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26|回复: 5

双面宋鸿兵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1-17 05: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在媒体和公众眼中,宋鸿兵是著名经济学家。其实,他既非经济学、金融学科班出身,也无金融领域实战操盘经验,更未接受过专业的历史学训练。

  京城东直门附近的一处写字楼内,宋鸿兵手持一张密密麻麻的采访提纲,对着某财经日报记者侃侃而谈。正在此时,央视《证券时间》栏目组也打来电话,希望为宋老师录制20分钟的“新年寄语”。

  不久前,他还以独立货币金融史学者的身份,受到波兰第一副总理、经济部部长莱佩尔的邀请,赴波兰参加国际经济论坛,舌战“欧儒”。而在《货币战争4》的新书首布会上,与之对话的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

  在媒体和公众眼中,宋鸿兵是著名经济学家。其实,他既非经济学、金融学科班出身,也无金融领域实战操盘经验,更未接受过专业的历史学训练。面对外界赋予的各种光环:财经作家、金融史学者、国际金融学者、金融历史学专家、货币教父……宋鸿兵对自己的定位究竟是什么?

  “我是一名金融史、经济史的爱好者。”他告诉《新民周刊》,“40岁的时候,我把自己人生中很重要的困惑终于搞明白了,就是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的成功不可复制

  面前的宋鸿兵,白衬衫,浅灰色西装,温和地坐在那里,安静地表达。

  见过他的人声称,这个看似平凡的“书生”身上,似乎有一股不平凡的力量。这也难怪,当一个人的书热卖到可以与《哈利·波特7》相媲美,谁也无法漠视他的存在。

  他的成功,比《货币战争》更为“传奇”。自从这本书2007年“崛起于垄亩之间”,批判声就不绝于耳。公开发难者,既有郎咸平、陈志武、许小年、胡祖六这样本色当行的主流金融学家,也有梁文道、薛涌这些公共知识分子。甚至在宋鸿兵第一次登上央视的时候,都已经将播出时间遍告亲友,却不料有位经济学家突然杀出,给央视打了数遍电话,坚决要求取消。

  更灾难的是,还有一位自称对宋鸿兵知根知底的同窗好友,连篇累牍,大爆宋鸿兵“从未在华尔街工作过一天”;并非“不学无术”,而是“好学而喜邪术”……

  被视作“阴谋论”、“邪术”,甚至是“缺乏金融常识”,无论对人还是对书,都不亚于灭顶之灾。但宋鸿兵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不仅没有被“扼杀在摇篮里”,4年来反而逆风飘扬,益发茁壮。

  翻开案头的《货币战争》,这本“开山之作”注明“编著”,但不妨碍它成为2007年最畅销财经图书,受到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高度关注,被推荐为中央党校培训教材,并一口气出到了“四”。而宋鸿兵本人,也被央行、证监会、银监会,甚至更高层领导轮番“召见”,各大媒体纷纷就中国经济领域最棘手的问题向他“问计”。

  早在两年前,某报记者曾以办论坛名义辗转拿到一份经济学家出场费报价单,那时候宋鸿兵已经和谢国忠并列榜首,比李稻葵、吴晓求、巴曙松、樊纲等人高出不少。

  如今的宋鸿兵,身为“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立志要领军中国的“兰德”。

  曾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从作者、书商到公关公司产业链运作的成功,甚至猜测背后有政府力量或者某种利益团体为推手。

  宋鸿兵自己则认为,《货币战争》诞生于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带有很强的机缘偶合。“《红楼梦》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本传世名著,我认为这是写书的最高境界。而货币战争不一样,它非常挑时间,早一年或者晚一年,将会产生巨大不同的效果。”

