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47|回复: 1

波兰•波澜(一)路上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2-1 13: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本文作者在维斯瓦河畔』



写在前面的话:

2008年11月到2010年9月,我作为国家公派汉语教师来到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教授汉语课程。这23个月就像是在我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掀起的一道精彩的波澜,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新奇、未知,困难和挑战也无时不在,每一次酸甜苦辣咸的宝贵经历,回首望去,却都变成了我人生中的无价之宝。它们让我由不安到平和,它们促我成长,让我思考。每一个静静的夜晚,我仿佛可以听到自己一步步成长的声音……



波兰·波澜

——路上



2008年10月30日早上5点半起床,顶着首都刺骨的寒风折腾到机场。找到汉莎航空公司办理登机手续的地方整整8点。坐在一堆外国人中间,等了半个小时,开始办理登机手续。还好行李的重量都顺利通过了。之后就是安检、找登机口。安检了好多遍,最后一道安检的时候,把所带的美元报了关。
    将近十点到了E28登机口。距离登机还有一个多小时。
    透过候机厅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欣赏着各式各样的国际航班的飞机。色彩真是绚烂啊,还有我喜欢的绿色和蓝色。在北京灿烂的阳光下,这些彩色的飞机显得娇艳无比。终于要上飞机了。可能是因为我平时坐过的国内航班个头一般都比较小,我所乘坐的那架飞机在我眼里显得好胖啊,从外面看来圆滚滚的。经济舱一排10个座位,两个过道,靠近两侧机窗的都是两个座位一排,中间是四个座位一排。

坐定之后,离11点25分也就是我的起飞时间还有10分钟左右,赶紧和家人发短信道别。
    其实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生活在有依靠的环境中,当学生时有寝室的姐妹,工作后以为会独立照料自己,没想到父母又甘当“志愿者”来到身边做我的后勤。生平第一次出远门就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心中真的感觉很忐忑。既期待即将到来的崭新生活,又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只好安慰自己——两年,兴许也会很快吧……
    飞机终于投入了蓝天的怀抱。以前坐飞机,觉得是种享受。因为速度快,享受的服务周到。但是这一回,我却坐得焦躁不安。北京时间上午11点25分起飞,到了德国法兰克福,在明亮的阳光下,我打开手机一看——北京时间21点30分。太漫长了!
    在我快要得飞行综合症的时候,可爱的广播终于发话——飞机就要下降!法兰克福到了!胜利的曙光在望,我又有心情欣赏风景了。法兰克福的地面渐渐变得清晰,地面的房屋也由稀少到稠密。印象尤其深的是绿地很多。而且有好多黄棕相间的树木,色彩很合我意。房屋非常整齐,郊区的田地上还可以看到风车在风中旋转,颇有异域色彩。
    下了飞机,看着满处的德文英文标识,我便意识到一个问题——再也不能说汉语了。顿觉失语,胸口一阵憋闷。在转机登记和护照检查的时候,护照检查的工作人员对我进行了诸如“你到波兰的目的是什么?”之类的问询,害得我小小的紧张了一下。顺利通过后,照着标识一路找到了B9登机口。之间又通过了一次安检。和国内别的项目都一样,多的就是脱鞋子。可能因为穿的是皮鞋吧,都要脱掉检查。
    再后来,我就在B9登机口处的候机厅里摆弄电脑打下了这段文字。看看电脑上还没调过来的时间——北京时间0点9分。想想我今天在飞机上一路看到的都是光亮的天空,似乎没有黑夜的存在。这就是传说中的时差了。来不及感慨,因为半小时后,又要登机。夜幕中,飞机离目的地越飞越近,两个小时后即将迎接我的将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

波兰•波澜(二)老外生活的第一天



『克拉科夫夜景』



『克拉科夫旅游旺季随处可见的欧式马车』



『笔者居住的公寓』



在飞往波兰的途中,我已经虚脱,完全睡着了。后来空姐来发小点心,我才醒来。食物的口味颇不习惯,不禁担心,这两年是否能适应这里的饮食。

下了飞机,等托运行李,发现有很多人向我行注目礼。疲惫不堪的我这才顾得上环顾整个克拉科夫飞机场,发现里面真的就只有我一个老外。取完行李,推着行李车往外走,一边四处张望那些高高举起的接人小纸牌。结果还没等我找到来接我的老师,就看见一个红色短发、微微笑的中年女人向我走来。我正不确定,只听她冲着我说道:So, you are tinting?我点点头,她连忙上来握了握我的手。后来,Ewa(接我的老师的名字)告诉我说克拉科夫的中国人不多,因此接中国老师不需要费多大眼力的。

