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15|回复: 2

波兰那些幽隐的博物馆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1-11 17: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文|孔寒冰

  博物馆面对着的大街,在波兹南也赫赫有名,从其名字的变迁就可以反映出波兰的曲折命运---这条街在德国占领期间叫“希特勒大街”,二战后改称“红军大街”,波兰剧变后改为“密支凯维茨大街”

  地处中欧的波兰与其近邻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社会转型都比较顺畅,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人均GDP都已超过1 .6万美元。如今,它们也都已加入了欧盟、北约和申根区。

  而其中波兰是特别值得一书的国家。我先后到了波兰华沙、格但斯克、多伦、波兹南和克拉科夫等地,不但看现在,更看历史---现在的波兰人怎么看待当年的波兰,特别是与苏联和德国的过往?

  “1939”是一个醒目的时间数字

  在波兰的各个重要历史地标---华沙国家博物馆、1944年起义博物馆、华沙大学、德军打响进攻波兰第一枪的威斯特普拉特以及格但斯克团结工会陈列室,“1939”都是一个醒目的时间数字。

  在这一年签订的苏德条约及其秘密议定书,在波兰被直接称为“斯大林—希特勒条约”,波兰人把它视为对波兰的第四次瓜分。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占领了波兰东部1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西部经济较发达的27万多平方公里则归德国。

  一直到二战结束后,波兰在内政外交等方面仍受到苏联的控制。因此,许多展览就包含了战后波兰反抗苏联控制及以苏联为摹本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内容,如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1968年的“先人祭”事件和1970**等等。

  格但斯克团结工会陈列室有数台电脑,里面有关于这些事件的档案文件和照片,并允许拍照。我在那里阅读了三个多小时,拍了几百张照片。那些微缩胶片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完全可以体会到波兰人那种切肤巨痛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不过,波兰人对苏联的情绪虽然深刻,表现方式却并不张扬。

  比如,华沙起义纪念馆虽在市内,可位置很偏,找起来非常费劲。同样,格但斯克的团结工会陈列室更是在一个像武侠小说中地下暗道的地方,不仔细留心根本找不到。离格但斯克火车站不远的一个路口,有一幢不高的方形小楼,它就是曾名噪一时的团结工会总部。在小楼这一侧的人行道上,有用波兰文和英文写的标识“通过**之路”及指向的红色箭头。顺着箭头走几十米,会看到一个三四米高的方圆型建筑物,从它下面狭窄的通道走下去,才能进入这个陈列室。

  一名波兰大学生说,他不再恨德国

  在与一些比较深沉的波兰学者交流时,我注意到了他们的这样一个观点:波兰是一个中欧国家,仍然夹在东西方大国之间,对它来说,安全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德国和俄罗斯都开罪不得。但是,从情感上来比较,德国总理勃兰特1970年对纳粹受害者的那一跪深深地打动了波兰人,他们已经默默接受了德国的忏悔和认罪。

  一名波兰大学生告诉我,他不再恨德国。但俄罗斯不同,虽然从上世纪90年**始他们承认存在着苏德密约,承认制造了卡庭森林事件并把一些档案文件交给了波兰,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它并没有认错。对此,波兰人心里一直有一个疙瘩。

  还有一点也需指出,如今波兰与德国都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生活在一个区域大家庭中,相互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波兰对外贸易的70%是与德国进行的。俄罗斯却一直融不进欧洲,而且时常对中欧国家以“断气”相逼,这无疑加剧了情感上的疏离。

  从更大的层面看,冷战结束后,北约将中东欧地区包括进来以后,步步向俄罗斯门口紧逼,而后者也不示弱。北约和俄罗斯如果真有摩擦,首当其冲的就是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

  大约是因为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每当我与波兰学者谈起俄罗斯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断地摇头。

  1956**博物馆里的“石头”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1956年的波匈事件。其中,波兰事件的发生地之一就在波兹南,这也是战后波兰的第一次社会危机。因此,到了波兹南,我最想看的就是与1956**有关的景物。前来接我的波兰朋友告诉我,波兹南有一个相关的纪念碑和一个1956**博物馆。

  1956**博物馆位于一座上世纪初德国人修建的“U”字型城堡式大楼里,现在是波兹南市的文化中心,时常搞些文化展览之类的活动。博物馆面对着的大街,在波兹南也赫赫有名,从其名字的变迁就可以反映出波兰的曲折命运--- 这条街在德国占领期间叫“希特勒大街”,二战后改称“红军大街”,波兰剧变后改为“密支凯维茨大街”。希特勒不用解释,“红军”指的是苏联军队,而亚当.密茨凯维支则是19世纪的波兰爱国诗人,其最著名的作品是《先人祭》。

  博物馆在大楼的地下室里,门脸不大,但招牌不小。“1956”四个足有3米高的黑色数字呈波浪状分布,“1” 的上面用白色波兰文刻着“博物馆”。从位于“9”和“5”之间的一个小门进去,下到地下一层就是1956年波兹南事件博物馆。里面只有一名服务人员,他并不卖票,只出售些与1956**和波兰历史有关的书籍。

  参观博物馆是免费的,博物馆也很小,估计不会超过300平方米,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进门左拐的是个大展厅,里面主要是战后初期和上个世纪50年代实行六年计划时的宣传画,表现的是波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欣欣向荣、工人和农民**干劲冲天的景象。另外,还有少部分表现的是东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尖锐对峙。

  这部分展览的内涵是想告诉人们,当时波兰不顾本国国情也像苏联那样搞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表面的繁荣与波兰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有很大差别。这是波兹南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部分是波兹南事件过程的照片,如人们**、**和占领建筑物的情景。博物馆那位工作人员向我介绍说,由于事发时正值波兹南举行国际博览会,因此许多照片是外国人拍的,另外一些则是波兰安全人员针对重点参与者**的。这些照片再现了当时成千上万的人集聚在广场上,举着白红两色国旗进行****的情景。展厅里还有少量当时的实物,比如,工人骑的自行车、有轨电车车厢等。值得提及的是,展品中有两份当时工人提出的具体要求,一份有31条,另一份有10条。

  第三部分是波兹南事件的结局,主要是罹难者和被捕者的照片。

  罹难者的照片有大有小,有的放在展板上,还有的镶在地上,上面盖着玻璃,下面打着灯光。设计特别独到的是,在一些展台上放着一些四方体的、石头模样的东西,拿起来很沉。不过,它们并不是石块,而是介绍死者生平的传译耳机,有波文和英文两种选择。我听了几个,内容很简单,就是介绍某年某月生于某地,在波兹南事件中被打死在某地或因伤势过重逝于某个医院,葬礼在某地举行。除此之外,别无他言。

  而被捕者的介绍,也主要是被捕后的小照片和编号,还有两小间展室布置成当年的审讯室或拘留室,同样也没有更多的文字说明。

  与华沙的波兰国家历史博物馆、1944年起义博物馆相比,这个博物馆不仅小得可怜,而且几乎没有英文介绍,参观者也极少。我在那里呆了近两个小时,参观者只有我一个人。-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者)
发表于 2010-1-11 21: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敏感词啊,都是星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性河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6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