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城一隅 ,一个生活在异地的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联系方式:QQ710148256。微信公众号:冰城一隅,ID:why_hb1977
值班大话君:长河
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与全面通车,作为这条“T”字型铁路的交汇点,哈尔滨成为铁路沿线最重要的新兴城市!至光绪三十二年(全面通车后的第三年,即1906年),东北境内铁路沿线的波兰侨民已达2万余人,而波兰籍员工及家属也多在哈尔滨安身。
△ 1910~1911年的傅家甸天主堂
天主教在波兰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在的波兰是一个天主教徒占人口90%以上的国家,那时的波兰侨民信奉天主教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哈尔滨最早的天主教堂落成于1901年9月15日,位于傅家甸南勋六道街。由于波兰侨民多生活在当时的新市街(今哈尔滨南岗区)区域,而傅家甸天主堂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侨民们的宗教生活多感不便,于是请求波兰天主教会派遣1名神甫到哈尔滨建设波兰人自己的教堂。
△ 圣·斯坦尼斯拉夫(波兰天主教)教堂旧影
波兰教会委派安托尼·马秋克神父到哈尔滨,募集资金,并领到中东铁路局长期免费租借地号(在南岗大直街47号地段上)。在1906年开始建造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堂,通常称为南岗波兰天主堂,至1907年竣工。
这是当时哈尔滨市最漂亮的一座天主堂,砖石铁盖的哥特式风格建筑,教堂的钟楼配有典型俄罗斯风格建筑的山花装饰。是当时市内唯一的具有暖气的教堂。一楼是教堂,二楼是唱诗班,备有管风琴。教堂建成后,安托尼·马秋克主管教堂,不久被召回波兰。1909年12月,弗拉迪斯拉夫·奥斯特罗夫斯基(汉名:吴文化)来到哈尔滨,就任本地天主教会的神甫。直到1936去世,他一直都是哈尔滨天主教教会活动的领袖。
△ 曾作为波兰领事馆的“波兰之家”大楼旧影
在哈尔滨的波兰人社区与天主教社区是重叠的,因为大多数波兰人都是天主教徒。百分之九十的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也是波兰人。受欧洲传统的影响,波兰人社区不是一个宗教和世俗相混合的组织。虽然天主教仍然是波兰人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波兰社区的核心是建立于1907年的民间组织——“波兰之家”(如果用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叫法,可能“波兰会馆”会更接近一些),旨在传承波兰传统文化,并对流散人口进行自我管理。“波兰之家”大楼始建于1912年,原址设于聋子街(现南岗凤翥街)21号。最初只有一层,一年后扩建为二层,1920年扩建为三层,同年被作为波兰驻哈尔滨领事馆(三层为领事官邸)。大楼落成后,即成为哈尔滨波兰人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 显克微支中学[1]
在哈尔滨的新市街有了波兰天主堂,又有了“波兰之家”,可以说波兰人社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雏形。于是波兰侨民开始着手解决他们的另一个问题——遗留在俄国境内的“留守儿童”。虽然波兰侨民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来到了大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满洲,可他们的子女却还大都留在俄国学校读书。神甫奥斯特罗夫斯基提出,利用教会组织和波兰教友的捐助建立波兰学校的建议。
△ 1938年显克微支中学门前的教师合影
哈尔滨的第一所波兰学校——显克微支中学创立于1913年,原址位于现东大直街与鞍山街的十字路口附近。据哈尔滨历史研究会会长李述笑老师的研究:第一位校长是斯坦尼斯拉夫·雅尼舍夫斯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显克微支中学得到了波兰教育部的认可。显克微支中学的学生不但参加波兰的全国统考,毕业生还可以免试进入波兰大学。显克微支中学之后,陆续有瓦茨拉夫·拉佐夫斯基医生在“波兰之家”名义下开办的小学;有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区开办的文森特·保罗普通中学;以及1926年在埠头区(今道里区)开办的波兰高等中学。
△ 埠头区三十六棚的圣·约瑟夫教堂
20世纪20年代,信奉天主教的除了波兰侨民外,还有其他国家的天主教徒以及哈尔滨的中国教徒,仅一座波兰天主堂,满足不了众多天主教徒宗教生活的需要。为减轻教会的压力,奥斯特罗夫斯基又提出建立第二座波兰天主堂的设想。1922年,经呈请中东铁路局,领取了位于药铺街(今中医街)、商务街(今上游街)中间的一块长期免费地号。在波兰神父的主持下,由集中在哈尔滨中东铁路总工厂(原车辆厂旧址)的波兰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捐款,于1925年在埠头区的三十六棚建成木结构教堂——圣·约瑟夫教堂,通常称为道里波兰天主堂。
△ 上世纪30年代,天主教徒在哈尔滨的宗教活动
可以看到,波兰侨民在哈尔滨的很多事件与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有着至关重要联系。顺带再说一句,非常遗憾的是,此文照片中的所有建筑无一幸免,在哈尔滨皆已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