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 |
| 《沃采克》 |
◎王辉 招贴的英文名字叫“poster”,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是一种融合图像、符号和词语等要素的视觉表达形式。在世界招贴设计发展史上,波兰招贴堪称一颗最璀璨的宝石。波兰招贴设计不仅受到欧洲各类艺术运动(如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蒙太奇等)的影响,而且还融入了波兰传统民族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波兰招贴艺术肇始于20世纪初,在50至60年代达到鼎盛,出现了享誉世界的“波兰招贴学派”。这一学派的艺术家认为招贴不仅仅是宣传和传播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可塑性强”且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他们的作品以非常规的构思和联想、简洁明快的艺术形式以及浓烈鲜艳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次展览展出的70余幅波兰招贴精品均来自世界上第一座招贴艺术博物馆——建于1968年的华沙维拉诺夫招贴博物馆。 最引人注目的是斯坦尼斯瓦夫·维斯皮昂斯基(1869—1907年)为比利时剧作家毛里斯·梅特林克的戏剧作品《室内》设计的招贴画。这幅画堪称“现代戏剧招贴的鼻祖”。作者多才多艺,他是画家、彩色玻璃窗设计师、诗人、剧作家,也是戏剧理论家、舞台布景设计师以及印刷商。虽然这是他仅有的一件招贴作品,但它在波兰招贴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在这张长方形的招贴中,一个留着长发,双手和额头紧贴在窗玻璃上的女孩正全神贯注地望着室内的一切,她的额头在玻璃上留下了深深的椭圆形印记。女孩仿佛一个有魔力的引领者一般,促使观者产生无尽的遐想:究竟室内正发生着什么呢? 亨里克·托马谢夫斯基(1914—2005年)的戏剧招贴《伊尔库茨克的故事》是前苏联作家阿尔布卓夫创作的戏剧,讲述了在伊尔库茨克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几个青年人的故事。在鲜艳的玫红色背景衬托下,一只极具隐喻色彩的高跟鞋跃然纸上。亨里克·托马谢夫斯基是“波兰招贴学派”的重要人物,被誉为“波兰视觉艺术设计的精神领袖”,他擅长运用图像、符号等隐喻、暗示手段来表现主题,因此他的招贴设计往往呈现构图简单明了、色彩明快鲜艳、图形生动活泼的特点。 塔德乌什·特拉伯可夫斯基(1914—1954年)在1954年为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设计的招贴则体现了另外一种风格,这幅招贴画面优美,格调清新,在远处焕发生命活力的绿树映衬下,黑白键盘在土地上徐徐展开。寥寥数笔就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仿佛钢琴家指缝间奏出的美妙音符似泉水一般涌入观者的耳朵里,令人对比赛有了更多的期待。 杨·莱尼扎(1928—2001年)为奥地利作曲家奥尔本·贝格(1885-1935年)的歌剧招贴《沃采克》是波兰招贴设计美学的最典型的代表。这部剧讲述了一个理发师出身的士兵的堕落故事。主人公被情妇背叛后受到了所有人的耻笑,陷入疯狂和绝望中的他杀死了情妇并投河自尽。这件招贴作品深受波普艺术的影响,扭曲的不同粗细的线条、红色渲染的画面以及声音的视觉张力让观众感受到沃采克犹如火山喷发般的情绪释放:愤怒、耻辱、痛苦、崩溃以及绝望的呐喊。这部作品也使人不禁想到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年)的经典之作《呐喊》。 “波兰招贴学派”艺术家们常借助象征、符号、隐喻以及奇特的字体等手段创新,成为艺术家想象力和观众鉴赏力之间的“游戏”。与西方招贴的浓重商业性不同,波兰招贴的艺术性很强。虽然存在着审查制度,艺术家们有时会有一些艺术上的妥协,或是会采用一些大众较为认可的模式,但是他们始终保有自己的原则,有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波兰招贴的先锋性,是这个注重创意和自由表达民族的探索精神的体现。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