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4|回复: 1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市场选择了毛泽东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9-10-5 1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前些天,有两个外地的学生兴冲冲地告诉俺,他们去了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去北京,他们去看了鸟巢和水立方,还去天安门广场,去了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门前排队等候的人太多了,一眼望不到头儿,他们第二天早晨还要上课,当天必须赶回天津,所以很遗憾,不能排队等了,只能在周围看看,留影照相,到车站赶火车。 俺问他们两个,为什么要去看毛主席纪念堂?他们说,他们两个并不是一个省的,但是父母都说过,要他们如果有机会去北京,一定要代表父母去看看毛主席。
有的看官看到此处,一定会说:这就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奴性!毛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犯下了错误,这些人凭什么还要对之顶礼膜拜?!
是否是奴性俺不与这些看官辩论,所谓“封建社会”问题俺也没功夫说,这个问题太大,别说几句话,就是几篇文章也说不完,在此,俺只说说伟大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理论,俺只能算是一个外行,曼昆的几大本经济学教材读了四、五年也还没读完,斯蒂格里茨、弗里德曼的大作都停留在浅尝的阶段,但是俺曾经下海十几年,从直觉上俺还真是赞成市场经济的道理,对斯密开创的经济学体系非常赞成,尤其是相信市场的选择。
在市场的面前,俺认准了,即使是你再讨厌的东西,如果人家有市场,你也得承认人家是对的,或者就算不对,人家肯定也有合理的地方。比如说“超女”(现在叫“快女”),一半国人皆曰可诛,但是另外一半国人(没搞清楚是另外多一半,还是少一半)疯魔了一样就是去追捧,你怎么办?你的正确态度就是应该尊重人家那另一半国人。说说对超女、快女的风凉话可以(俺经常说李宇春的坏话),但是你还是无可奈何。既然你愿意在课堂上批评李宇春,那你就要适应因此而产生的敌意的目光,你不能让人家喜欢李宇春的同学没有敌意,那你就是太霸道了。
俺绝对相信,在市场面前,“水至清则无鱼”是一个谁也无法否定的大道理。在广告概论的课堂上,俺赞扬“妈妈洗脚”那样的广告,但是也肯定“送礼就送脑白金”那样的坏广告。的、坏的都存在,这就是市场的胸怀。
所以,俺习惯于看市场,看看市场是如何的选择。
有人说毛泽东xx,但是市场没有谁能xx,俺特别想听听一些人如何解释市场对毛泽东的选择。特别是在毛泽东已经逝世三十几年,“非毛化”也差不多三十年之后,今天的市场对毛泽东的选择。
这个问题就像河南的南街村被舆论界批判了些年,但是南街村依然坚持了集体经济,而安徽的小岗村被鼓励了更长得多的时间,希望他们永远坚持分田单干,但是现在小岗村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放弃了分田单干。
俺看不起纯粹搞理论的,更看不起预设一种理论,不管实际情况死硬到底的。实际上,俺喜欢三十年前的小岗村民,也喜欢这些年的南街村民,更喜欢今天的小岗村民,因为嘛呢?因为我们的农民最聪明,最实事求是了,他们最懂得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选择。
俺反对的是五十年前强行推行的集体化,俺反对的是三十年前强行推行的单干化,俺更加反对的是到了今天这个年代仍存在的各种“一刀切”的做法。
预设一种“正确的”思想、理论,设计一种“正确的”模式、方法,是愚蠢而又可笑的。比如当今中国大学里的什么“学术规范”之类。
在市场上绝大多数售卖的伟人像是毛主席像,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周总理的画像也不少,大约可以占到那时候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但是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周总理画像逐步减少比例,现在估计只有十分之一,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华国锋同志的画像开始悄然进入市场,在别的地方比例还很小,但是在山西、湖南、唐山却比较多,在山西平遥,大约可以占到五分之一或者更多,这估计与他的朴实工作作风有关,更与他当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立即奔赴唐山灾区,在余震不停的情况下,冒着巨大危险下矿井看望工人群众有关,那可是丝毫没有做秀的意思,那时候也没有做秀的概念。