10月31日的克拉科夫的夜晚,冷。我冻得只打哆嗦。幸好,没5分钟就又上了一辆电话预约好的出租车。Ewa是我所去的雅盖隆大学的英语老师,所以我们交谈可以全用英语。花了不太长的时间,到了我的公寓。Ewa帮我在公寓服务处领了钥匙,办了一些简单的手续。走在通往我公寓的路上,我在大脑里不停地勾画着即将独自一人居住两年的房子的模样。

结果,路程比我想象的近,大脑已经不能常速运行的我还没想象出来就到了。而来不及等我品味一下这个房子,Ewa已经摊开了地图,给我描述两天后要见面的地方。天!!!我这个在国内就是超级路盲的人,竟然要对着密密麻麻的而且还全是波兰语的地图看,真的十分纠结!

当Ewa滔滔不绝地给我讲N多条注意事项和马上就要办的一件件事情时,我已经困得不行了。要知道,我那天是早上北京时间5点半就在北京赶机场快轨,而当时已经北京时间晚上三点多了。

终于Ewa讲完后准备回家,她让我和她一起下楼,说要顺路指给我看附近的超市,顺便买些我马上要用的生活用品,因为第二天11月1日是波兰的ALL SAINTS' DAY,类似于国内的清明节。全城放假,所有的商店都不会开门。我只好拖着疲惫的脚步跟随她一起前往。

买了东西一个人走回家,一路努力保持清醒,生怕迷了路。当时是波兰时间晚上10点。国内几点我就不说了。唉,回到家,洗洗睡时,我累得连梦都不会做了。

第二天,睡到下午3点多(下文中都统一说波兰时间了),饿醒了。吃了点零食,慵懒地把窗帘打开,刹那间,我都愣住了。这是下午3点吗?怎么天这么暗?难道我一直从头天晚上10点睡到第二天晚上了吗?我揉揉眼睛,再次确认,原来确实是下午3点。那好吧,接着睡,这一睡,又来到了下一天的上午11点。真夸张,我在国内从来没有这么睡过。后来我才了解到,11月份的波兰,3点多就已经显出朦朦的夜色那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而只有5、6、7三个月,才会出现晚上9点天还大亮的景象。

醒来后的我,终于有力气仔细打量我的波兰小窝,虽然实际并不大,但是我才来,没什么家当,又是一个人住,所以房间暂时显得空旷,半夜醒来的时候,胆小的我竟然觉得有一些的害怕。在颠三倒四的睡眠中,在陌生和新奇的感觉中,我的老外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波兰•波澜(三)初见闻之点点滴滴



『维斯瓦河畔的特色彩绘画的是克拉科夫的龙』



『教学楼外一颗大树下的可爱松鼠』



『学生忙着给自己起中文名字』



一个上午阳光灿烂的上午,赶车去和Ewa见面。她要带我办居留证。办事完了之后,Ewa说一定要我和她去一个地方。到了之后,发现是公墓(Cemetery)。以前在外国电影中见过的地方,终于亲眼见到。那是一个花朵遍地的地方,最多的是菊花。各式各样的颜色,不过没有花香,因为是假花。Ewa说这些花大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她是来看望她已故的外公。我感慨着这公墓之大,但艾娃却说这还不是克拉科夫最大的,于是便想着哪天去参观一下最大的那个。

其实Ewa今天来看已故的外公,在我们国内也就是叫上坟嘛。看来我一来就接触到了两国之间的共同之处,不禁对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感觉亲切了许多。我一直觉得墓地是一个比较很诡异的地方,所以从小就对它有一种莫名的害怕。然而今天,心情却没有那么紧张。可能是因为阳光很灿烂,也可能是由于有漂亮的蜡烛灯和温馨的花朵,让我觉得不那么阴森,甚至觉得道美丽的风景线。不过后来, Ewa向我介绍说,在波兰,人死后是直接下葬不火化的。胆小的我那刚刚轻松一些的心情,忽又涌起一丝丝莫名的紧张。

