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63|回复: 0

专访波兰国宝作家托卡尔丘克:正是文化,让一个社会变得强大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8-1-31 12: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专访波兰国宝作家托卡尔丘克:正是文化,让一个社会变得强大
2018/01/31 09:50:48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柏琳

2017年12月,托卡尔丘克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中国问世。近日,腾讯文化对托卡尔丘克进行了邮件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采访者:柏琳


  被访者:托卡尔丘克


  在今天的波兰文学界,有一位国宝级女作家,地位堪与诺奖得主米沃什、辛波斯卡等文学巨人并肩,而且她本人也成为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她名叫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对她评价甚高,认为她是一位“辉煌壮丽的作家”。


  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她曾是荣格心理学的“信徒”,有在精神病医院的工作经历。1987年,她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9年后,她出版了长篇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并因此获得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此后,她彻底放弃公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999年,她的长篇《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再获“尼刻奖”。


  可以说,心理学背景给予了托卡尔丘克一种独特的创作视角:通过一种叙事魔法,用寓言、神话、梦境等超现实方式,将个体在相同情境下产生的迥异体验,“统领”入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并不神秘,它就存在于每个波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于沉痛历史和破碎社会现状的缝隙之中。


  在这一方面,托卡尔丘克接续了波兰文学的深厚传统。波兰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国。从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滚烫的长诗起步,数百年来,文学一直和这个国家的动荡历史具有某种同步性。贡布罗维奇、米沃什、赫伯特、辛波斯卡乃至扎加耶夫斯基,每一代波兰作家,都在寻求用更宽广的视野反映现实。


  如果说在托卡尔丘克前一代的作家,比如米沃什,一直致力于揭露、清算战后近半个世纪波兰现实的是非功过,坚持“文以载道”,那么到了托卡尔丘克这一代,尽管也强烈关注波兰民族文化和历史纷争的多样性,但他们的写作姿态有了明显的不同。


  这是因为成长背景的不同:在托卡尔丘克这一代,宏大叙事渐渐消隐,“大社会”转向“小社会”,“大写”的人也变成了“小写”的人。托卡尔丘克更乐于和个体亲近,在作品中拼贴神话和寓言,用一种看似变形的方式,还原普通人“小写”的生活。


  2017年12月,托卡尔丘克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中国问世。近日,腾讯文化对托卡尔丘克进行了邮件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神话是故事的根基,也是文学的间接灵感”

  记者:你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求学期间曾在一个针对青少年的精神病收容所做过义工。对于精神问题的研究,是如何影响你后来的文学写作的?


  托卡尔丘克:学心理学时,我还很年轻。这当然是我寻找自我成长道路的一种方式,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我不会过分高估这段经历的重要性。即使学的是桥梁工程或农业,我也迟早会开始写作。我对文学的兴趣埋藏得更深。


  但心理学的研究确实发展和深化了我对“世界文学”的感知力。后来我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了一段时间,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当时我最重要的发现是:即使经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也会有各自不同的体验方式。在此之后,“文化”这个概念,会将这些个体的经历捆绑在一种具有统领性质的叙事体系中,这个叙事体系即我们所谓的“真理”或“历史”。我对这个发现非常着迷。


 
心理学家荣格对年轻时的托卡尔丘克影响甚深

  记者:在心理学方面,据说你是荣格的信徒,你为何被荣格吸引?


  托卡尔丘克:荣格的想法对我来说很重要,但今天我不再那么受它们吸引了。


  我在华沙学习心理学时,波兰正处于戒严令管制下——那是一个可怕的时期。


  
1983年12月21日,华沙民众在为圣诞节排队采购物品

  荣格的书在我心中播下了秩序的种子,使我相信:集体意识是由某种我们可以信任的、更深层次的、固定的规律所支配的。


  而他的心理学讲座内容让我再度确信,存在一些比混乱的日常政治更坚实的东西,那就是神话。它总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即使我们不认识它。神话是故事的根基,也是文学的间接灵感。


  
托卡尔丘克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记者:神话的确是你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中,你讲述了中世纪圣女库梅尔尼斯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神话韵味。你曾说:“写小说对我而言,就是对人讲神话故事,让人在神话中走向成熟。”那么,神话在你的文学世界发挥了什么作用?


