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上周末,萃欧留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们组织了一次中波学生心灵对话,是希望中国学生通过和波兰大学生的交流能够充分了解波兰,更多融入波兰文化,如下文章是萃欧学生参加完这次活动的视频及感想。
https://v.qq.com/x/page/d0514uozrtl.html
在上个星期我参加萃欧公司开展的一个活动,具体内容是让两位中国学生与两位来自波兰的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中波之间的教育差异与文化差异。从此次活动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首先是教育上的不同,尤其是在18岁的时候最为明显。在中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将在这个时刻面临着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高考。这场考试常常会被老师形容成决定你一生的考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定会在那个时刻别无选择的去拼尽全力学习,以此来面对那场考试,即使那时你已经成年,但你任然会被当时的情况所限制,比如你还是不被老师与家长允许谈恋爱;你还是不能去做那个时间段你所感兴趣的事;你甚至没有时间来去放松你自己。你的所有时间都会被用在写试卷上。就拿我个人举例,在那时的我只是一味地写许许多多的试卷,我从未考虑过我未来该如何打算、过了18岁所代表的事情、以及未来的梦想。那时有且仅有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而在波兰,或许可能是整个欧洲,他们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在18岁甚至之前,他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打算,这次讨论会中的一位来自波兰的女孩,她才18岁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服装品牌,这一点对于中国同龄的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从这位女孩子的言谈举止我看出了她的自信。她告诉我们,在她18岁时她就明白了她想要的是什么,我觉得这可能与两国之间的教育制度有关,在波兰也是有高考的,但高考的成绩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波兰的学生在他们18岁时,没有有任何的压力,他们可以去做他们想做的任何的事情,并且他们的父母也是全力地支持着他们,他们会依照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发展,我认为这样是很好的,正如别人所说的: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嘛。
但是我认为事物总是会有两面性的,每每当我去回想起高考的那段时光总是让我难以忘怀的,即使是那样的幸苦,但在那时所收获的同学情与师生情将会伴随着你的一生;虽然在波兰的高中教育是轻松的,但我认为有时候学生会缺少家长以及学校的约束,有些学生甚至会误入歧途,就好比对待抽烟与恋爱这些问题上,我认为过早地让孩子经历这些,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接着让我谈论下文化与观念上的不同。我认为东西方存在文化与观念上的差异是必定的,只不过是大与小的问题。对此我将举出“对待节日的方式”与“为人处事的方式”来进行阐述。在中国遇到传统节日时,街道上总是特别地热闹,即使到了夜晚,街道与市中心也是灯火通明;但在波兰,这却是完全相反的,每到了节日的时候,商店总是早早的关门,街道上也是很少有车辆往来,每个人似乎都是待在家中过节。从这件事上我认为中国人奉行着的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而在西方,人们则是更加注重与家人来一起分享这份来自节日的快乐。
其次是在为人处事上,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显得更加的圆滑与通人情,在这一方面可以简要概括为:“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觉得这句话最合适不过了;而在西方,人们在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则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论你有什么急事都得按规矩来办事,一步步的走。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万事总是有两面性,中国人民的处理方式更加的人性化,但这也确实滋养了一些投机取巧之辈;而西方的方式可以说非常的公平公正,但在我看来这有时会显得十分的呆板,固执,不懂变通。
从这次活动我了解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让我明白了:我需要改变的地方在哪里;国外的人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去学习与借鉴的;我该如何与外国人相处。此篇文章我并非是想批评哪国的教育或者是文化,而是想借这次活动的事情去探讨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其利与弊,让我们之后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作者简介:
关于萃欧: 萃欧为中、波合资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波兰首都华沙,主要业务包括留学咨询、工作移民和投资咨询,团队核心成员为原华为高级管理人员。萃欧是波兰留学咨询行业第一品牌,并在波兰本地投资领域有多个成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