天津的周恩来纪念馆也可以,从九十年代初期建成,到现在除了少数维修期间没有参观的人以外,参观者基本不断,逢到年节,最多时可以达到数千人次,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还是怀念那时候大多数共产党的干部作风。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俺去过三次,两次都是早晨刚开门,游人就络绎不绝,因为空间狭小,想照个相都不容易,视线总被阻挡。浙江嘉兴南湖的另一个党的一大会址,俺也去过,如果不是东道主经嘉兴市委安排,红船根本上不去,烟雨楼上也都是人,展览馆马上就要关门了,还是有很多人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韶山更不要说,毛主席旧居里的执勤战士不得不不停地催促游人快走,否则后面的人就挤不进去。这么多年,到其它地方开会,会议结束人就走光了,基本没有人对旅游有什么兴趣,只有03年在长沙,主办方说会后去韶山,除了几个人因为有急事,剩下的一百五十多人都去了。
延安那是1987年去过,那时候国人还没有旅游的概念,延安的交通也极不方便,没有火车,公路也很破旧,但是枣园、杨家岭、七大会址、《解放日报》、宝塔山也是游人不绝如缕。
西柏坡俺02年去的,在岗南水库、城南庄、毛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任弼时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将军碑林、五大书记雕像等处留影,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中南海1985年曾去参观,当时俺还是铁杆的启蒙主义者,对主席旧居不甚恭敬,参观后乱说了一些议论,至今后悔不迭。
天津大理道毛刘周朱旧居是俺这些年领外地人参观天津的必去之地,俺感觉人家明显比去看什么孙中山、蒋介石曾经的住所有兴趣。
长沙橘子洲、广州农讲所、武汉农讲所、五台山、杭州西湖……这些当年毛主席留下过足迹的地方,不仅全都游人如织,而且都有毛泽东画像、雕像在卖。就是那些毛主席没去过的地方,也基本如此。俺一直奇怪,同样被称为伟人的邓小平的像怎么就极少见到?其他的比如被称为“国父”(这个称呼很讨厌,中国人自古像没有随便认爹的习惯)的孙中山,近年被热捧的蒋介石的像就更是极少见过,尤其是在现在的形势下,已经没有政治上的障碍了,之所以如此,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市场不选择。
汽车司机在车里挂一个毛主席像,能够保佑人车平安。挂别人的像?估计不管用。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经过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经过了长征初期的湘江惨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局委员们、各军团的司令员、政委们选择了毛主席,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走上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本来这个市场经济和毛泽东没有关系,但是市场依然选择毛泽东,俺实在不知道这是黑色幽默还是别的什么,可是市场还就是选择毛泽东,还就是不选择别人。这种市场的选择,只能让一些人干生气。
对于这种市场的选择,有些人肯定会不爽,肯定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但是,在市场的面前,任何解释都肯定苍白无力。
另外,欣闻在建国六十周年阅兵典礼上,将新增加一个“毛泽东思想”游行方阵。虽然这不是市场的决定,但是对提高当天电视的收视率肯定有很大作用。
1935年,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新世纪,市场选择了毛泽东。
来源: 新浪大视野
发表于 2012-6-22 21: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媒体冲破禁忌谈大饥荒

中国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人为造成的大饥荒曾导致数千万人死亡,但中国官方对这一饥荒的事实始终讳莫如深,不敢正面承认,也不许媒体报道。而更有以薄熙来为首的极左派官员学者和不知真相的民众企图抹杀大饥荒的事实,对所有揭露大饥荒的人进行打击和侮辱。自从薄熙来事件后,中国舆论似乎出现某些宽松的迹象。南方人物周刊五月二十一日以“大饥荒”为封面公开报道和评论这一时期中国发生的灾难。法国世界报加拿大学者均注意到该周刊的新动向并及时给予报道。6月1日的界报网站刊登一篇题为“中国一家周刊冲破60年代中国大饥荒禁忌”

承认事实对历史负责

报道指出,中国的大跃进和因此导致的大饥荒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中国的一家周刊终于冲破禁忌,敢于在其封面登出这样的大标题:1959-1961大饥荒,以及下面的两条十分说明问题的曲线。这是两条相交的曲线,一条曲线显示死亡率直线上升,另一条曲线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跌落,跌至零以下。该周刊写道,在历史面前最重要的是以负责任的态度承认事实。世界报指出,在中国某些领域,恪守职业道德,坚持说真话仍旧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无论这段历史已经遥远还是近在眼前,只要不符合官方宣传口径,媒体便不能妄自评论。然而南方人物周刊却敢于冲破这一禁区,用了18页的篇幅报道了那些经历过大饥荒的幸存者的故事,其中包括于2011年1月,牛寨土生土长的年轻人牛犇在香港出版了《大饥荒口述实录》。在这部口述实录中,这名年轻人对话了当年在牛寨大队的38位老人,记录下了这个村庄五十多年前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片段。

墨写的谎言挡不住血写的事实

世界报指出,人物周刊属于中国南方报系,以其大胆敢言和进步的视角而著称。本期对五十年前事实真相的揭露,也是对二十世纪人类历史最大的悲剧之一的曝光引起了中国网民积极回应。有网民在微博中留言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中国的谎言还少吗?还有网民说,是的,咱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曾经目睹了衣不蔽体的人们在饥饿之中水肿和死亡。自己还清晰的记得草根树皮的苦涩滋味。的确,那是不堪回首的年代。也有网民说,那些饿死的鬼魂还在中国上空游荡。也有网民指出,我们这一代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即使我们不得不对穿着“新衣”的皇帝鼓掌。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可以说是国家和民族的良心。有读者竟还宣称要拿出证据,这本身就是良心甚少。我也是大饥荒的亲历者,尽管当时年龄不大,但是目睹过无辜者的尸体。墨写的谎言,挡不住血写的事实。大饥荒,是人祸,不是天灾。

