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76|回复: 4

俄美格鲁吉亚之争对中国的警示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8-14 0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宋晓军:俄美格鲁吉亚之争对中国的警示 作者:宋晓军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俄美格鲁吉亚之争对中国的警示 美国军事论坛一位骨灰级网友透露:一位被俘的格鲁吉亚军官承认,萨卡什维利两年前就为武装夺取南奥塞梯作了准备。他们利用以色列的无人机技术,美国提供肩扛和车载防空导弹,美国特种部队老兵还专门训练了狙击手。8月8日,奥运会期间萨卡什维利终于动手了。萨卡什维利的设想是,利用奥运会开始一个斩首行动,迅速占领首府并破坏通往北奥塞梯的道路并埋设地雷,防止俄罗斯部队进入。这个网友透露,赖斯24小时前就知道并告知了布什,但是他们告诉萨卡什维利,如果他想夺回南奥塞梯美国不会在军事上支持。不过在两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卫星和情报网一直为格鲁吉亚提供支持,这位网友称:布什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看焰火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萨卡什维利开始进攻了。但是布什吃惊是俄罗斯的反应如此之大。目前俄罗斯已经俘虏了一些穿着格鲁吉亚军装的西方人,其中有两个美国人、5个以色列人和3个乌克兰人。另外,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军方的卫星为萨卡什维利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情报支持(这位网友注明:以上信息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信息来源)。这位网友是最早在论坛里贴出格鲁吉亚将进攻南奥塞梯和俄罗斯黑海舰队将出动贴子的。 从俄罗斯独立军事网站上透露,俄罗斯军队强行进入后,遭到了经过美国特种部队训练的格鲁吉亚军队和阻击手的袭击,而以色列提供的防空预警系统也起到了作用,至少一架TU-22和一架SU-25被击落。 威廉·恩道尔在《石油战争》一书中写到: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部分由于布热津斯基和美国石油公司的积极游说,克林顿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里海石油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1996年7月,华盛顿启动了南巴尔干地区发展计划,与保加利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讨论输油管道合作问题。该计划规划了两条里海输油管道线路。一条将从巴库通过格鲁吉亚直到土耳其的杰伊汉港。1997年,老布什的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为7月21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写了题为“美国在‘新丝绸之路’上至关重要的利益”的文章。这位即将在后来的小布什政府中成为主要人物的贝克认为:“与格鲁吉亚建立最强有力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是美国的战略利益所在。”格鲁吉亚地处里海石油和西方市场的中间地带。“里海石油最终将可能像今天的中东石油一样对工业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他补充道。当时,贝克还是英国石油-阿莫科在巴库利益的代理人。 第二条输油管道线路,受到美国政府和第一波士顿银行支持的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石油管道公司(AMBO)已经冷却好几年了。在继续推进之前,华盛顿决定不得不先除掉米洛舍维奇政权这个障碍。 恩道尔在描述了克林顿政府不顾联合国宪章以“人道主义”名义残酷地对塞尔维亚平民进行了轰炸开始将科索沃分裂,随后又入侵了伊拉克后,在“控制俄罗斯和她的能源”一节中写道: 美国的战略着眼点既不是伊拉克,也不是伊朗和她丰富的石油储备,而是要建立对俄罗斯的控制,这一点十分清楚。 接着他在“四处屯兵”一节中写道: 美国军事占领伊拉克,使世界能源的旧格局像推翻多米诺骨牌一样完全改变,这个幕后推手正是华盛顿。格鲁吉亚,这个位于从里海到土耳其杰伊汗港输油管道的关键位置上的国家,实际上从2004年初起就受美国的保护。当时,在美国受过教育的36岁的律师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在“玫瑰革命”中登上总统宝座。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由华盛顿和索罗斯基金会扶持,另外还受到詹姆斯·贝克的个人干预和支持,詹姆斯·贝克的法律公司是代表里海英国石油公司利益的。 2003年从阿塞拜疆经过格鲁吉亚到土耳其的世界第二大石油管道开铺设 今天,美国媒体开始分报道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对格鲁吉亚问题的言论,看来美国媒体已经不指望布什这一届政府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也许他们清楚这个有关石油的博弈太大了,要慢慢来。那么这个美俄之间的大博弈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警示呢?我一个月前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专栏上有一篇文章,我贴在这里: 华盛顿的“劝阻战略” 两个人搏斗了一阵后,体力仍有大量剩余的强壮一方对体力不支的一方的羞辱,是很多大片中常见的情节。但问题是导演为什么会热衷于展示这样的情节呢?“请放心,莫斯科!”——这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伯林(Henry Obering)7月15日针对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声称要对美捷签署部署反导雷达协议实施“军事和技术”反制措施的回应。