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30|回复: 0

鞋企:走出去这一招管用!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2-1 1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从产品输出升级到资本输出,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像人类学会走路一样,刚站立时会害怕,缺乏安全感,总想扶着点什么东西。但这个过程又是必须经历的。不学会走路,永远也赶不上别人的速度。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无论是官方、学者还是企业,都明白“走出去”是一种必然。眼下的问题是,怎么走? 学会走路,有一个窍门,就是在熟悉的环境下学习。中国企业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经济开发区,从南至北,从东至西,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经济开发区。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集结资源,减少成本,发挥集群效应。 如果能在“走出去”时也创造这种模式,无疑对企业来讲是一种刺激。首先,在境外创立开发区,可以抱团的方式走出去,资金和风险都得到分散;其次,在开发区内建立规范的物流、办公生产线,企业的投资见效快;第三,没有离开国内熟悉的模式,企业操作起来方便踏实。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减少贸易摩擦。中国的制造业,如服装、鞋、家电自行车、玩具……无不经过痛苦的贸易纠纷。如果能以较低的成本,规避贸易摩擦,对外向型企业来讲,何乐而不为呢? 以鞋类为例,中国鞋出口最大的市场是欧盟,最大的麻烦也是欧盟。反倾销的官司,让中国鞋企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吧,意味着巨额诉讼费,况且要花费宝贵的时间。不打吧,意味着认输,放弃这块最大的市场。 进入欧洲本地建厂,是最佳的途径,尤其是在东欧。一方面,东欧建厂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可以自由进入西欧。所以,在俄罗斯和波兰等国家建立国际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综合成本最低的一条路。 当然,“走出去”并非都是成功的,其中也有失败。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需求的复杂性。在欧美发达国家,各种商品普及率较高,顾客消费心理较为成熟,更加讲究品位、品牌等“软功能”,对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的原创品牌,不易产生持续的信任。要占领发达国家市场,需要付出巨大的营销代价。像日本丰田、索尼,韩国的三星、现代这样的跨国集团,刚刚进入欧美市场时,也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经过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努力,才赢得市场认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文化、消费心理和购买能力各有不同,整齐划一的“大路货”难受欢迎,需要针对当地市场设计出更加适合的产品,市场开拓十分不易。 第二,商业环境的差异性。发达国家市场规则较为健全,在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或不成文的惯例。我国真正发展市场经济不过二十多年,各项市场规则尚在完善之中,相应地,国内企业也缺乏对商业规范的了解和执行能力,一旦进入国外市场,容易产生因误解而违法的情况。另一方面,中、西方工作和生活传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中方管理高层能否成功融合西方企业文化,包容企业员工,是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第三,企业实力上的悬殊。在国内,拥有几百亿元的资产与营业收入就可算是大企业了,但与一些动辄资产数百亿美元的跨国巨头相比,仍然相差不少,而在技术积累、营销策略、公司治理等方面,也显得实力不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跨国巨头也在许多国家实现本地化生产,而且品牌号召力很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国内的名牌企业走向国际后,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容易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危机。如果国内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走向国际市场,分散宝贵的企业资源,国际市场没有抢到,国内市场份额也被抢去不少,“走出去”可能反而成了企业衰落的导火索。 “走出去”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要审时度势,慎重决策。选择更稳妥的方式、更有效的途径,则是企业必须认真考量的因素。 来源:消费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2 0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