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04|回复: 0

我和波兰朋友傅鐸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10-30 1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在北大,我结交过一个波 兰朋友,他有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叫傅铎。我第一次见到傅铎时,他来华还不久,正在北大读中文进修班,准备一年后再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傅铎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兰,也深爱我们中国,学习勤奋刻苦,待人热情友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我曾在北大校刊上写过一篇介绍我们认识的文章,那篇文章的首段记载了我们第一次颇有戏剧性的见面:那天,我从湖心岛书亭出来,看到一个外国留学生正站在湖畔一块假山石上读汉语拼音,声音很大,显得很吃力,他还不时用拼音读出几个词语,但很不准确。我于是就过去帮他读了一遍,他很激动地用俄语向我道谢:“思巴屑卜。”还直截了当提出愿意和我交朋友。我当时正想找一位苏联老大哥留学生做朋友,所以就惊喜地用俄语说:“太好了,你是苏联人?”他耸耸肩说:“不,我是波兰人。”他也许以为我听不清俄语的“波兰”这个词,就特地补充说:“肖邦的故乡,居里夫人的故乡!”我被他的充满自豪的话感染了,于是就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波兰,了不起,世界大音乐家,大科学家的故乡!”他看到我这样赞赏他们的祖国,显得特别高兴。就这样,我们成了好朋友。
打那次见面以后,我有空常常到傅铎宿舍去,帮他学习汉语,有时还用简单的俄语介绍一些校内外的见闻。就像中国人学习外语一样,傅铎学习汉语也很艰苦,有时还会闹出一些笑话。记得有一次,我给他分辨“口”字旁的几个常用词的用法,为了讲得清楚,我先讲了一个不久前听到的真实笑话。说的是一个留学生在外出归来的路上,发现一条大黄狗跟着他,他以为狗要咬人,吓得脸色灰白,急匆匆逃回学校。同学们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心有余悸,吃力地比划着说:“一条狗,我一条腿,狗要在我腿上吃饭。”我把这则笑话向傅铎转述一遍,有意回避了一个“咬”字,然后问他这个留学生的表述错在哪里。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大大错了,腿上哪有饭吃,应该说:狗要在我腿上吃肉。”就像听侯宝林的相声,我禁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大笑过后,我就很顺利地把“咬”、“吃”两个词的词义和不同用法讲了一遍,他很快就理解了。
傅铎所在中文班对留学生的学习抓得很紧,傅铎自己也很努力,因此汉语会话进步很快,特别让人惊喜的是在聊天中还不时会冒出几个新词,显得很有一些文采。他告诉我,他家在波兰北方,是港口城市,家有父母,还有一个六岁的弟弟。我也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父母在上海,虽无兄弟姐妹,但有个舅舅家的女儿当自己小妹妹了,她今年也是六岁。我还当场给他看了随身带着的照片,他耸耸肩,高兴地说:“太可爱了,有机会到上海。一定到你家看她,百闻不如一见嘛。”听到这个不甚贴切的成语,我感到很新鲜,就说:“欢迎你以后到我家 ‘一见’。”我特别强调了“一见”两个字。傅铎若有所思地说:“世上的事你说巧不巧,你家住港口城市,有黄浦江流入大海,我也住港口城市,也有大河流入大海,那是有名的波罗的海;你有六岁小妹妹,我有六岁小弟弟。”说着,他转动着那对蓝莹莹的眸子,似乎在寻找什么恰当的词语,然后笑着说:“这是不是叫无巧不成书啊?”我被他这样的活学活用成语又一次引笑了,便惊奇地问他:“这些成语,你怎么学的啊?”他神秘地耸耸肩说:“阿哈,这是个秘密!”说着,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叠卡片,放在桌上说:“秘密就在这里!”我取来一看,原来上面写的都是成语。他看出我的惊讶神情,就马上解释说:“来中国前,就听说中国汉语很优美,成语很丰富,又很神奇,一句可顶十句百句,所以这次我来,就下决心要学好中国成语,请你以后多帮助我,你就是我的好好先生了。”我不管他的这个成语用的是否恰当,当即也用一个成语回答:“好,一言为定!”
那年暑期,我正在上海度假,突然收到傅铎的信,他说近期要到上海写生,还真打算要上我家“一见”。听到傅铎的这个“一见”,想不到我竟突然变成了“叶公好龙”中的叶公,一下子害怕起来:当时我家住在南市区,三口人挤在一个不到7平米的亭子间里,平时来了客人常常无席可坐,只好站着说话。如此陋室,如何能接待外国友人呢?与父母商量,他们也犯愁,父亲忧虑地说:“要坍台的,坍自家台事小,坍国家台事大!”后经多方商议,决定把接待地点放在虹口舅舅家,他们那里条件较好,而且傅铎去了,还可直接见到小妹妹了。
几天后,傅铎如期来到我舅舅家里。用他后来的话说,参加了一次“中国家庭式的贵宾招待会”。傅铎那天神采飞扬,就像回到自己家里,没有一点陌生拘束之感,又是和大家握手拥抱,又是为小妹妹画像,又是尽情品尝上海味的点心菜肴,说话的花样又不断翻新,常常从嘴里溜出几句硬邦邦的上海话:“谢谢侬”、“邪气开心”、“味道介好”……说得大家都忍俊不禁。
“招待会”结束后,我陪傅铎从弄堂出来,几个淘气的小朋友跟在后面,嘴里低声嚷着:“伏老,伏老。”原来,三个月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过上海,据说当时上海万人空巷,人人争相一睹这位大国主席的风采。可能印象太深,现在这些小朋友誤把傅铎当作伏罗希洛夫了。傅铎奇怪地问我“伏老”是谁,我说:“说你是伏老,伏罗希洛夫,你很荣幸,当上苏联最高主席了。”傅铎笑了笑,幽默地说:“以后出门,我要在胸前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是波兰人。”我说:“后面再挂一块,这样写:本人是肖邦,居里夫人,密茨凯维支的老乡!”听这一说,傅铎也会心地笑了。
写到这里,可能受感情驱动,我不禁要补记一段插曲,不过它是个不和谐的音符。傅铎来访后不久,父亲就到单位和房管所申请换房,他述说了那次“一见”的尴尬,并说以后可能还有外国友人要来,如见到还住这种陋室,传扬到国外,势必有损社会主义形象。想不到这个半真半幻的要求,竟成了一条罪状。父亲一年后被打成右派,他的三条罪状中的一条上写着:借留学生访问之机,恶毒攻击社会主义。父亲离世已四十余年,至今想起这事,我还耿耿于怀,内心深感负疚。当然,这是后话,与傅铎的来访完全无关。
傅铎到美术学院后的第二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激变。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留学生的思想更开放,更前卫。一天,傅铎有事来北大,还特地到宿舍看我。他送我一本俄文版的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的诗选,他说里面还夹着一张照片,要我认认看,是谁。我打开书页,里面是一张4吋大小的黑白照片。我定睛看照片上的人物时,不禁傻眼了:这是毛主席,可是他满脸怒容,好像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激怒了他。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平时看到毛主席的像,或微笑,或严肃,或慈祥,或诙谐,从未见过这样金刚怒目的照片。傅铎看出我的惊奇和疑惑,就平静地说:“喜怒哀乐,人之常情,领袖也是人嘛。”我当时还无法理解傅铎的话,又觉这样的照片,有损主席的光辉形象,因此不敢向人展示。后来在一次运动中,我就偷偷将照片妥然处理了。随着时间流逝,阅历加深,我渐渐从傅铎当时的那句简短的话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感悟和启迪,可惜主席的那张照片早已不在人间了。
来源:新浪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5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