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9|回复: 0

为什么波兰不喜欢俄罗斯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9-10-30 07: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孔寒冰  北京大学教授
  由于历史的原因,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对苏联都怀有怨气,但相比之下,波兰的情况与波罗的海三国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就前者而言,在华沙国家博物馆和1944年起义博物馆、在华沙大学校园内、在德军打响进攻波兰第一枪的格但斯克的威斯特普拉特、在格但斯克团结工会陈列室等许多地方,“1939年”都是一个醒目的时间,波兰人把苏德条约及其补充议订书视为对波兰的第四次瓜分。
  的确,当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界。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般地占领了波兰西部。苏联则在9月17日动手,以中立和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名进驻波兰东部。分别攻入波兰之后,苏德两国经过多次讨价还价,签订了《苏德友好及边界条约》和一份补充议定书。根据这些文件,苏联占领了波兰东部1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作为经济中心的西部27万多平方公里归德国。战后,波兰虽然没有像波罗的海三国那样被苏联吞并,但在内政外交等方面仍受苏联的影响。因此,许多展览就包含了战后波兰反抗苏联控制的内容,如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1968年的《先人祭》事件,1970年事件等等。格但斯克团结工会陈列室中有数台电脑,参观者可以通过它看这些事件的档案文件和照片,并允许拍照。通过这些微缩胶片,你似乎置身于当时的场景,完全可以感受到波兰人那种曾有的切肤之痛但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不过,根据我的观感,波兰人对苏联、对俄罗斯的敌对情绪似乎不像拉脱维亚人那样张扬。比如,华沙起义纪念馆虽然在市内,可位置很偏,找起来非常费劲。格但斯克的团结工会陈列室更是在一个像地下通道的地方,不细找都发现不了。离格但斯克火车站不远的一个路口,有一幢不高的方形小楼,它就是曾名噪一时的团结工会总部。在它正对着的人行道上,有一行交替用波兰文和英文写的“通过自由之路”,同时还伴有红色的箭头指向。顺它走几十米,有一个三四米高的方型小建筑物,从它下面狭窄的通道下去,就是这个陈列室。
  其他一些有关1939年条约的招贴画之类的东西多半是应时应景而做的。参观这些地方的人以各种年龄的学生居多,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上看,与其说受爱国主义教育,不如说更像是秋游。
  在与一些比较深沉的波兰学者交流时,我注意到了他们的这样一个观点:波兰是一个中欧国家,仍然夹在东西方大国之间,对它来说,安全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德国和俄罗斯都开罪不得,保持与它们的良好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比较起来,勃兰特1970年对纳粹的受害者的那一跪也深深地打动了波兰人,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已经惭悔和认罪了。一名波兰大学生告诉我,他不再恨德国,而俄罗斯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承认存在着苏德密约,承认制造了“卡庭森林事件”并将一些档案文件交给了波兰,并把这归因于斯大林和贝利亚等人,但作为一个国家,它并没有认错。波兰人对此颇有微辞,心里一直有一个疙瘩。
  也难怪,如今波兰与德国都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大家庭中,相互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波兰对外贸易的70%是与德国进行的。俄罗斯却一直融不进欧洲,而且时常对中欧国家恶言相向,以“断气”相逼。冷战结束后,北约将中东欧地区扩进来以后,步步向俄罗斯门口紧逼。后者也不示弱,声称要在它的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导弹,直接受威胁的仍是波兰。因此,每当与波兰学者谈起俄罗斯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断地摇头,似乎没有任何认同感。2009年,我在欧洲参加过两次国际学术会议,有中东学者,西欧学者,南欧学者,亚洲学者,但就是没有俄罗斯学者。我不知这里是否有必然因素,总之觉得挺奇怪的。
  观感毕竟不是学术研究,片面和肤浅是难免的。但观感又很直接生动,可以反过来印证书写的历史。波兰之行所见所闻,至少可以增强我对以往苏东关系和现在的这些国家同俄罗斯关系的理解。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有许多国际政治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值得反思。
东方早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6 1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