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5|回复: 0

波兰工潮导火索:政府为缓解经济困境提高肉类价格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8-6 15: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戒严令颁布后,华沙街头的防暴警察

    1980年夏秋之交,国内矛盾重重的波兰爆发罢工浪潮,以瓦文萨为领袖的“团结工会”趁机崛起。担心波兰当局压不住阵脚的莫斯科于次年9月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向各方炫耀武力。一时间,苏军将入侵波兰的传言甚嚣尘上。果真如此,北约会出兵干预吗?

  “华约的家务事”

  冷战结束后,许多曾被打上“机密”标签的北约内部文件逐渐得到公开。外界注意到,这些文件不仅包含北约当时在欧洲的军事部署,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对苏联及其他华约成员国政治经济状况的分析。日前,一批最新的解密档案出现在波兰外交部官网上,其内容涉及上世纪80年代波兰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前后的国内形势及两大阵营的反应。

  据波兰《华沙经济周报》报道,从去年12月开始,北约就开始解密这批共65份有关该组织对波兰政策的历史档案,并依据信息共享原则将其提供给如今已是北约成员国之一的波兰。其中一份名为“波兰形势”的文件,对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的波兰国内形势进行了评估。在这份11页的文件中,北约提及波兰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民众不满等现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该国当时的状况。

  众所周知,1980年夏秋之交,国内矛盾重重的波兰爆发罢工浪潮,以瓦文萨为领袖的“团结工会”趁机崛起。担心波兰当局压不住阵脚的莫斯科于次年9月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向各方炫耀武力。一时间,苏军将再度入侵波兰(上一次是1956年的波匈事件)的传言甚嚣尘上。果真如此,北约会出兵干预吗?根据解密档案,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并无这种打算,用波兰现任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的话说,“那是华约的家务事。”

  “波兰特色社会主义”

  实际上,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波兰经济发展快速。这源于爱德华·盖莱克展开的“波兰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盖莱克是当时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70年12月接替因镇压罢工而下台的斯瓦夫·哥穆尔卡执掌政权。

  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追赶西欧发达国家,盖莱克上台后,提出了超越波兰实际国力的“高速发展战略”,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向西方大借外债,实现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三高政策”,要求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盖莱克上台3年后,波兰工农业生产总值(当时华约国家采用苏联模式,不计算GDP)增长了近1/3,职工工资增长了24%。华沙街头出现了意大利进口汽车、乡间地头冒出了英国产拖拉机,百姓喝上了可口可乐,抽上了万宝路香烟。有评论称,70年代上半期是波兰人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消费水平一度接近某些西方发达国家。

  繁荣背后潜藏着危机

  但这种繁荣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原因不难理解——盖莱克的“三高政策”并非建立在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有利的国际行情上。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由于经济不景气,对外放贷的条件比较宽松,加之国际市场上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低廉,这都有利于波兰利用外资。然而从1973年开始,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国家普遍对本国产品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拒绝购买波兰产品,并提高原料特别是燃料的价格。

  盖莱克对变化了的形势熟视无睹,他听不进批评和忠告,不断向外借债,并继续宣传所谓“伟大成就”。在200多亿美元的沉重国债压力下,再加上1974至1978年连续5年农业歉收,波兰的经济逐渐走上下坡路。

  上述那份于1980年1月18日通过、22日报送北约政治委员会的“波兰形势”文件就分析认为,波兰“始自70年代早期的经济危机,源于政府制定的快速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不利的贸易收支,以及大举向西方国家借债的政策”。

  该文件特别强调,1978年的严冬加速了波兰经济的恶化:可怕的暴雪摧毁了该国的通信系统,导致经济运行调度不灵。严寒让波兰把本来打算出口的储备煤炭用来救急,可这样做的后果是——没钱从国外进口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经济下滑诱发政治暗流

  天灾人祸让波兰的经济增长率迅速下滑。1976年,该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为7.1%,1977年下降到5.5%,到了1978年更是直线跌落到2.3%。2.3%这个数字也是当局制定的1979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这一指标难以实现。波国内媒体也开始批评能源、交通和水泥等关键产业显现出的痼疾。

