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公费、自费等各类出国留学生总数达139万人,其中仍然留在海外的有近100万人,只有39万人归国,回国率仅为28%。昨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情况。
在“出国镀金”流行的今天,回国率仅为28%,是学生的盲从(更多是背后家长的盲目指引),还是国家就业土壤的贫瘠?尽管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认为“出国留学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但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去面对。
时下,许多家长以为只要将孩子送出了国,就肯定前途一片光明。于是面对铺天盖地的留学广告,一些学生和家长往往会缺乏理智,不能谨慎筛选合适的国家及学校。如此一来,很多孩子被送出留学时,连祖国的语言和基本文化都没学好,有何谈什么价值观、世界观,这样的小孩在国外学习究竟能吸收到多少精华?
到国外留学,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独立生活。新环境中,文化的碰撞和教育方式的变化,加上缺少来自父母等的社会支持,不少留学生感到孤立无援,精神匮乏。而且,国内严格监管与国外宽松自由的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面对五光十色的诱惑,他们能抵挡得住吗?一旦失控,孩子很可能就会信马由缰,导致学业荒废,对生活和学业失去信心。
笔者曾读过一部关于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状况的报告《留学与垃圾》,有点揭黑的意味:“除了成绩差以外,还有很多小留学生仍旧不会整理床铺,不愿洗衣服,从不洗碗。不少父母是大款的孩子每月有汇款,或者银行中有几万美元。他们大肆挥霍且,沾染了不良习气。一家餐馆曾有记录,一帮中国孩子吃饭,吃了1000澳元,扔下800澳元小费。”也许书中说的仅是个别,但真不知道那些含辛茹苦的家长看了后会作何感想?
同时在我国目前对留学生采取的就业政策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前年南京有媒体报道,小秦在加拿大读的是商务管理硕士,回来后在家呆了近两年也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后来他愿意应聘2000元的普通岗位。据南京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介绍,留学生中像这样自降标准求职的现象并不罕见。对这样的人才,负责招聘的何先生也觉得可惜。
一位留学归来的硕士,竟然在家呆了近两年,曾经备受国人最捧的“海归”变成了“海待”,并且工作的2000元薪资也就相当于一位刚毕业的本科大学生。然而据了解,仅去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就达11.4万人,其中,自费留学10.4万人。一边是如火如荼的“出国热”,一边是令人惋惜的“家里蹲”,这一现象怎不颇有玩味?
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海归”求职也应适应市场规则,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无法接受市场的检验,回来后又能干嘛?而如果这样的现象成为普遍,留学生回国率不足三成恐怕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网 china.com.cn 作者:宁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