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3|回复: 0

渤海漏油:沉默不一定是金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7-20 16: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面对越来越透明的舆论环境,石油公司在危机面前与其总是亡羊补牢,不如第一时间主动发声,主动与外界沟通。这既是企业负责任的体现,又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位于渤海的国内最大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油田原油渗漏事故,在媒体“锲而不舍”地追问下,终于有了初步结论。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事故原因、处置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通报。7月6日,在中海油和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也通报了相关情况。
  根据通报披露,此次事故的责任方为实际承担油田作业的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据了解,6月4日和6月8日,康菲石油公司先后向国家海洋局报告,在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发现油污和溢油点,并得到卫星遥感及专家会商确认。6月17日,中国海监船发现C平台及附近海域大量溢油。随后,康菲公司报告蓬莱19-3油田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6月19日B平台溢油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采取水泥封井措施后,6月21日溢油也得到基本控制。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周边和西北部海域,造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损害。
  目前,渤海溢油事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悬在公众心头的石头似乎可以落地了,至少不会像去年的墨西哥湾重大漏油事故那样令人胆战心惊。但舆论依然“不依不饶”。其焦点主要是针对此次危机处理过程中,公众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
  溢油事故的首次披露始于6月21日的一条网上微博,短短几十个字:“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这则爆料被反复转载,平面媒体迅速跟进,社会关注骤然聚焦。与“局外人”的殷殷期盼形成了鲜明对比,媒体急切求证的“局内人”均在第一时间以沉默应对。直到7月1日中海油首次证实漏油事故。尽管中海油不是事故的直接责任方,但不得不承认,这家形象良好的大型企业陷入了一场“社会公关危机”。
  首先,网民、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海洋油田溢油事故的高度关注,反映了中国民众和中国社会环境意识的提升。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GDP总量和整体经济规模已经跃升世界第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长远发展开始遭遇越来越严重的环境瓶颈和资源能源瓶颈。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美国墨西哥湾长达数月的严重漏油事故,至今让世人印象深刻,人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渤海重演,在中国重演。这是民意。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曾经做出过多大成绩,只要无视环保、污染环境,在公众评价的天平上就是“一票否决”。民意不可欺,民意不可违。
  其次,网络的“无处不在”正在彻底颠覆曾经的社会生态,使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公开、越来越透明。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公关危机,国有企业与其总是亡羊补牢,不如第一时间主动发声。坦诚与真诚、遮遮掩掩与欲盖弥彰,孰可取孰不可取,相信不难判断。
  第三,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的事业,虽然如今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风险如影随形,从当年的“渤海二号”钻井平台沉没事件到今天的蓬莱19-3油田渗漏事故,无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截至本刊发稿前,又有媒体报道说,7月12日,国家海洋局再次接到中海油总公司天津分公司报告,绥中36-1油田中心平台中控发生故障,全油田生产关断,流程泄压火炬头排出的气体瞬时带出的原油落海。初步估算,溢油量大约0.1至0.15立方米,在事发海域发现1平方公里油膜分布。真是祸不单行。
  这些都在警示我们,在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中,必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必须对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出完备的预案,包括作为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信息”的法定义务。企业不能只关注技术风险、操作风险、经营风险,也应高度重视舆论风险。

来源: 《中国石油石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30 00: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