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0|回复: 0

记忆中的东欧文学图谱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2-11 13: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上星期去世的波兰诺奖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赫拉巴尔纪念墙”,绘有赫氏及其生前最喜欢的猫



赫拉巴尔的《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波兰作家斯坦尼斯罗·罗姆曾有过一个著名的隐喻,在遥远星球上的某个国家,居民们被迫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下,嘴里吐出的泡是唯一的谈话。官方说,水下生活才是最美好的,浮出水面呼吸就是犯罪。而所有的居民都患上风湿病,梦想着有一天过上岸上的生活……
  而20世纪末大事记之一,就是这群水下的人们浮出水面呼吸——冷战的铁幕撤下,东欧解冻,岸上的生活来临了——东欧诸国迎来了民族自决与思想解禁。
  “东欧文学”随着带有冷战色彩的“东欧”一道,正成为过去式。然而,当代文学史却注定无法忘记——在这块弹丸之地,曾经的东欧七国,捷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如何向世界奉献了一批当代思想学术史独有的概念:流亡作家,地下写作,心灵献祭。一大批优秀作家们以不屈的个人抗争,深刻的历史反思,以及对自由的强烈追求,赢得了世界性赞誉,其中不乏优秀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与获得者。
  最近重入视野的是花城出版社的“蓝色东欧”丛书。作为现当代东欧文学一次整体性的巡礼,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七国文学作品中的近百部佳作,将借此机缘再次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回顾20世纪80年代,有感于与这一地区微妙相似的历史经验和社会状况,国内的翻译者们开始大量翻译东欧文学作品。捷克的塞弗尔特、赫拉巴尔、伊凡·克里玛、哈维尔、昆德拉;波兰的米沃什、希姆博尔斯卡、舒尔茨、贡布罗维奇、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匈牙利的凯尔泰斯,塞尔维亚的帕维奇;罗马尼亚的诺曼·马内阿、赫塔·米勒等等。其中,上星期去世的波兰诺奖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唤起了最新一波的对东欧文学的记忆。
  这些东欧作家是如何传播、感染并且影响中国的。记者访问了多位译者和作者,从他们的东欧文学情结中,可窥一二。
  捷克 昆德拉在中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所有抱有文学梦的中国年轻人,都很难避开两个外国人的启示。一个是南美的马尔克斯,另一个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被称为流亡者的米兰·昆德拉。
  昆德拉在中国,首先是一张悲情脸,流亡法国,一度不为本国认可。其次是一个营销奇迹。所有昆德拉作品在华各种销量加起来有上千万册。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现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部就高达数百万册。
  在1985年,美籍学者李欧梵在武汉某学报上首次向中国正式介绍昆德拉时,还并未引起什么注意。1986年,刚取得南京大学硕士学位的景凯旋从一位美国访问学者那里得到了《为了告别的聚会》,作者昆德拉。一直受精英文学观和欧陆美学教育的他,从索尔仁尼琴“人性向上的沉重”中走出来,第一次领略到昆德拉对价值失落的反讽,同时不乏深刻的批判,顿时觉得耳目一新。为了能让更多人看到,他开始为这本书的翻译工作而奔走。
  几乎与此同时,赴美访问归来的作家韩少功开始关注并翻译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听说了景凯旋的事情,就反映给作家出版社,韩景二人先后把手稿带到了北京,其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为了告别的聚会》陆续面世。昆德拉真正来到了中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景凯旋历经波折,又翻译了《玩笑》、《生活在别处》等作品。
  90年代初,刚经历过短暂风波的中国人在昆德拉式的调侃与哲理中,似乎找到了某种命运相惜和寄托,所以,“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媚俗”成为流行语。中国文学思想界言必称昆德拉。
