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0|回复: 0

室友夜里12点做晚饭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9-3-2 1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英国女生拥护“男主外女主内”

  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留学,在发展研究院(IDS)申请了旁听课程。

  有一次,老师组织大家讨论“性别歧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说,如果不支持女性公平就业,社会可用人力资源就会减少,将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没想到,一位英国女生立刻提出了异议。她认为,绝对公平的两性就业是不可能的,男人在外工作,女人照顾家庭,这是自然的选择,是两性特点决定的。

  我有些吃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21世纪发达国家人民说出的话,于是跟她辩论:“‘男主外女主内’是农业社会的典型观点,今天,尤其是在城市里,大多数工作更多的是靠智力和学识而非体力。在这种条件下,女性的就业竞争力并不输给男性。”

  这下捅了马蜂窝,所有人都看着我。那位英国女生怒了(大概生气我暗示她小农意识),质问:“两个人都工作,谁来做家务?”

  我说:“男人也可以做家务啊。如果一个家里妈妈比较会赚钱,就可以让爸爸呆在家里做家务。”

  那些欧美学生和非洲学生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英国女生乘势追击:“从传统来看,男人的自尊允许他们这样做吗?”

  我也急了:“怎么不允许?我们北京就有这样的全职先生洗衣做饭带小孩。当然这是极少数的。中国城市里有家政公司,大部分双职工家庭会请专业家政人员做部分家务。”

  以前,我一直以为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开放,其实不尽然。虽然英国校园里穿“三点式”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女生也让我瞠目结舌,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人放弃了所有传统。出来看一看,会发现他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开放,他们也会发现我们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保守。

  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哪里来

  在英国呆了一段时间后,我渐渐理解了西方人对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误解。

  一天晚上,电视台播放了来自中国的新闻。节目中,一群人用中文控诉,说中国政府不许他们过圣诞节。BBC的广播天天告诉你中国有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压制西藏人权、迫害法轮功……当然,人家也不是完全不报道中国好的一面,只不过把正面报道安排在夜里12点以后,大概只有我这种想锻炼英语听力的“夜猫子”,夜里还在听BBC的广播。

  经过长时间这样的宣传后,一些缺乏判断力的人就会跟着跑。

  一次,我看到法轮功抗议者做的宣传栏,说法轮功是“群众大型体操”,旁边还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中年男子被人抓着头发跪倒在地,脖子上挂着牌子,上写“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后面还有一个写着“斗私批修”的横幅,围观人群的衣服基本都是绿色和蓝色的……

  这都哪儿跟哪儿呀!照片一看就是“文革”时候的,简直指鹿为马,张冠李戴,谎话连篇!即使这样,有的老外也信了,不光相信,还帮着宣传。

新室友夜里12点做晚饭

  我住进英国学校的宿舍不久,就听说一位西班牙的访问学者将成为我的室友。这可是我的第一位外国室友!我充满好奇,期待不已。我把这个消息发给校内的中国朋友,请教该如何与老外室友相处。朋友们反应迅速,我的邮箱里涌进了大堆建议和苦水。

  有人说,共用厨房和浴室要注意协调时间,避免冲突;有人说,收好自己的东西,包括厨房里的食物,尤其是水果,因为和她同住的X国学生就偷吃她的东西(其实,按照人家国家的文化,住在一起的人理所当然可以共享食物);有人说,欧美人喜欢保持独立空间,她的室友每天只跟她说两句话——早晨出门“Bye”,晚上回来“Hi”,指望跟外国室友练口语,门儿都没有!

  一位“夜猫子”朋友夜里给我打来电话:“千万记得不要随便问人家女士年龄,那属于隐私,就算她让你猜,也要猜小10岁,欧美人比咱黄种人早衰,你不知道,……”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她不断重复着“你不知道”,说了一大堆我其实知道的事情。

  从早到晚被热情的建议困扰,让我不再憧憬新室友的到来。

  一天傍晚,我回到宿舍,被突然冒出来的一声“Hi”吓了一跳。我的新室友热情洋溢地自我介绍,当知道我来自中国时,她更加兴奋,连声说:“中国!我喜欢中国!我去过中国!”聪明、热情、爽朗,外加超级阳光、美丽的笑脸,我的室友真是完美,除了每天夜里12点准时开始做晚饭以外……

  顺差在中国 利润在美国

  留学期间,我申请做了关于“中国外汇体系改革及其影响”的讲座。经过两个月的准备,我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制造’的真实情况”、“人民币升值的多国博弈”、“中国外汇体系风险”等问题,例如: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美国人赚到钱,中国人赚到GDP(国内生产总值);美国人投资,中国人制造;中国人越制造,美国人越富有……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

  听众不时发出善意的笑声,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南美一个发展经济学学者问:“难道你不觉得中国政府应该让人民币升值吗?”我解释说,汇率是一种价格,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政府,中国从2005年起就实行浮动汇率制了。

  这位男士显然油盐不进,仍然念叨着人民币该升值。我站起身,在写字板上画了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图,告诉他,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汇率一直单边升值。他又说“升得不够快”,我只好使出“杀手锏”:“如果今天就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到1比1,那么,今天中国就是世界GDP第一,但它仍然是一个拥有大量贫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就算人民币该升值,也应该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太快会出问题。”听众频频点头。

  中国学生说英语出“洋相”

  在国外说外语,首先要破除心理障碍,主动与人交流是第一步。我和身边的中国学生、学者,常交流学习英语的心得,我们共同的体会是,一定要认真说,哪怕说得慢一点儿,否则一不留神就会出“洋相”。

  一次,学校组织留学生去牛津大学,回学校的路上,一个云南男生迫不及待地问司机:“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国?”司机看着他,有点儿懵。数秒钟后这位男生才反应过来,连忙道歉:“对不起,我是说回学校……”所有人立即狂笑。

  一位来自山东的生物博士,总是弄错“3”和“6”,当她把0.2乘3的结果表达成“0.3”的时候,导师抓狂了。不过据朋友们评价,所有笑话中最离谱的还是我的。

  刚到英国时,在火车站的售票口,我要买10点以后的打折票,结果说成了“10月以后”。去年5月,我结束留学和导师告别时,我们已能以较快的语速交流。导师问我这段留学经历是否有益,我心里想着“这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嘴上却说“昂贵的经历”。导师立刻睁大了眼睛,以为留学让我破了产。我赶紧“补救”。凭良心说,助学金还是够花的。(张宏彦)

来源:青年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6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