中午回去准备再去饭馆吃饭,但是赶上吃饭高峰,我一看人多,决定回家自己做饭。说来惭愧,长到二十多岁,一直没有自己做过饭。不是因为懒,更不是因为笨,只是因为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来到波兰,我的厨艺一切从零开始。我在厨房最初的尝试是水煮荷包蛋。新手上路,总会状况百出。我先后烹制出了若干个弄散的荷包蛋和弄瘪的荷包蛋。就是不能见到一枚成功荷包蛋所应具备的那种圆润和丰满。第一次用平底锅加热超市买来的半成品鱼块,在翻面的过程中,弄碎了一些,所以后来盛在盘子里,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景象。再由于不知要加热多久才能吃,所以多热了些时间,把所有的鱼块都弄毁容了,像黑斑鱼。不过短短一个星期后,我煮的荷包蛋已经可以做到仪态万方了;一个月后,我成功烹制了一道卖相不佳但味道不错的糖醋鱼。看来我在厨房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继续努力!

在正式上课前,校方安排了和学生的见面会,因为按照波兰的习惯,上课时间都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商议。虽然不是正式的讲课,但是对于我这样的外国老师来讲,这次见面会无异于电影的预告片。我决心展示要自己最出色的一面。

我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终于来到,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学生之多超过了我的想象,因为汉语毕竟是迥异于波兰语的一门很难的外语,我还担心没有很多人选修。我用汉语介绍自己,介绍重庆三峡学院,介绍中国。台下学生一片轰动。我知道他们是惊奇于汉语音节美妙的发音,他们是被一种异域语言所深深地吸引。简短的见面会之后,有几位学生留下来,饶有兴趣地向我问了关于汉语和中国的许多问题,有些学生还留下了他们的电子邮箱并期待日后的交流。学生好学爱问的积极性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籍老师非常感动,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沉沉的压力和深深的责任感。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自己崭新的工作岗位上,尽全力把汉语教学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不要辱没了国家公派汉语教师的称号。

再来说说我的第一次上课。我在波兰雅盖隆大学语言中心任教,这个部门就相当于国内的公外部,我就是外教,教授大学公共汉语。学生来自各个院系,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多是凭兴趣前来学习,压力不大,耐性自然就差很多。所以,我知道如果我的课堂不能堂堂都精彩的话,很可能不久之后就门可罗雀了。第一次课那天,有一个中级班和一个成人班。相比之下,成人班学生更为活跃,就像我在国内教过的美国留学生。这些学生们虽然是零起点,但是却有很大的参与热情,和我的互动很充分。但中级班的有些腼腆,我极尽煽情鼓动之能事,但是他们还是一副欲辩已忘言的样子!不料后来播放课文对话DVD,一个个竟笑得前仰后合,说太小儿科了。唉……我该说他们是太有幽默感,还是太没有幽默感呢?后来,我强调了我的教学目的——虽然对话实在是简单,但是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看懂,而是要听懂并做到能够换一个方式来完整陈述。请他们来尝试,果然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他们再没有因为我选的教学材料的“简单”而摇头。嘿嘿,有惊无险,风采依旧。

11月11日,是波兰的独立日。在国内应该是光棍节吧,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于是张罗赶紧买数码相机,抓拍独立日的景观!

波兰•波澜(四)痛苦的磨合



『街头的行为艺术者』



『学生制作的复活节传统彩蛋和汉字秀』



『和学生的课外活动』



『笔者在波兰维利奇卡盐矿大礼堂表演民族舞』



雅盖隆大学的具体上课时间都是由学生和老师协商达成一个时间表,不像国内有一个固定而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而波兰人也确实集体性地没有一个明确的午餐午休和晚餐的时间观念,个人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有的甚至下午两三点钟才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啃上一个夹了肉片和蔬菜的三明治。

我很想把课安排在早上,这样参加下午的波兰语学习班,可是学生基本上是上午专业课,选修课排至下午及晚上。因此就出现了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本应是晚饭的时间而却还要给学生上课的情况。我的课就经常是从下午一直到晚上,而中间短短的10分钟,根本不够晚饭时间,碰上为学生答疑,就连啃上两口面包都来不及。我经常在晚上饿着肚子给学生讲课。曾经我就这个问题和学生交流过,学生们也普遍表示出对这种安排的无奈。

