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9|回复: 0

华人心中的美国梦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9-6-17 07: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2008年,奥巴马以超强的人气杀出重围,并于2009年初正式就任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创造历史。奥巴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揭示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梦实现之路。

       同样是2008年,一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由华尔街发端,迅速蔓延全球。危机魅影一般攻城掠地,先后拿下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甚至开始蚕食高科技业,数百万人失屋丢工作,在危机中挣扎、寻找着继续的理由。20095月,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很多人已经对实现美国梦的前景感到沮丧,美国梦似乎开始有了新的诠释。

       那到底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发生变化了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走进华埠,倾听在美华人心目中的美国梦,了解他们在实现梦想旅途上的故事。

华人医学家田小明 一根银针闯进白宫大门

 

       “我的美国梦,就是希望用美国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思路客观地评估中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医发扬光大,造福美国民众。”

 

       《诗经·小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0世纪,中国人将西方医学引入中国。21世纪,中国人将中医介绍给西方。中医西渐、中西合璧、渐成世界新潮流。

       1991年,中医针灸正式进入美国最高医学殿堂国家卫生研究院(NIH);1996年,NIH确认中医针灸的安全和有效性;同年,FDA将针灸针批准为美国正式医疗器械;1997年,国会立法将针灸治疗列入医保系统;2003年,中国传统医学被写入美国白宫医政改革立法文件。美国中医学会会长田小明是亲自参与推动并见证这一历史进程的华人医生。

 

针灸走近美国人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政界和医学界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西医一支独秀的局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病人需要。西医开销昂贵,且毒副作用较严重,对疑难病症缺乏有效办法。

       1991年,美国NIH决定探索针灸的临床应用,特聘田小明医生为中医针灸临床顾问。田小明成为跻身于NIH15位主任级临床顾问的第一位华人医生。

       起初,很多美国病人对针灸一无所知。白宫妇幼保健顾问派吉·皮格因为坐骨神经痛经历几年的折磨,在西医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田医生。经过十几次治疗完全治愈。

       她对美国媒体说:“真是神奇,你无法理解针灸,除非你亲自试一试。”和皮格女士一样,成千上万受益于针灸治疗的美国人,都成了针灸的支持和拥护者。

       有两位重量级参议员,一位是资深参议员丹尼斯·迪康希尼,一位是每年手中握有180亿美元医疗研究预算分配权的参议员汤姆·哈金,他们由于自己和家人的亲身经历,深切体会到中医针灸的神奇疗效,高度赞扬田医生的精湛医术,向总统大力推荐在美国发展针灸。

       哈金参议员相继三次在听证会上大力支持对中国针灸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

       他说:“当我亲眼目睹这些事时,我问自己,为什么针灸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却还未被研究?为什么它不能更广泛地服务于大众……这是我们必须打破的障碍。”

 

应邀进入白宫

       2000年,美国白宫成立补充和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克林顿总统任命了包括田小明医生在内的20名医学专家。

       总统令中写道:“基于对田小明品德和能力的特别信任,我特任命他为‘白宫补充和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委员。”

       白宫在邀请田小明参加白宫祈祷早餐会时,时任副总统戈尔特别邀请田小明医生登上主席台,当面向他表示感谢说:“我要特别感谢您,把中医介绍给美国,治好了我这么多的同事和病人。”

       这是华人医学专家第一次代表中国传统医学亲自参与美国医疗政策改革的全过程,为确立包括针灸、中医药、按摩和气功等在内的中国传统医学在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中的地位,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20039月,布什总统批准将医政报告作为白宫正式文件公布,成为美国国会和卫生部门长期的纲领性工作指南。中医医学体系与其他42种医学疗法正式纳入美国补充替代医疗体系。

 

参与奥巴马医改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积极推动医疗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继续发展补充替代医学。由国家补充替代医学顾问委员会(NACCAM)评估制定补充替代医学的发展政策,审批各种研究项目和经费。今年,联邦政府新近任命田小明担任NACCAM顾问委员。