  时势造英雄

  很多人以为《货币战争》是宋鸿兵一个人的作品,其实“货币”系列为“集体智慧”,团队成员一开始比较松散,并甘做幕后英雄。

  “货一”的成员包括智库、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华尔街的操盘手,他们大都是一些经济学发烧友,从1997年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开始,慢慢在网上相识。宋鸿兵喜欢看战争片,这个团队也分成了“红军”和“蓝军”,宋鸿兵是红军的主力,蓝军则不断搜集资料,对他的逻辑、观点进行攻击。

  到了“货二”,“货币战争工作室”开始稳定下来。在货三的“后记”中,宋鸿兵透露了研究小组的成员,包括在央视担任主持人的郑莺燕、在投行工作的杨巍、曾经师从蒙代尔学习金融的苗刚,以及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薛小明。

  “货一”得以出版,不得不提宋鸿兵的伙伴“叶子”,正是叶子找到了曾给自己出书的图书策划人张庆棠,请他出任《货币战争》的代理人。书稿一波三折,不仅在多家出版社碰壁,即使在最终的“伯乐”中信出版社那里,也是经过了三次“上会”才得以通过选题。出版商们纠结的是出这种书是不是合适。

  《货币战争》在2007年5月份第一次出版前,曾先在和讯博客上连载了5个月预热,中信出版社则往各大银行行长办公室都送了一本样书。从营销角度来看,这些只不过是出书前的“例行公事”,没想到接下来震动朝野。

  正如《超限战》作者王湘穗所言,《货币战争》能够火遍中国,实在是时势造英雄在一场旷世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人们需要了解危机。

  “2006年到2007年,中国金融开放意味着什么,大家不知道,整个社会充满了疑惑。另外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人们并没有看到一场重大的危机即将来临,听到的都是主流经济学家的声音。它的出现,冲击了固有的视角,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宋鸿兵说。

  可以说,《货币战争》的畅销,暗合了国人对金融的空前关注,以及主流经济学家的集体失语。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危机开始前,国内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没有作出预判,甚至认为次贷危机很快就将过去,2008年全球经济将恢复正常。而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多家书店摆上了《货币战争》。作者工作的公司,恰好就是这次风暴的中心房利美和房地美。宋鸿兵不仅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半年就进行了预警,还给出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引爆时间表”是在6-8月份。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世界经济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更重要的是,他的预测并非像抛硬币猜中了反正面那么简单。

  2007年2月份,宋鸿兵发现房地美的免费咖啡壶没有了,一打电话,发现旁边几个楼的免费咖啡也都断供了。一般人不会对这种事想太多,然而宋鸿兵一年前就注意到,2007年2月整个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将要发生一次重要的利率重设。而且从历史上来看,房地美并不是一家非常节省的公司。当一家操控着上万亿美元大生意的金融公司开始节省小钱,这说明了什么?2007年2月25日,他在博客上写下《美国金融业泰坦尼克号房地美已经撞上次贷的冰山》一文。

  为什么可以精确判断出全球金融海啸将发生在2008年6-8月份?因为曾在“两房”工作的宋鸿兵,深知这段时间正是偿还旧息、厘定新息的时候。即使人们对他书中那些金融家族的故事将信将疑,但不得不承认,他对美国房价拐点的判断和两房崩溃预测的逻辑和描述非常精彩。

  如果说前两次预言以及印证,成为“宋鸿兵热”的契机,让他在金融圈拥有了发言权。那么黄金、白银的大涨,则让宋鸿兵彻底被奉为“货币教主”。很多人说读完《货币战争》,除了狂呼过瘾,恍然大悟这世界真黑之外,第二个涌起的冲动就是跑出去买黄金。在黄金大涨两三倍之后,他又开始唱多白银……

  宋鸿兵面对的这个世界,战火永远不会停息。

发表于 2012-1-17 05: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5: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kaixin1 发表于 2012-1-16 23:46
高手  永远 在民间!

北大   ,清华的    精英们情何以堪啊???????????????

原文说:他的成功,比《货币战争》更为“传奇”。

能力,机遇缺一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06: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04: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货币战争他不说 美国也得这么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1: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9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