我的课经常是三节连上,波兰大学的三节课和我在中国时的三节课可不一样,一节就是90分钟,中间不能休息,只在每节课之间有10分钟休息时间。所以算下来,我经常从下午3点上到7点50,一共是5小时10分钟连续作业。上到第三个90分钟的时候,刚去波兰还极度不适应的我会不自觉不停地抬头看墙上挂的钟,感觉劳累地已经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了。也不知道其他老师的课程是不是这样安排的。真不敢想象,我今后一直要这样高强度地工作。看来我得研究一下对策,怎么才能很好的保持体力。

八点上完课回家,秋冬日的波兰,寒意深刻而透彻。从教室走到电车站,本来就又饿又累的我在冷空气中前行,那感觉简直糟透了,几次都郁闷地泪满眼眶。下了电车,已经饿到不行,无力自己做饭,只好到我家楼下的那个越南餐馆去凑合,好歹能吃些米饭而不是什么奶酪面包和一些甜咸皆非的食物。我一个人点餐就只一道菜,包括主菜,米饭和凉拌蔬菜,花费将近20兹罗提,合40多元人民币。显然,这样的消费不是长久之计,还要另想高招。

马上就是波兰的深冬了,听说最冷的时候有零下20多度。要去买过冬的漂亮衣服了。观察了一下波兰女人的秋冬服装,主打颜色却是我不喜欢的黑色。波兰人民的审美喜好含蓄而低调,特别是秋冬季,街上黑压压一片。细细看,才能体会到这些波兰美女们把黑色穿出的优雅。尽管这样,我还是偏爱生动活泼的颜色,无奈我购物时很难能有些满意的收获,颜色非黑即红,非红即紫,害得我屡次空手而归。除此之外,波兰人民大多人高马大,即使是时髦苗条的年轻女孩儿,骨架也偏大,所以购物中心里的很多秋冬衣服款式很多大到我连加小号的穿上都嫌长。最后还是到H&M的儿童区才淘到合适的衣服,看来我就要混迹于波兰儿童的队伍当中了。

在轰隆隆的电车站,经常看到一些身着黑大衣,黑丝袜和黑色高跟的波兰女人在路灯下优雅地点燃香烟,落寞地吞云吐雾,而男子街头抽烟却很少看到。不禁觉得新奇。站在街头等车的我,有时候也会看见飞机驶过夜空。正在经历出国痛苦磨合期的我,不禁很想搭乘头顶上欢呼而过的飞机,马上投入祖国的怀抱。真的好想念重庆湿润的天气,好想念热闹的火锅,好想念有亲人和好友在身边的惬意……

波兰•波澜(五)不为人知的美



『美丽宽广的维斯瓦河』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适应力极强的乐观人士。即便刚到克拉科夫,冰冷的冬天就给我了一个下马威,可是没过多久,我已然拥有了相对平和的心境,可以静静地感知周围的一切。

身为中国人,打心底其实还是更习惯于祖国或好或不太好的一切,但是客观的说,克拉科夫这座城市也确实有着她不为人知的美。

这是一个维斯瓦河岸城市,以其无价的文化和艺术的历史古迹而闻名于世。克拉科夫一直被相信是个有魔力的地方。这种魔力源自于在此被发现的一块神圣的石头 chakra。全球有七个神秘的能量来源放在不同的位置,它便是其中之一。波兰独立日的时候,Wawel城堡内的皇宫对外开放,曾经有幸去参观到了那块石头。有很多虔诚的波兰人,背靠着存放这块魔石的房屋墙壁,据说这样可以吸收一丝丝魔石散发出来的神奇能量。我也学着背靠墙壁,一阵凉意便立刻袭上后背,但愿我可以借此沾上些许的魔力。

在春天,音乐爱好者为贝多芬音乐复活节来到克拉科夫,而波兰的华沙也以音乐家肖邦为自豪;在八月,克拉科夫的教堂回响起古老的克拉科夫音乐系列;在夏天,中心市场广场是国际街道戏剧节的举办地点,而卡齐米日区则主办犹太人的文化节日。