       美国《华盛顿邮报》、NIH院刊、美国西医专业杂志《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等以“中国针灸的惊人疗效创造医学奇迹”等为题,向美国公众和美国西医界医师介绍了中医针灸的疗效及田小明教授在美推广针灸的贡献。

       田小明说,中医对西医的贡献,是以补充配合为主,以替代为辅。西医能治的病,有中医的配合,使其疗效更显著;西医尚无办法的疾病,中医为医生和病人提供新选择,减轻痛苦,提高疗效。

 

 

董齐超 心怀国家世界 冲破隔阂

 

       “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四起,我看到同学们泪流满面。我不光是看到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更见证了一波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运动。正如奥巴马所说:‘是的,我们可以治愈这个国家,我们可以修复这个世界。’”

 

       对于大学生来说,5月是收获的季节。密歇根大学6000毕业生刚举行盛大的毕业典礼。代表学生讲话的,是一位来自福州的华裔学生——董齐超。

“美国梦已经改变了”

       为什么数千毕业生,会选一位华裔学生代表?

       董齐超告诉记者:“1020年前,我的父母家人移民到美国,美国梦通常意味着开一家成功的中国饭馆。开好车、住大房子,通过努力过上富足的生活。福州移民很多在餐饮业取得成功,虽然他们远离主流社会,不能讲英语、存在巨大的文化隔阂。”

       “现在,美国梦已经改变。年轻一代不能再生活在社会边缘,应冲破隔离,全身心投入美国社会与整个世界。”

“我们可以修复这个世界”

       去年11月份,不同种族与不同国籍的学生在密歇根大学Diag欢庆第一位非洲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历史性选举的胜利。

       董齐超说:“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四起,我看到同学们泪流满面。我不光是看到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更见证了一波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运动。正如奥巴马所说:‘是的,我们可以治愈这个国家,我们可以修复这个世界。’”

       在毕业典礼上,董齐超说:“我们学会说不同的语言,学会去欣赏和庆祝不同的文化,并把我们学到的知识,才能和热情投入到我们的社区工作中。”

“我希望成为一个个人大使”

       作为联合美国亚太裔组织(UAAO)的成员之一,董齐超与其他团队领袖一起动员社区参与政治,在密歇根大学校园建立了由30名亚裔学生组成的联合会,组织活动、邀请演讲并出版杂志《Proactive》。

       此外,他还是移居移民权利认知(MIRA)的共同主席,致力于增加公众对移民面临困难的了解,并与拉丁裔、亚裔移民一起提倡移民改革、公平劳工条件、改善边境状况。

       董齐超说,他最大的挑战和收获莫过于参加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他不仅是唯一的中国学生,也是唯一不是非裔的学生成员。“当时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我。”

       “但是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留下来。和许多大学一样,密歇根大学的学生由于种族和社会身份而被隔离开,我想从舒适的(亚裔)环境中走出来,我希望成为一个个人大使。”

“我想为贫穷少数族裔服务”

       作为英语和亚洲研究专业的毕业生,董齐超说,“我将参与非赢利组织‘为美国教书’的项目,毕业后去芝加哥内城当英语老师。”

       董齐超说,他对福州同胞的最大建议就是注重教育。“福州人世世代代以渔业农业为生,文化中没有教育的传统。我的父母没有上大学,我的很多朋友十一二岁就在餐馆打工。但全球化的经济要求高素质专业人才,过去的模式不能再奏效了。”

       对于未来,董齐超说:“我想为贫穷的少数族裔和世界上那些不幸的人们服务。”董齐超近期的打算是写一本关于福州移民历史的书。

 

阿华:为女儿追寻美国梦

 

       董齐超的梦是华丽的、令人羡慕的,但毕竟是少数;更多人的梦是简单、朴实的,却是真实的。像阿华,她打拼的最重要目的,就是“给女儿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

 