  在90年代末,知识界还有一场“昆德拉、哈维尔之争”。捷克剧作家哈维尔坚持留在捷克,昆德拉移民法国,哈维尔坐过牢,昆德拉虽受过监控,但没坐过牢。当时有一篇文章《我们选择什么?我们承担什么?》认为哈维尔比昆德拉更有担当,更有牺牲精神,昆德拉是逃避的犬儒主义者。景凯旋却认为,昆德拉并非犬儒,对集权主义和西方价值观的思考都是深刻的,学界也发现了这一价值。
  不管怎样,变化是巨大的,200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买下昆德拉全部13部著作的版权,根据法文版重新出版。可以说,是昆德拉最先使得中国人将目光转向捷克与东欧文学。
  捷克 安贫者赫拉巴尔
  和他声名赫赫的捷克同胞昆德拉相比,赫拉巴尔是一位被中国大陆忽略了太久的伟大作家。为更好感受作家的生存状态,已两赴捷克的龙冬不止一次表达了这样的感慨。
  1993年,还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任编辑的龙冬偶然从《世界文学》第2期上读到了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两个短篇、一段创作谈,译者杨乐云。不同于昆德拉浓厚的政治意味,龙冬从赫拉巴尔那里读到了生活的趣味、幽默和更为宽泛的思考。“十几年前,捷克的一个汉学家访问我,问为什么要翻译赫拉巴尔,我说,我就想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知道,人家是怎样对待生活、对待写作的。如何把生活和写作结合的。”
  彼时,龙冬对捷克文学还毫无概念,直到2003年第一次去捷克时,只有赫拉巴尔本人是让龙冬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这名出身与教育都良好的作家一生坎坷,安贫乐道,49岁才正式出版了第一本书——《底层的珍珠》,一生都坚持了对底层群体的欣赏和热爱,描写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他笑着看卓别林,在艰辛的生活里发现乐趣。”有过底层生活体验的龙冬对赫拉巴尔倍感亲切。他于2008年2010年两赴捷克,去了作家出身地和写作的小酒馆,只为了更好地体验赫拉巴尔的生存状态。
  引进赫拉巴尔的过程并不顺畅,直到199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才具体操作引进事宜,其后为翻译和版权购买又花了3年,到2003年1月才推出《过于喧嚣的孤独》和《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次年5月,又推出另五本赫拉巴尔作品。《赫拉巴尔精品集》成为世界上首部赫拉巴尔作品中译本。
  龙冬亲睹改变的悄悄发生,在出版赫拉巴尔第一部稿子前,他在网上百度“赫拉巴尔”,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十条,而如今,关于赫拉巴尔的报道已如海洋。2007年,赫拉巴尔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聚集在现场的粉丝遍布了知识出版界和普通人群体。
  塞尔维亚 帕维奇与《马桥辞典》
  1996年,较早把目光转向东欧文学的作家韩少功创作上先人一步,《马桥辞典》的出版刷新了写作范式,(2010年借此获得了第二届纽曼文学奖),还引发了一段公案。学者张颐武在其出版后不久,指责韩少功抄袭了当时尚未出版的一本译作,闹上公堂,最终韩少功胜诉。该译作就是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
  帕维奇以奇书《哈扎尔辞典》开辞典式小说先河,1984年出版后获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这部包罗万象的小说糅合古今、幻想、梦境与实现,复活了中世纪消失于中欧大地的哈扎尔民族。
  7世纪到10世纪,在黑海和里海间的游牧民族哈扎尔人,放弃了原始宗教信仰不久后突然消失,成为史上悬案。帕维奇以深厚人文功底的学者知识背景、雄奇的想象力和后现代主义创作精神,在集权和文化审查的高压下,反思并复活了这段历史,因其历史责任感、勇气和新颖手法,成为堪与博尔赫斯并称的文学大师。
  2009年帕维奇逝世,十几年前的公案又被重提。译者之一戴骢表示,《哈扎尔辞典》出版前,只在《外国文艺》于1994年有选译。韩少功的《马桥辞典》除了形式上偶有相似外,内容完全不一样,加上一贯的创作思路深受昆德拉理念的影响,很难说是抄袭。而帕维奇与他的后现代主义却因此为中国读者熟知。
  学者张颐武在悼念帕维奇的博文中有一段话,或可反映帕维奇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们了解的是一种文化的特殊命运。这种命运是帕维奇的想象,也解放了我们的想象,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反思了‘语言’本身的限度和可能。”
  波兰 政治延续与多元变化
  上世纪60年代,留学生林洪亮离开波兰时,已感受到这片大地的文学新气象。1957年波兰政局解冻,古典主义和现代派的潮流同时在这里涌动。那时,带着一些宝贵的波兰当代文学资料,林洪亮返回祖国。经历了十年动乱,以社科院小语种翻译交流学者的身份重回波兰,时隔近20年,他看到了一个再次解冻的波兰文坛。
