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一个承受了太多苦难的名字。勋伯格在《A Survivor from Warsaw》里,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旋律和唱词描绘了这座城市在德占时期近乎人间地狱的惨象。事实上,华沙分别在1943年和1944年经历了两次起义,一次是华沙隔都犹太人不求突围,只求尊严地死去的隔都起义,另一次是在苏联红军临近时波兰人为了掌握德军撤退后对这座城市的主导权而进行的起义。两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之后,德军对华沙进行了有系统的破坏。战前,华沙是个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其中三分之一是犹太人,使华沙成为当时除纽约外世界上犹太人口最多的城市。战后,昔日充满活力的犹太社团不复存在,而整个城市损失了一半以上的人口,变成了一片废墟。
和耶路撒冷大街交叉的是新世界路(Nowy Świat),购物街。从这里开始了我的步履蹒跚之旅,因为写道上到处是积雪,很多地方还结了冰,我的鞋子又不防滑,所以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这条路相当长,笔直地通向华沙的旧城区,人称“王家之路”(Trakt Królewski / The Royal Route)。街边多是小店和咖啡馆,路上有悠闲逛街的时尚男女,也有匆匆赶路的行人。
走了没多久,天色便转暗了,路名也变成了Krakowskie Przedmieście,而圣十字教堂(Kościół Św. Krzyża)就呈现在我眼前。从外表来看,会以为这是华沙随处可见的一座教堂,挺漂亮的,对称的晚期巴洛克式,仅此而已。但教堂的内部使其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因为这里安放着两颗“波兰的心脏”!肖邦的,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雷蒙特的,分别存于教堂的两根柱子里。星期六的傍晚,一来到这里便立刻感受到波兰浓厚的天主教气氛。教堂里有很多当地的居民在独自默默祷告,包括许多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这甚至在意大利都是难得见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