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30|回复: 1

东欧“野战场”上的中国商人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2-21 19: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莫斯科东部行政区政府8月12日宣布, 政府将于9月份开始拆除关闭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市场关闭事件中,在俄华商损失惨重……”
这阵子,欧洲华商都在议论这件事。大家无意中发现,从1989年东欧剧变市场转型带来的机会开始,从中国出发的华商,涌向俄罗斯,并且一直向西,直到波兰、匈牙利、乌克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2009年,正当人们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个历史转折的时候,莫斯科大市场震动性地关闭了,整整20年。
其实,这样的市场在前苏东阵营的国家里前前后后出现过很多,随着每个国家和地区自身发展规模和形式不同,有的已经消失了,有的还在不断发育,和这些市场紧密相连的华商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奔波度过了十数年岁月。

冒着生命危险,到奥斯跑货
捷克东部有个城市叫奥斯特拉发,是个工业重镇,离首都布拉格400公里,东边挨着波兰和斯洛伐克。20世纪90年代,这里的周末批发市场很能走货,除了附近的小批发商、店主摊贩到这里上货,还有波兰人、斯洛伐克人过来。市场从星期五开始,连续3天,每天凌晨4点开市,上午收工,是名副其实的早市。
捷克的华人主要集中在布拉格,从国内运来的货物,也主要囤积在布拉格。每到星期四,带着货的人就纷纷出发。有些人想得开,白天上路,跑几个小时到奥斯(华人对奥斯特拉发的简称),找个小旅馆休息,半夜再起来开车去市场。也有些人不舍得花钱,开夜车直接赶到市场上摊。
市场位于城市外围。朦胧的夜色中,几百辆各式各样的旧汽车,就像停在一片秩序不大好的停车场,捷克人、波兰人、俄罗斯人、越南人,还有华人,有的人带来折叠桌、折叠床当柜台,有的直接就着汽车的后备箱吆喝,“bunda!bunda!(捷克语,外套)”“Tricko!Tricko! (衬衣!衬衣!) ”。京味儿的捷克语、越南味儿的捷克语、不同口音的捷克语、波兰语、俄语夹杂在一起,还时不时听到几句不知跟谁赌气的国骂“xxx,快来买!”
刚开始的几年,多数人还是小本经营。除了少数租得起大货车的,更多人用破旧的小汽车,后座上、后备箱里填满货物。星期四半夜跑过去,星期五早晨卖完,开800公里往返,再回布拉格补货,星期六再照样来一遍。三四天下来,2400公里连拉带卖3车货,没有多少时间睡觉。在这种超强度的负荷下,路上翻车甚至送命的事都有发生。
很多城镇有类似的批发零售集市,像特布利采的体育场、卡罗维发利路边的集市,周末往往是华人奔忙的时候。后来一些年,人们多少有了积累,开始有自己的大货车甚至专职司机了,还有的人在奥斯租长期的仓库驻扎下来。
再后来,华人经营开始稳定有规模,有了相对的专业性,卖货买货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跑货市场就没那么多人再提了。

从两栋楼发展成越南村
布拉格四区,有个廉价旅馆,两栋像单身宿舍的楼房,全部被在捷克的越南人租下来。
由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史渊源,捷克生活着为数不少的越南人。他们中间很多人在捷克接受教育,能讲很好的捷克语,扎根基层,练摊、开商店、搞批发的都有。这两栋楼,就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批发市场。推开门,20多平方米的空间,除了一张床之外,堆得满满的都是箱子,还有开箱散放的服装。每门每户都是一个批发点。于是,从中国运来货物都往那里送,开店练摊的商贩进货也到那里找。华人们称那里为“越南村”。
我们早年都听过一句话“越南人靠中国货活着”。这句话,既说明了越南人的生产后盾不成规模,同时,也告诉我们,越南人比中国人更深入市场深层,相当数量的中国货物,依靠越南人的批发公司,向捷克商店、摊位,越南人商店、摊位,甚至华人商店和摊位批发出去。有的时候,越南人看到华人的好货,压低价格,整集装箱买断。
后来,“越南村”由于秩序混乱、整修等原因被市政部门关掉。
几个有实力的越南人,干脆组织了大片商业用地,搞来很多废弃集装箱,稍做改造,成排成列地构成批发商号,正式出租批发摊位,新的“越南村”又起来了。在越南村经营的,几乎全部是越南和华人商家,批发服装衣帽、鞋、小商品,还有亚洲食品。
这中间也夹杂着很多市场和市政的矛盾和磨合。海关、政府部门经常抽查批发市场,是否有假名牌,财务单据是否齐全,商家是否持有有效证件。市场扩建过,搬迁过,很多华人依靠在市场搞批发而生存下来。
1999年以禽类加工厂大院改建的布拉格四区“越南村”,发生过一场据说是布拉格上个世纪最大的火灾。2008年的9月和11月,又连续两次火灾,后面的一次是布拉格25年来除了工业宫大火之外最大的火灾,遭灾的十七八家公司中,华人商号占去十四五家。仓库的货物、账本,甚至现金被付之一炬。他们之中很多人,不久前还刚刚为汶川地震积极捐款。