  彼时,冷战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还在——1980年,流亡诗人米沃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波兰出版了获奖诗集《拆散的笔记簿》。由于米沃什1950年就离开祖国,作品被禁,林洪亮此前一直无缘看到他的作品。到了1989年,由诗人绿原首度将这本诗集翻译引进中国,收在漓江出版社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集里。
  出版人林贤治读到这本诗集之后深受震撼,尤其是流亡者米沃什严肃的命运反思,深刻的社会批判和自由意识,启发了他日后研究东欧地下文学的兴趣。其后,诗人北塔、西川和张曙光,陆续翻译了《米沃什词典》和《切·米沃什诗选》。其代表作《被禁锢的头脑》即将在今年3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审美接受方面,林洪亮更偏爱小米沃什12岁的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她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人因对50年代波兰的政治宣传假话失望,后来的创作跳出了政治性视野,关心哲理、日常生活、人类命运和世界性话题。林洪亮精心收录了她85%的诗作,收在2000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呼唤雪人》集中。
  林洪亮介绍,相比同时代的捷克作家以强烈政治色彩著称,波兰作家创作却更倾向多元。原因是70年代后团结工会出现,工人与知识分子联合。同时,宗教也起了作用。
  米沃什在诗歌创作中有对斯大林时代的揭露,希姆博尔斯卡则升级到对越战的关心中去。林贤治则认为波兰民族在创作上有一致的延续性,他们的不屈抗争精神,不管在对政治体制的鞭策上,还是在对自由的追求上,都是世所罕见的。
  同样是流亡者的贡布罗维奇则表现出先锋创作理念方面的才华,《费尔迪杜凯》于2003年由译林出版社引进中国。让作家余华爱不释手的布鲁诺·舒尔茨最早在1992年出现在第三期《外国文艺》上,这位在余华眼中可媲美卡夫卡的后现代小说大师,在2009年和2011年,《鳄鱼街》和《肉桂色铺子》分别由新星出版社和浙江文艺出版社引入中国。林洪亮介绍,另一位著名的波兰科幻小说大师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目前还没有长篇作品翻译引进国内。
  萨米亚特族 东欧文学内核
  2010年,一本名为《地下——东欧萨米亚特随笔》的出版物引发了学界关注。编译者景凯旋,筹划者是时任花城出版社编辑的林贤治。林贤治拿到中译本时62岁,但对于东欧知识分子地下写作的关注,已持续了二十多年。
  萨米亚特(地下出版物)是前苏联、东欧特有的文化现象,针对书报检查制度而来。其中捷克的萨米亚特最发达。捷克作家们普遍内心经历过乌托邦的幻灭,转而遵循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传统:当社会遭受压迫时,知识分子必须承担起社会良知的角色。
  “不管地域国别,东欧的作家共同特点,是在前所未有的制度下,追问人的身份和归属感,包括文化和人性归属。”景凯旋说,地下写作虽然不能包括东欧文学的所有,但最体现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
  林贤治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更为关注流亡作家,如波兰的米沃什,匈牙利的凯尔泰斯,罗马尼亚的赫塔·米勒。“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政治,合法暴力,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压抑,比一般的作家表现得更复杂微妙,惊心动魄。”在这几位诺奖获得者中,匈牙利的凯尔泰斯最为典型。有奥斯威辛情结的凯尔泰斯在德国坐过牢,2002年因作品《命运无常》获奖,作为一个内心流亡的知识分子,国人对苦难过去的无视更令他痛苦。凯尔泰斯的系列作品《英国旗》、《命运无常》、《惨败》等从2003年起,由作家出版社引进中国。
  “这两年中国知识界开始关注东欧文学,是因为看到了社会和历史背景的相似性。”林贤治说,“凯尔泰斯觉得奥斯威辛是现在的,而不是过去的。赫塔·米勒这些作家看到的苦难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远远还没有过去。诺奖能关注他们,说明人类是有共同命运的。”
  林贤治还表示,东欧文学虽然引起了关注,但在出版界仍被视为赔本买卖。很难拿下版权,消费主义盛行,无视深刻和苦难,导致轻松和消解的出版物占大多数。“价值多元往往成为一种逃避的借口,多元只有成为一种大的认识背景的时候,才是多元的。”他说,东欧知识分子的困境,也就是我们和全人类的困境。
新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5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