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9|回复: 0

黑暗之家,悲情波兰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7-18 19: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昨晚看了波兰09年出品的惊悚片《黑暗之家》(Dom zly)。导演是不熟悉的46岁的波兰导演沃吉西奇·斯玛佐斯基。影片拍得阴郁、尖刻、震撼,但又超越了寻常的类型电影。这主要得益于影片的结构:两个时间的两条线索,采用交叉剪辑的方法,编织在一起,故事的不同的时间在同一空间内跳跃。进而拓展了犯罪片本身的局限性,有了更丰富的历史和政治的寓意。

影片的一条线索是1978年10月一个夜晚发生在一间封闭阴暗的农舍的凶杀案件:40岁的技工希罗东前往一家国营农场报道,希望摆脱丧妻之痛,开始新的生活。途中,他投宿一所偏僻的农舍,农舍主人杀鸡摆酒,热情款待饥寒交迫的希罗东,宾主尽欢。希罗东欲和主人合伙酿贩私酒,拿出全部积蓄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诚意,后者正苦于给心爱的独子买车的钱不够,顿生歹念。不料,阴错阳差,主人误杀了半夜回家睡觉、烂醉如泥的儿子,万念俱灰,在杀掉妻子后上吊自杀。

另一条线索发生在四年后,1982年2月,犯罪嫌疑人希罗东被捕,姆尔兹中尉和一帮警员押着他重回案发现场,试图还原当时的情境。透过调查这起凶杀案件,折射出了波兰人绵延几个世纪的悲情。

前一条线索直指人性的阴暗,人的贪婪与背叛。在那间阴暗但却温暖的农舍里,热情好客的主人,美酒、音乐,间或还有偷情。然而,人内心中魔鬼忽如其来、毫无预兆地就降临了。在双方没有各自展示手中的钱财之前,一切似乎都是有好的,但钱使得人心中贪婪的欲望迅速膨胀,心理便出现了变化。表面看来,农舍主人是见财起意的凶手,他的妻子则是“麦克白夫人式”的唆使者,但希罗顿呢也不是善男信女,他受农舍主人款待之恩,却和人家的妻子上了床,典型的恩将仇报,这样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人,未必没有谋财害命之意。影片暧昧地表现了他整夜未眠,是在犹豫于杀还是不杀吗,人性的复杂,留给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果影片的叙事仅停留于此,那充其量是一部揭露人性丑陋的犯罪电影。但令影片升华的是,它和另一条政治线索纠集在一起,将一个简单的命案赋予了强烈的历史与政治内容,令电影具有了厚度与深度。因此,要深入地理解影片的内涵,必须了解波兰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民族性格。说到波兰人的民族性格,影片中有大量酗酒的场面,波兰人饮酒都很豪爽,据说波兰人将伏特加奉为国酒。不过,波兰人的性格似乎比伏特加还要刚烈。当年蒙古铁骑横扫欧洲时,只有波兰是免遭沦陷的最后堡垒。18世纪,波兰建立了实行三权分立的《五•三宪法》,俄罗斯崛起之后,曾联合日耳曼列强四次瓜分波兰,让波兰从地图上消失了123年。但无论是沙俄、普鲁士还是后来的苏俄和纳粹,都无法让波兰人彻底屈服,大规模的起义和反抗时有发生。

1920年苏波战争,图哈切夫斯基指挥苏军横扫半个波兰,“波兰拿破仑”毕苏斯基率波军在华沙城下打得苏军屁滚尿流。斯大林近20年不敢有觊觎之心,直到1939年与纳粹合谋,在纳粹确立胜势的情况下趁火打劫。1959年3月3日,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向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报告,证明1940年在卡廷屠杀了21857名波兰精英。苏联1990年才正式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不可思议的是,波兰的这种悲情几乎延续到当下,今年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率庞大的政府代表团乘坐俄制飞机,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会,竟惨遭空难。

所以,波兰人的性格是那种被长期的政治环境压抑的刚烈,影片中不时出现警察排队喝酒的场面,每个警员都嗜酒如命,仿佛暗示着波兰人只有借助酒精的麻痹才能忘却遭受禁锢的屈辱和痛苦。

说到历史背景,影片中两条线索的两个时间点都有着特殊的涵义。凶杀案发生的1978年秋天,是波兰历史上最为沉闷的时期,不过,这一年的十月,波兰大主教当选教皇,全国一片欢腾,平静之中又孕育着风暴,沉闷多年的波兰正在慢慢苏醒中。另一个时间点是1982年的冬天。之前,团结工会已于1980年成立,1981年12月13日,在苏联的威胁下,波兰实行军管,以镇压团结工会。1982年,团结工会的工潮正方兴未艾,政府也在这年的十月重新修改了“工会法”,将团结工会定为非法组织。此时,波兰的政局显得有些诡异。影片中的空间主体,那间充满了血腥与暴力被称作“黑暗之家”的农舍,无疑也就后成为象征“政治黑暗”的波兰现实。

导演沃吉西奇·斯玛佐斯基巧妙地将两条故事线索交织在一起,并最后一起达到高潮。一面是四年前黑暗的农舍里的谋杀与背叛,另一面则不时不在揭露波兰的现实弊端:物质匮乏、民怨沸腾、政治谋杀、贪污枉法、腐败等这个极权体制下的种种污糟。其实,第二条线索也是第一条线索的延伸,丑陋的的政治背后是人性黑暗面的迸发,所以,当再现的四年前的凶案影像不时和现实重合时,导演利用凌厉的剪辑手段,暗示给我们的是,现实中的体制依旧充斥着背叛与告密,还有更残酷与血腥的谋杀。

可贵的是,影片导演没有美化或丑化任何人物,无论是被冤枉的希罗东,还是良心未泯的姆尔兹。影片结尾,善良的女警员提前分娩。导演将其痛苦的分娩过程与希罗东逃亡的镜头交叉剪辑在一起,似乎寓意一个自由和充满希望的新的波兰诞生的历程,给人以希望。这成了这部阴郁的惊悚片的唯一温暖的亮点。

《黑暗之家》的这种叙事策略和架构方式,其实之前有不少影片都运用过。比如韩国电影《杀人的记忆》,也是将现实的刑事案件与历史上的著名的“光州事件”联系在一起,形成隐喻与象征。只是不如《黑暗之家》这么极致、格式这么工整。也不由地感叹华语电影,许多关于政治和历史的刻骨铭心的记忆,都可以化为电影的素材和资源,但也许是由于电影审查的缘故,缺乏突破和创新。

作者:花信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7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