克拉科夫的中心市场广场,每一边大约200米,它是老城最古老的部分。在1257年建立在商路的交叉路口,它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广场四周环绕着房屋,以前属于最富有的市民。在广场上方矗立着两座神圣的圣女玛丽亚升天的长方形教堂的塔楼, 简称圣玛丽亚教堂。这是老城最有价值的历史性建筑,波兰的明信片上必定会出现她的倩影。每小时从较高的塔楼向世界的四个角落传出喇叭声,而且号角手每一次都会向这四个方向挥手致意。圣玛丽亚教堂美丽精致又气势不凡,她高高地耸立,却又安然慈祥地俯视着克拉科夫,在风风雨雨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圣玛利亚大教堂』



『从圣玛利亚教堂顶上眺望』

参观圣玛利亚教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入口进入后,需要花六七分钟的时间攀登上狭窄而陡峭的转梯,一排只能容纳一名游人。转梯内昏暗而密闭,频繁的360度旋转爬梯,让我气喘吁吁,头晕目眩。忍住不适快速爬梯,目的是想赶到整点爬到最高一层,也就是号角手吹喇叭的地方。不曾想,到达后我竟一时闹起了“高原反应”,幸好有好心人递来矿泉水、薄荷糖和纸巾,身体才渐渐得以平复。整点到,号角手吹喇叭,并向下面的行人挥手示意,我这才发现,透过窗户,克拉科夫全城的美景几乎都能尽收眼底。欣赏着远处巍峨的山峦和哥特式的建筑群,心旷而神怡。



『Wawel城堡』



Wawel城堡,距离圣玛利亚教堂不远。它是国王和主教的府邸,坐落在维斯瓦河上的一个石灰石小山上。它见证了最重要的宗教和国家典礼,而且几乎所有的波兰帝王被埋葬在下面的地窖里。在文艺复兴时,城堡最值得花时间看的是王室,以16和17世纪佛兰芒人的挂毯和王冠珠宝为特色,还有13 世纪的加冕礼权杖,叫做什切尔别奇(Szczerbiec)。2010年4月10号,波兰总统坠机身亡,最后的下葬地点也选在此地。下葬当天,克拉科夫全城戒严,Wawel城堡沉浸在浓浓的悲恸之中。

站在Wawel城堡上向下眺望,美丽的维斯瓦河静静流淌,延伸至更远方。据说倘若沿着这条河漂流可以从克拉科夫漂流到华沙。冬日阳光灿烂的时候,可以欣赏水面上优雅的天鹅,顽皮的鸭子,蓝天白云里不时飞翔过一群又一群的鸟儿;春夏季的清晨沿着河边晨练,晚饭后出来散步,便可欣赏到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那一轮美丽的夕阳。

从2010年4月到8月,雨水异常多,维斯瓦河河水高涨。华沙、克拉科夫等地都发了洪水。华沙的洪水甚至影响到了市内的交通。而克拉科夫,这坐历史悠久的古都, 却以它扎实严谨的防洪泄洪体统,安然度过,除郊区部分住房遭灾,市区公共交通几乎不受影响。痛失总统,洪水泛滥……波兰人民在这样集中的灾难面前,依然保持着团结和稳定,让人不得不称赞这个国家之坚强,体系之健全。

克拉科夫也是一座尊老爱幼的城市。一日乘电车,坐在座位上想着上课的事情,望着车窗外想得出神。突然后面有人拍我的肩头,扭头一看,一位站着的年轻女子用英语对我说,让我让位给站在我左后方的老奶奶。我连忙起身让位。我要发誓,我那天的确是在思考问题,并且老奶奶站在我后面,她什么时候上车的我都不知道。自那以后,我每次上车入座以前和每次停车上来乘客之后,我都会首先环视四周看有没有需要我让座的人,然后才得以安心入座。

暑假的傍晚,太阳收班,饭后信步走到附近的小公园。波兰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克拉科夫无论是远郊、近郊,还是繁华的市中心,随处可见蓊郁的树木。特别是郊区,那大片的森林竟让我一时间有些不适应。想起国内的郊区,好多都被规划成技术开发区、产业开发区,树木农田惨遭吞噬,不禁感慨万千。不过,现在我们也越来越重视环保了。所以,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要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尽快地改正。