  北约注意到,波兰职工的工资至少名义上在稳步增长,基础商品的价格却稳如磐石。究其原因,在于当权者害怕涨价会引起社会动荡。如1976年6月,波兰政府曾试图提高一些商品的价格,但“随之而来的骚乱让它们又回落到先前的水平”。不过,当局此后又运用“迂回战术”,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实际价格,一些食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文件引用波兰官方的消息称,“1978年,该国的通胀率约8.5%,今年(1979年)可能更高。”

  波兰的石油产量到80年代才勉强达到45万吨,不得不从苏联大量进口,1971年的进口量为955万吨。但为了从对西欧的石油贸易中换取更多硬通货,苏联逐步压缩对波兰等盟国的能源输出量,并在1975年将油价提高了130%,天然气提高60%,迫使波兰不得不求助于欧佩克国家,且由于经济危机,波兰只能与后者进行“相当困难的”易货交易。

  在盖莱克当政的10年间,波兰的社会购买力增长了两倍,商品供应量仅增加不到一倍。结果,在街头经常能够看到排队抢购的长龙,很多人一边推挤一边嘟嘟囔囔地发泄着对政府的不满。在公众看来,商品供给不足源于对苏贸易以及没有与西方进行更大范围的往来。

  种种迹象显示,当时的波兰正滑向火山口边缘。

  总书记被批“软蛋”

  1980年7月1日,为缓解经济困境,盖莱克宣布大幅度提高肉类价格,结果招来了格但斯克市列宁造船厂的工人大罢工。在这波工潮中,遭开除的电工列赫·瓦文萨脱颖而出,号召民众行动起来争取权益。这年9月,波兰最大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正式成立,此后逐渐吸收了近千万成员,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

  团结工会的得势让盖莱克成了替罪羊,当时的苏联驻波大使鲍里索维奇·阿里斯托夫严厉批评他“丧失了党的控制权”。9月5日,盖莱克被斯坦尼斯瓦夫·卡尼亚取代。

  不过,卡尼亚的表现仍然令苏联当局失望,因为他也不愿对持续蔓延的罢工动武镇压。焦躁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决定亲自出马,这年11月,50万华约大军在苏波边境线上集结,有真假莫辩的消息称,苏联的18个师将开进波兰,逮捕并处决团结工会领袖。

  12月5日,华约各国领导人在莫斯科聚会,商讨波兰局势。卡尼亚在会上被批得体无完肤,众人都称他是“胆小鬼”、“软蛋”。会后,勃列日涅夫又与他举行了一对一磋商,并表示:“目前我们不进军波兰,但如果局势恶化,我们终归要来的。”

  军管开启冷战新高潮

  转眼来到1981年,团结工会非但未遭镇压,反而愈加兴盛。1月15日,瓦文萨在梵蒂冈受到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接见。教皇在会见时说的那句“儿子来看他的父亲了”通过电视传遍了全世界。看上去,教皇和瓦文萨倒像是波兰真正的领导者(保罗二世也是波兰人)。

  这种局面是勃列日涅夫不想看到的。3月4日,他再次把卡尼亚和刚由国防部长提升为波兰部长会议主席的雅鲁泽尔斯基召到莫斯科,狠狠训斥一番。勃氏质问二人:“究竟到什么时候,你们才能实施军事管制?”

  同年9月,数十万华约部队在波兰领土上举行了一次代号“联盟-81”的联合军演,意图不言自明。10月16日,卡尼亚因“拒不执行莫斯科的指令”而被雅鲁泽尔斯基顶替。两个月后的12月13日,为免遭“老大哥”的武力干涉,雅鲁泽尔斯基宣布波兰进入战时状态,全国实行戒严。团结工会旋即被取缔,直至1989年才重获合法地位。

  当天,华盛顿即宣布对波兰实施经济制裁。12月29日,里根政府又以苏联支持波兰政府军管为由,对苏实行经济制裁,包括停止签发和延长对苏出口电子设备、电脑和其他高级技术器材的许可证,推迟出售粮食的谈判,暂停签订新的美苏海运协定,禁止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美国等等。自此,两大阵营的冷战迎来了新高潮。

来源:青年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6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