       200511月,阿华与丈夫幼女举家移民到西雅图,投奔父母。真踏上这片土地后,阿华发现“挺大落差的”。谈及自己的美国梦,她说:“我没什么学历,希望能有自己的房子,找份好点的工作,照顾好家庭。最重要的是,给女儿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

       阿华的梦再朴实不过,她也为了这个梦踏踏实实地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拼。到美国的第二个月,阿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西雅图往南半小时车程的超市当收银员。虽然是一周三十七、八个小时、时薪为当时最低工资7块多美金的半工。

       半年之后,阿华又找到了一份薪水稍高的全职工作,在酒店当迷你酒吧服务生。后来的两年多时间里,阿华打两份工,与丈夫一起为房子努力。很快,他们在西雅图市南有了栋自己的townhouse

       有了房子,对阿华而言是心里有了底。这时的她觉得有机会还是去学点东西。因为女儿是她美国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打工之余的时间,阿华首先在连顿科技学院获得儿童发展项目(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e)证书。阿华说:“我想了解这里的幼儿教育,让我懂得如何科学地养育我的女儿。”

       阿华知道,自己也需要读书,才有可能找份好点的工作。她下定决心辞去所有的工作,到社区学院修辅助专业会计。完成大部分学分的阿华现在又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活,离自己的美国梦又近了一步。

       放弃中国稳定的工作,到美国一切从头来,为了生计四处打工,离开校园十几年后又背上书包苦读。尽管如此,阿华说:“虽然只是townhouse,但也是自己的房子。女儿也5岁了,生活环境很好,中英文流利,我相信为她创造了一个有利发展的成长环境。”

美国梦的灵魂与表现

       从历史长河看来,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机会均等是其核心灵魂。

       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特征。

       400年前,一群理想主义的清教徒们乘坐五月花号,离开了继承和世袭制度盛行的欧洲大陆,将自己放逐到了美利坚。从建国一开始,美国人就相信机会的平等是他们的国家与欧洲旧大陆的不同之处。

       1865年至1900的流金岁月时代,由于商业,重工业,铁路及重商主义经济政治学的发展,一些身无分文的美国人在一夜之间因为金矿油田的开采而跻身于富翁一族,而一大批成功的经济人士后来又相继改头换面,转行成了政界要员。

       人们称这些人为泥腿子贵族。巨富洛克菲勒与卡耐基就是这样白手起家的典型。霍雷肖·艾吉尔是美国流金岁月时代的代表作家,描写了很多出身穷苦,最后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而发家致富,实现美国梦的人物形象。人们将之称为“霍雷肖·艾吉尔式”神话。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美国人把自己的国家想象成鼓励社会等级纵向流动的化身与代言人,相信可以凭个人能力,而不是家族关系取得成功,即使是妇女与黑人也不例外。

 

远去的中产阶级“美梦”

  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已占到全美家庭总数的60%70%左右,这一度成为美国人最津津乐道的美国梦范例。

  但到了21世纪初,美国人突然发现,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就是中产阶级,中产家庭的年平均收入过去8年下降了2000美元,美国梦对于中产阶级越来越遥不可及。

  长期以来,中产阶级家庭实现美国梦的典型标志是,“一对夫妇两个孩,一幢洋房两辆车”。如今这种情形依然存在,但随着房价的上涨,愈来愈多的中产阶级家庭只能望房兴叹。

  美国梦在政府和商业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变成了鼓励民众的超前消费,对物质和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欧洲梦》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他曾写道,批评者们认为,我们已经变成这样一种人:肥胖,懒惰,贪图安逸,花费大量时间企图发迹,却不愿为这样的生活付出辛勤的代价。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理查德·奥马拉(Richard O'Mara)通过对美国民众的实际调查后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普通美国人很少提及“美国梦”这个梦想,且常以讽刺的眼光看待它。

  一位美国普通中产阶级成员曾说道:“人们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家园,积攒足够的钱就可以送子女读大学,并期待下一代继续受益于美国梦,干的比父母更好,等等。”她认为这是前几代人的梦想,人们相信这个梦想,但认为美国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来源: 侨报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9 2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