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率领的中国采购团前往德国、瑞士、西班牙和英国,参加采购的企业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等航空、电信行业的领军企业。据悉,本次采购总额将远150亿元人民币,而在一些关键技术可能实现向中国输出。
150亿突破贸易保护主义
据悉,贸促团由中国商务部、外交部等多家部委,中国机电、纺织、五矿、医保、轻工等进出口商会和外资企业协会、服务贸易协会等行业组织以及近二百名中国企业家共同组成。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成员国经济受到明显冲击,欧元区去年出现了自1999年成立以来的最大贸易逆差,特别是与出口紧密相关的制造业下滑明显。中国官方的统计显示,1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大降43.1%,远超过出口的跌幅,然而当月贸易顺差却高达391亿美元,对欧盟的顺差也达到了117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可能加剧贸易摩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沈骥如表示,这个组团的6个行业来看,既有我国传统的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设备,也有高新技术的设备。 “150亿人民币采购额说小不小、说大也不是太大,折合成美元的话只有20多亿。相比去年中欧4200多亿的盘子,只是个零头。”他表示,此次采购团的意义在于用实际行动表明我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种决心。
高科技壁垒可能突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欧洲部助理研究员崔艳新分析说,目前欧洲部分企业陷入了经营情况不佳的状况,企业利润的下滑会促进他们放宽一些对中方的技术转让条件。而且这次由中国政府出面组织大规模的采购活动,也可以让欧洲企业了解到庞大的中国市场,就是因为这个限制技术出口而丧失了庞大的市场机会其实是很可惜的。
沈骥如透露,在我国和发达国家的三大经济体的贸易当中,相对来说,欧盟的技术转让限制是最松的,其次是美国,再次才是日本。他表示,通过一次谈判,或者是一年的努力,要把技术输出障碍统统扫除掉是很难的,但是会有进展。比如说磁浮,现在我们自己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德国反过来就答应要转让一部分技术。“所以自身科技实力的提高很重要,如果你的实力不提高的话,它是不会卖给你的。 ”
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进口来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和欧盟贸易总额逾4255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6.6%。专家表示,通过采购等贸易手段,中国既可助欧盟摆脱经济困境,也将从欧盟获得所需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最终实现双赢。
新闻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