为什么东欧市场是“野战场”
20年一晃就过去了,闲下来聊天,能听到不少当年的故事。
“我们当时来捷克,坐火车先到俄罗斯,那一个包厢里,就我没经验,没带那么多货,带了几包眼镜什么的,还能把脚伸直了睡觉。别人都是大包大包的,包厢里全部塞满了。到了火车站,当时到得晚,几个人合着雇了一辆大巴带着货去旅馆,大车一开,后面两辆小车就跟上来,开到地方,两辆小车前后一夹,停车,俄国人带着刀子就上来了,给钱走人,没钱不许走。当时都没钱,就给货,我损失的不多,因为我没带什么东西,算是和大家一起被劫了一次。后来到斯洛伐克,路上搭伴儿的华人给介绍市场,还介绍了能批货的人,把那点东西差不多卖了,卖了多少钱都记不住了,应该没赔钱,好像也没赚什么钱。”
在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瓦住了几个月,小于就来到捷克的布拉格,接下来就经历捷克斯洛伐克分家,在布拉格继续呆下来。国内亲戚在外贸公司,帮助往这里发了些库存棉服,他手里只有300美元,就要开始接集装箱了。他找了几个人合伙,别人都不信,因为1993年、1994年间能够直接进集装箱的人实在太少了。终于,一个嫁给捷克老头的香港人信了,帮着小于办公司、交关税,把集装箱提了出来。但随后,那个香港人拿走了一大批货物,没给一分钱货款。
两三年功夫,小于就赚了上百万。他想按照自己理解的市场款式做服装,可是外贸公司习惯了发积压库存,觉得这个市场还是什么货都可以走的,生意就越来越差,卖不掉的货,都不得已转去波兰和罗马尼亚销售。没有及时做自己产品,小于逐渐脱离了市场,躲在办公室里做贸易订单,受制于国内出口生产和当地市场的限制,始终不成规模。
“最近弄点什么呢?嗨,我还成,这不弄了几柜方便面,也不好做,利润越来越薄。那几个卖中国食品的,开始都说得挺好的,什么你发吧,到时候我们接下来。等我货到了,他知道你货跑不了了,只能卖给他们,就跟我说现在价格太低,我说你早干什么来着,我都出到这个价格了,他还压呢!这都什么人哪!不过他们家付款还成,再不结款,我真没辙了。反正下礼拜把款拿回来,先把房租给付了。我一朋友想让我去罗马尼亚跟他合伙儿做,我这不考虑呢嘛,他说那边不错,不用我出资金,我给盯着,到时候对半分成。”
文文出来得晚,没赶上捷克市场缺口大的机会。1999年到布拉格以后,就开始到餐馆打工,总觉得打工不是长久,想有机会挣笔大钱,物色了很久,想找到一家自己能拿得起,生意也能做得来的餐馆自己干,就是没有机会。他又到别人的货行帮忙,认识了一些作商品批发的人,开始从国内往捷克零敲碎打地进货,还是觉得不稳定不长久,有时候感叹起来,“唉,我真在这破地方呆烦了,要是有几十万,我就回国开一餐馆,不在这儿呆着了!”
“我们那会儿十来个哥们儿在一起,没人敢惹。后来一看不行,十来个大小伙子都想歇着不想干活儿,没什么生意,我岁数最大,我说开会,分家!在北京楼吃的散伙饭,自行组合,两人一组,后来这不都做起来了,现在都不错。他们都做棉服、羽绒服,还有文化衫,不能大家全做一样的,自己人跟自己人就该打起来了。我不跟他们争,琢磨别的,他们干不了的,走专业加工。你看看我们的产品目录,去年印的彩页,你看这都要经过专门的检测,捷克政府给发许可才行,目前能通过的没几家公司。”
捷克华商,也包括在其他东欧国家经营的华人,利用当时市场转型暴露的机会,填补空缺,等捷克商人明白过来,华商就开始逐步规范起来。捷克市场的特点就是,起初的政策相对规范,后来的整顿也比较温和。
2000年,人们遇到过一次临时“估税”制,就是海关不凭进口商提交的商业发票,而是凭他们对商品价值的估算确定关税,来避免偷漏税的情况,一时间,有不少公司遭受损失,没过多久,这个政策就停止执行了。
……
《看世界》
发表于 2010-6-7 2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小飞侠


    你好,请问你在波兰吗?我的邮箱是minskdj@126.com 能给我你的联系方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7 06: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