随后亨利•奥伯林接着说:“我们在欧洲建立并测试反导系统在伊朗没有发展出洲际导弹前不会投入运行。”很显然,亨利•奥伯林在协议签署一周说的这番话,与其说他是在安慰俄罗斯,倒不如说是对俄罗斯的羞辱。 “我们在波兰部署的拦截导弹速度只有6.3公里/秒,是无法追上俄罗斯部署在乌拉尔以西洲际导弹的。”这是不久前俄罗斯对美国将在波兰部署由两级“飞马座”火箭助推的地基中段拦截导弹(GBI)发出警告后,亨利•奥伯林与导弹防御局首席科学家对俄罗斯人耐心的“安慰”。当时亨利•奥伯林之所以强调拦截导弹的速度是6.3公里/秒,是要强调这种拦截导弹是用于拦截伊朗于2003年9月22日在两伊战争爆发23周年展示的“流星-3”弹道导弹的。当时根据西方的情报证实,“流星-3”弹道导弹的射程在2000公里以内(1300~1400公里)。根据计算,射程在3000公里弹道导弹的弹头再入大气层的速度应为5公里/秒以下(最快为4.86公里/秒),而射程在10000公里的洲际导弹的弹头再入速度为7.18公里/秒。也就是说,由于俄罗斯目前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都在10000公里,而美国将部署在波兰的拦截导弹是不可能追上俄罗斯洲际弹道导弹的。 有意思的是,当亨利•奥伯林声称将部署在波兰的拦截导弹追不上俄罗斯的洲际弹道导弹后不久,美国科学家乔治•刘易斯(George N Lewis)西奥多•波斯托尔(Theodore A Postol)在今年5~6月号的《原子能科学公报》期刊上发表的题为“愚蠢的欧洲导弹防御网”文章中指出:根据美国导弹防御局公布的火箭级段数据和公开的“飞马座”火箭手册上的数据,亨利•奥伯林所声称的6.3公里/秒是完全不信的。也就是说,虽然按照设计部属在波兰的拦截导弹将比部署已在美国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拦截导弹少一级位二级火箭,但并不意味着最后被助推的重为60公斤的“大气层外拦截器”(EKV)速度会从三级火箭助推时的8.5公里/秒以上下降为6.3公里/秒。事实上,根据美军海湾战争的经验,设计速度为1.7公里/秒“爱国者Ⅱ”的拦截弹头按说只能拦截射程为300公里的早期型号“飞毛腿”导弹,但是在实战中却以2.4公里/秒的速度拦截了射程为660公里的“飞毛腿”改进型导弹,这证明了实战中的速度比设计速度提高了40%。而负责总承包部署在波兰拦截导弹的波音公司虽然拿到了8000万美元的订单,却至今也没有进行两级火箭助推的拦截试验。 当然,如果站在俄罗斯的角度看,问题的关键也许并不在于美国会不断升级助推火箭和 “大气层外拦截器”(EKV),甚至也不在于美国会对将要部署在捷克的雷达不断升级,而更在于俄罗斯自身战略武器的发展潜力。自苏联解体后,由于洲际导弹的研制生产资源有75%在乌克兰,俄罗斯只发展了1型洲际导弹——“白杨M”。当时根据《第二阶段俄美销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TARTⅡ)限制,俄罗斯在发展“白杨M”时只研发了单弹头型,虽然俄罗斯在布什政府退出《反导条约》后于2002年退出了STARTⅡ,但是在今年3月18日美俄举行的有关反导问题和销减战略性进攻武器的“2+2“谈判上(因STARTⅠ于2007年底到期),并没有看到俄罗斯威胁要拿出类似将“白杨M”发展为多弹头型的“军事和技术”反制措施。 事实上,美国不在乎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坚持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不仅仅是要羞辱俄罗斯,也许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个羞辱的过程不断展示给全世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那些效仿俄罗斯仍在大力发展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而言,这个过程的展示很可能有一种“后现代”的威慑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专家罗伯特•马丁内奇(Robert Martinage)在5月6日的一篇文章中,已用中国为例把这种威慑定义为了“劝阻战略”。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于 2008-8-14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很强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4 09: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富足的美国称霸野心,充当世界警察有增无减,以各种借口和手段干涉别国内政以达到自私目的。对中国在政治(人权),经济(金融等)军事(禁运)等诸多领域不间断的打压,给我们制造内部混乱(区域独立),外部围剿(周边军事对垒)。 千方百计地阻止中国的崛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治家预言;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 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9 12: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国什么时候是中国的朋友?给中国送来了那个主义?我们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谁强占去了?那里没有石油和资源吗?那个外强中干的毛子国家,欺侮的都是胆小的民族,历史上他们一直是那样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9 12: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连阿富汗都打不赢的超级大国,嘻嘻,只能靠虚张声势吓唬那些天生只能靠自淫生存的民族。怕它作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5-1-21 0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