉得,是她丈夫不想离婚,所以一再找她复合,但是她自己坚决要和丈夫脱离关系。”

  记者看到廖女士在六月盛夏还身着蓝色厚棉袄,据廖女士说,是因为多年露宿街头,种下病根。

  现在,廖女士每天的晚上10点,到唐人街附近的圣马丁教堂提供的慈善住宿处过夜,早上六点半,圣马丁的人就会叫醒他们,“他们一到早上就赶我们走,态度很坏,我英文不好,那边的工作人员也对我很不好,”廖女士说。

  但是有时候,慈善组织没空位收留她,她就只好睡大街、睡火车站。“经常会有警察来盘问我,火车站的人都认得我,他们也赶我走。现在白天我最喜欢去图书馆,很温暖,没有人赶我走。”

  当问及将来的打算,廖女士一脸迷茫:“我想再试试看能不能申请到福利,申请不了我就回国,可是回国也要钱,我现在身无分文。不敢想,越想越绝望。”

“沉默的羔羊”逆来顺受无益维权

  记者从华人资料与咨询中心处了解到,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华人妇女都选择了保持沉默,错过了寻求帮助的最佳时机。

  该中心“妇女支持项目”(Women Support Project)的社工曾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人都是等到要做“最后决定”时才来中心咨询。

  “许多华人妇女遭遇家庭暴力都选择沉默,这里有文化的原因,”她告诉记者曾经有一名65岁的华人妇女到中心咨询,她忍受了丈夫三十年的“家庭暴力”,包括精神上、金钱上的暴力还有性虐待。“但是她就保持‘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所以妇女本身是否有‘家庭暴力’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曾小姐介绍说。

  据记者了解,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婚龄长短不一,但是受害人的年龄多集中在30到45岁之间。暴力不仅仅局限在夫妻之间,也有婆媳之间,还有看护者与残疾人家庭成员之间、同性伴侣之间。

  施暴人对亲密家人采取暴力有多种原因,外遇、童年不良经历或是酒精、毒品、赌博等都有可能是家庭暴力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福音戒赌会的社工Peter告诉记者:“我们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但是说赌博是造成家庭暴力的原因也不对。我认为采取暴力的那一方首先自身有问题,比如心理问题或者精神上有暴力倾向,赌博只不过是把这激发了出来。可能老婆说了几句,他们就马上动手。”

  据“妇女援助”(Women’s Aid)的调查,在少数族裔社区,家庭暴力以及家庭暴力的解决往往掺杂了更多的文化与宗教因素,如强迫婚姻、等级观念、宗教规定等,而且这些社区的女性大部分与主流社会的生活脱节,有时候她们选择离开施暴者要面对更多自己社区的道德压力,这让她们在面临问题时更为无助,也更为沉默。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目前在英国的法律体系里,“家庭暴力”并非单列出来的罪名,但是一些“家庭暴力”能够导致犯罪,如身体伤害、伤残、窒息、强奸、恐吓威胁、骚扰、跟踪等。情感和心理上的虐待没有被定义成犯罪,但是这些也会对受害人以及孩子造成身心伤害。

  在英国,针对家庭暴力的民事法律解决途径包括法庭禁令,阻止施暴人骚扰受害者及其孩子,或者不让其靠近受害人的住处。施暴人还有可能触犯刑律,例如受害人申请到法庭的免骚扰令,但是施暴人依然找上门来骚扰,这时候按法律规定,他已经“犯法”了,受害人可以报警,警察将根据免骚扰令将施暴人拘捕。

  罗小姐介绍说:“廖女士的案例十分典型,她的丈夫事后发现了她的行踪,就找上门来‘骚扰’——她如果知道可以通过法律途径阻止‘骚扰’,也许今日就不至于这样流落街头。现在她确实是有找我们中心帮助,但是她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

  那么华人在遭遇家庭暴力,都有哪些可以解决的途径呢?“在紧急情况下拨打999报警,这是最基本的,”曾小姐说。她还建议受害人向当地社区的社工或医生(GP)寻求帮助,“社区的医生本身就有义务保证居民的安全,而且医生出具的证明会对之后申请法律保护很有帮助。医生会保护受害人的身份不被泄露,所以这对那些担心身份问题的华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办法。”

  如果受害人因为害怕再次遭受家庭暴力而不能回家,可以向当地政府的住房机构申请临时住处,政府一般会在距离施暴人住处较远的社区选择临时居住点——住房费用视申请人的福利情况而定。要是受害人还是持有临时居民的签证类型,一些慈善机构可以提供类似的住所以及相关的救助服务——慈善机构有义务为英文不好的求助人寻找独立的口译服务。

  曾小姐另外还指出很多妇女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一般都会像廖女士那样选择出走,她提醒这样的华人妇女,注意保留身份资料和证件、孩子的出生证明、现金和银行卡等。“这样她们可以独自应对一些紧急情况,在找到组织寻求帮助的时候也能够有文件证明她和孩子的身份。”

英国“临时居民”的身份问题

  “很多华人因为语言的限制、或者担心身份问题,不了解也不敢使用主流社会的服务,”曾小姐说。

  据记者了解,按照现有移民法德规定,如果是申领结婚签来英与配偶团聚的,在结婚签未到之前,遭受家庭暴力的,可以向边境署申请“特殊永久居留”,申请人最好能够出具法庭的“禁止骚扰令”或其他保护令,报警后警方到场调查的证据,如果没有上述文件,出具慈善机构的证明、医生信、社工证明等都会是申请居留身份,并获得独立(结婚签下,在英配偶是移入者的担保人)的有效材料。

  对于申请难民身份,但尚在求庇阶段但是遭遇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包括求庇者的家属),可以申请单独的居所,而且受害人尚在审理的求庇申请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受害人如果不是主要求庇申请人(比如作为求庇申请人的家属递交材料),可以考虑单独申请。此外,作为施暴人的一方,他们有可能被全国求庇者支持服务(NASS)停止有关福利。

  曾小姐表示:“近几年来咨询家庭暴力的人有增多的趋势,我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华人社区对‘家庭暴力’慢慢有了认识,一些受害者在看了我们的宣传册和广告之后马上就找我们咨询。还有一个我认为是经济萧条让很多家庭成员失去工作,所以这样很有可能引起家庭暴力。”

  “如果受害人能够及时了解家庭暴力问题中受害者的权益,就能够作出比较正确的决定。这些权益本身也是对这些妇女很好的教育,”曾小姐说。

  目前,华人社区部分慈善组织也提供相关的咨询和帮助服务,包括华人资料与咨询中心(0845 131 868, info@ciac.co.uk)、华心会(020 7613 1008, info@cmha.org.uk)以及慧妍社(0161 833 0377, info@waiyin.org.uk)。(潘张旸 张质)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7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