  托卡尔丘克:直到今天,我仍然在读寓言和神话。它们使我感到满足和安慰,就像是“叙事的黄油和面包”,是一种必需品。


  寓言是讲述世界的最古老和最深刻的形式之一,它是民间自发生长的智慧,关乎一些最根本的事物:死亡,躲避死亡的可能性,对正义的理解,以及社会运行机制。而神话为孩子做好了生活的铺垫,让他们从中学到很多。大多数人的文学冒险之旅,都是从阅读神话和寓言开始的。


  从广义上说,讲故事和写小说这两件事,都源于寓言传统。我们通过塑造的角色来直面人的困境和障碍,我们也能由此了解他人的生活。在寓言和神话中,世界总是巨大的,有无限可能——你永远不知道什么力量会帮助你,什么会变成危险。在小说中也是如此。神话提供了一种图解式的叙事,为某些场景和事件做好预演,但神话从来不引入心理机制。而文学的伟大,就在于把心理学引入了情境。


  “写作时,我喜欢用青蛙的视角,不喜欢鸟瞰”


  记者:你是很难被限定在一种文学体裁内的作家。以《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为例,自传体、随笔、史诗,甚至菜谱……它是各种文体的杂交。事实上,在写作中,你经常致力于寻找史诗和其他文学体裁之间的“另一个空间”,你如何理解历史叙事和文学之间的界限?


  托卡尔丘克:我相信,每一代作家都试图寻找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世界。而随着世界的变化,这种描述的形式也必须改变。一方面,我们沉浸在传统中;另一方面,这种传统越来越狭窄,令人窒息,让人无法真正定位自我。因此,我们需要寻找自我的声音。


  在写作中,我总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我的声音、我的故事节奏。即使已经有了故事的话题和角色,我还是会问自己:“谁在说话?我听见了谁的声音?”事实上,谁来讲述故事,取决于语调和语言系统,以及情绪和氛围。我需要耐心和勇气来为笔下的角色定调。


  我用这种写作方式写成了《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以及后来的《飞行》。这些小说由很多碎片构成,如同星座群像中的一颗颗恒星,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画面,代表一种更广阔的意义。


  
托卡尔丘克短篇小说集:《最后的故事》

  记者:你也写过很多短篇小说,比如2004年的《最后的故事》(Ostatnie historie),你还曾提议创建一个“短故事节”。短篇这种形式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托卡尔丘克:我相信如今的人们更倾向于用简短的方式来思考。这是我们和互联网共存的结果导致的——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有时候甚至相互矛盾。比如我们以为在用一个Windows系统,结果跳入大脑的是若干个彼此毫不相关的网页。因此,我们(作家)的任务,就在于把这些混乱的事物聚集在一起,并从个体经历中找出更普遍的意义。


  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作家的要求很高——需要高度的专注,以及创造“金句妙语”的能力。我总是告诉自己,长篇小说应该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恍惚状态,而短篇则应该让人体验一次微妙不可言喻的启蒙之旅,并给予我们洞察力。


  创建“短故事节”的想法,源于一种反抗不公平现状的情绪——读者和出版商对待短篇小说的态度比长篇差太多,短篇小说总是不受欢迎的体裁,人们总是喜欢写些“大部头”,以致于崇高的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日渐萎缩。


  
托卡尔丘克作品:《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记者:“寻根”同样是你写作的重要主题,《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探讨了人们在新地区如何扎根的问题,《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探索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该如何定位的问题。为什么“寻根”的主题对你如此重要?


  托卡尔丘克:许多作家都会在某个时刻重返家庭叙事。家族故事是我们童年记忆中,能分享给陌生人的最私密的部分。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确实受到了我祖母的家庭故事启发,当然,我做了很大改动,加进了我自己的理解。距离《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的写作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我把这本小说看作我的青春时代的映射。


  记者:在以上两部小说中,你提供了一幅抑郁、古怪的“畸零人画像”,比如醉鬼马雷克和恐惧睡觉的苏姆,这些描写让人想起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或者福克纳和麦卡勒斯的写作,孤独的畸零人总在寻求爱与平静。你写这些畸零人有什么用意?