我最喜欢在公园里,在孩童快乐的笑喊声中,在小鸟的叽叽喳喳中,在凉爽的夏日气息中,或静静地坐着,或看书,或写字,或是逗逗玩耍的孩童。最记得一次在公园,一个波兰的小孩子看样子很喜欢我这个外国人。他不时地扑过来伏在我的膝头,抓一把沙给我,奶声奶气地和我说上几句话后,乐颠颠地跑开。随后又不知从哪里捡了个果核再拿给我。我拿在手里,开心地冲他笑笑,摸一摸他的小脑袋。即便没有这些有趣的插曲,单单是坐在长椅上,什么都不做,那景物那气氛都让我的内心无限的平和、安宁与放松。

克拉科夫就是这样静谧地美丽着,不张扬,不匆忙,更没有惊慌失措。她不为人知的好,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就远离了浮躁和喧嚣。



『公园』

波兰•波澜(六)我的离别感言



『我和所指导学生的合影她的傣族舞表演很成功』



『学生学写圣诞节的祝福』

『亲手制作的送给学生的生日礼物』



2010年9月26日波兰时间早上5点半,揉着惺忪的睡眼,打量着陪伴了我两年的波兰小屋,如今却变得空荡荡的,我所有的家当,被我打包成了四件沉沉的行李。10点50分的飞机即将带我离开这个小屋,这座城市。

两年的时间是这样漫长,又是这样短暂。回想当初刚进这个小屋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刚来半年的时候,总喜欢在日历上划叉叉,盼望着任期早点结束。可是,等到第一年结束后,时间仿佛有了加速度,别说一天,就连一个月都仿佛像插了翅膀似的一飞而过。

夜深人静之时,经常暗自庆幸,感恩于能有这样一次宝贵的经历,这两年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我无价的财富,是它们促进了我的成长。

从不缺少关心的我,在国外却要独自面对一切未知的困难,要学会很好的照顾自己。通过来到波兰后的身体力行,我才发现,原来要料理生活起居的琐碎事务,看似简单,却是如此的费时费力和让人操心。终于由衷地体会到了父母操持家务的辛劳,禁不住为以前的种种不懂事而惹父母生气而汗颜。一天又一天,我由刚开始的填饱肚皮,发展为研究厨房的各式美味。后来不仅能做出几个中式的家常菜,还学会了做西点蛋糕。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或是邀三五好友吃自制的火锅,又或是偶尔卤制一些鸡翅、牛肉等美味……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以前好友们总开玩笑说我是父母身边享福的乖乖女,等再见到她们,我一定要露两手,见证一下我的成长。

两年当中,也遇到了一些中外文化的碰撞和摩擦,经历了许多的点点滴滴后,我终于学会了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去看待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也明白了不同的文化与文明上只有达到了彼此的尊重、理解、包容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共同发展。都说出过国的人会变得更爱国。此话不假,而流行在海外华人圈里的,还有另一句话——我们爱国,所以我们找差距。我们不迷信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也不因爱国而变得偏激。冷静才能客观,才能理智,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是正道。

奔赴海外担任公派汉语教师,职责就不仅仅是当好课堂内的老师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充当中国文化的宣传者。文化的宣传需要言传身教,需要真诚沟通,它不是在有限的课堂所能一步到位的。经常换位思考,理解学生,长期以来我便和许多学生结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帮助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排练中国的民族舞,使得他们在各类中华才艺表演中能够大显身手;我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生肖剪纸,赠送给学生当作生日礼物;最热闹的是请学生来家里包饺子,虽然波兰也有饺子,但是据学生说,只有包中国饺子才有那种浓浓的温馨和家的氛围……学生自豪于他们会说高难度的汉语,得意于他们有位中国的老师,他们也送了给我许多波兰的特色小礼物。这些都让我兴奋不已,不仅仅是感动于学生的知恩图报,更欣慰于在我们真诚的交流中,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不断的了解与愈加浓烈的喜爱。

回国时,行李限重20公斤,这意味着有很多东西必须丢弃,可是我宁愿丢弃自己的东西,也要把学生送给我的小礼物和他们用心完成的作业带回国,因为我知道,这些物件包含了他们对中国的喜爱和心底深深的情谊!
(全文完)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发表于 2011-2-4 21: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飛俠從哪裡轉來的這邊文章

我認識筆者

想知道出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9-30 0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