  托卡尔丘克:把“人”(human)的首字母大写成“H”的宏大历史,总是在告诉我们战争与和平、显赫的人类功绩以及重大历史进程,而普通人和他们“小写”的生活总被忽视。后者的生活,我们只能通过文学来了解。


  写作时,我喜欢用青蛙的视角,不喜欢鸟瞰。我喜欢从近距离、从底部看到的一切。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者,我很清楚每个人都有点古怪,都有自己独特的敏感点,无论好坏,我们都会把这些特质隐藏起来。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事实上,西方文学是个人主义的文学,非常强调这种独特性——由此,就会创造出一批强力而凸显的人物形象,这些文学人物往往比真实的人更生动,比如包法利夫人、堂吉诃德和莫尔索。


  “如今波兰人更愿意阅读那些与个体关系更密切的文学作品”


  
托卡尔丘克

  记者:波兰有伟大的文学传统,诞生了密茨凯维奇、贡布罗维奇、辛波斯卡和米沃什这样的“巨人”,作为当代波兰作家,你是否觉得年轻一代作家依然生活在这些“文学巨人”的阴影下?


  托卡尔丘克:我不这么认为,我还没认识过任何一个试图模仿辛波斯卡或米沃什的作家呢。无论如何,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写作的情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然而我意识到,在我们之前的那些伟大的文学前辈建立了一种感知的范域,用来测试波兰语所能抵达的边界,而语言才是真正连接我们的东西。


  看辛波斯卡和米沃什的写作风格,他们就像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人。我认为,现在是时候停止在“民族”范畴里思考文学了,文学应该被看作是某种语言的产物。人类的经验愈发普遍化,文学也变得愈发全球化,这就是为什么翻译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译者是跨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使得阅读成为一种纯粹的人类行为。在波兰,我们对来自中国、法国或者美国的小说都抱有很高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深刻而精妙的交流手段。


  记者:我们来谈一谈文学中的“波兰性”。波兰文学是东欧文学的一部分,在东欧剧变后,波兰文学也有了变化,原来旨在揭露殖民和反抗极权的“清算文学”逐渐淡出,新一代作家似乎把目光从“大社会”转向了“小社会”,不再想背负“现实使命”,对此你怎么看?


  托卡尔丘克:是的,文学如今变成了“私人的事”,但这并不是说它变得琐碎,或者回避了生活中重大而普遍的问题。


  今天,我们对“政治”有不同的理解。“政治”不再是权力斗争、军备竞赛或者和平条约,它成了个体生活的一面多棱镜。他或她吃什么东西,是否觉得自尊受伤,是否实现了自我价值,自我独特性是否被接受,一个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责任,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对待自然、动物……这些都成了“政治”。如今波兰人更愿意阅读那些与个体关系更密切的文学作品。


  记者:波兰有过沉痛的历史。在20世纪,它曾沦为德国和苏联两种极权模式的实验场,留下了历史创伤。这一创伤至今仍在对波兰人的精神状态造成持续性的负面影响。作为作家,你觉得自己是否存在某种写作责任?


  托卡尔丘克:我不是宿命论者。今天,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强大、清醒且有支持力的社会,波兰就能变成现代化且富有创造性的文化共同体。也许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有时打击似乎会使一个社会丧失自尊,战败和数次起义(的失败)会导致天才缺席,人们无意识地进行自我贬低。这种缺乏自尊的心态会被殖民主义者所利用,成为其有效工具。要解决这个问题,增强自尊,提高自我估值,方法之一就是进行文化建设——在社会中,建立能进行深入、具体交流的对话体系。


  一些政客似乎并不喜欢这样做,他们把赌注压在工厂、矿山、进出口贸易上,但正是文化,才能让一个社会变得强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2-4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