人物周刊开始写道在历史面前,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诚实。对历史的态度,应该是只对历史负责,一切意识形态的偏见都应该靠后。世界报指出,人物周刊的首先报道的是河南信阳地区的农民吴永宽(译音)。1959年时,他仅15岁,今年已经68岁了。当年吴姓农民的父亲就因饥饿而死亡。2004年吴先生在他的村庄竖立了一个纪念碑,将所有当年饿死的人的名字刻在碑上。当时官方的说法是自然灾害,但事实上谁都知道那是一场人为制造的灾难。很多人为了讨好上级,讨好毛泽东,虚报农业产量。此前的大跃进更使农业生产全部停顿,导致饥荒发生。很多人因说了真话而遭到灭顶之灾。

“永远不可再回到那体制”

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全国疯狂搞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导致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民间对大饥荒的纪念、追问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前新华社高级记者、《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杨继绳的惊世之作《墓碑:中国六十年代饥荒纪实》真实地再现了大饥荒这段惨绝人寰的痛史。书中确认从1958年到1962年期间(没有天灾),饿死人数加上因饥饿而少出生人数共计为7,600万人。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也表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给历史整容,弱智了后人。她公开发表文章《请让孩子拜读饿死人的家丑》,文章还说“别拉着13亿人陪葬”。

关于这一惨绝人寰的大悲剧。长期以来,我们所接受的只是“三年自然灾害”、“三年困难时期”和“苏联逼债”等等片面的说词.连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在1962年1月中共党内七千人大会上所说的:三年大饥荒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样折衷的言论,在主流媒体上也少有提及.

《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直指“当时,中国实行极端计划经济,配以现在很难理解的直接起了破坏作用的政策措施。那时农村和农民高度集体化,破坏了土地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产出再由国家统一调配。”商品市场已经取缔,农民的劳动几乎换不回商品。当他们没有饭吃的时候,户籍管制使他们离不开规定的土地,离开了找不到饭吃,所以,逃荒也没有活路......

“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我们已经告别的年代,直面惨痛的警示:永远不可回到那样的体制。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无辜的牺牲者。”

中国终于肯面对黑暗的过去?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刊登了马克基农Mark Mackinnon的文章“中国终于肯面对其黑暗的过去?”文章指出,中国是一个崇尚纪念的国家。大到纪念南京大屠杀,小到纪念自来水的益处,这个国家到处都点缀着那些数不清的纪念碑与纪念馆。

但是你找不到国家建的,纪念成百上千万在毛泽东大跃进中死去人们的纪念碑或纪念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犯下的罪行(在中国)却被广泛的知晓,媒体上也一直有相关的讨论,而有关统治着中国的共产党(罪行)的讨论仍是禁区。

上周一,《南方人物周刊》的读者们惊讶的发现该杂志的封面标题用加粗的大字写着“大饥荒”,下面配着一个图表,说明了那段可怕的时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幅跌落。期刊内有18页深度的报道,包括大饥荒受难者们的黑白照片,还有农民们收集树叶和树皮的图片。《南方人物周刊》的这篇社论写道,“大饥荒这样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灾难没有正式记载和合理解释”。

《南方人物周刊》写道,如果大饥荒允许被遗忘,我们会被后人所鄙视。与这些不同寻常的话语一样不寻常的是通常有如闪电般迅速的中国审查机构的反应,这次他们没有做任何事。这有些挑战(当局)意味的周刊被送到76万订阅者的手中(像这样有意踩踏政治敏感禁区的出版物没有被加以任何阻拦,这在以往是从未发生过)。在中国严控的媒体世界,这样的主题被报导不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这其后有着政治上支持。现在看起来好像有人想让这段被中共略去的历史从新被提起,而这恰好在以胡温为首的这一界政治局将要把权力移交给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为首的下一界的权力交接敏感时期发生的。

薄熙来倒台为民主开了一扇门

这期杂志的出版也恰好处在薄熙来引发的中共内部政治丑闻之时,薄熙来是一个经济上崇尚左翼理论,又公开怀念中共过去历史情怀的人物。薄熙来的后台周永康据报导也在接受调查。如今正在上演的剧目为中国的民主开了一扇门,比如民主派的温家宝极力强调中国极需政治开放(值得注意的是,在广东出版的《南方人物周刊》有党中央政治局内自由主义追求者汪洋做后盾。“现在我们可以追寻这场灾难的真相”,该刊的编辑说,“我们必须……面对这沉痛的教训:再也不要回到那个体制中去。让我们永远记着为此牺牲的人们。”)

同样令人惊讶的是,官方对待有关这些文章讨论的容忍,上千上万的中国网民讨论这段历史,分享他们的记忆,并且都质疑为何这些事实长久以来都不为人所知。“大饥荒那段时间我仍然记忆犹新,吃野草,剥树皮,每隔几天吃上一小口稀粥都是幸福的。我的母亲饿得浑身水肿到无法睁眼。这些都是我经历的事实。”一位四川省网民在搜狐网发帖如是说。截止到周一,这条消息已经有将近3000条回复,其中包括很多有关饥荒和惨状的个人故事。

“如果你想崇拜毛泽东,你应该听一听事实,看看他对中国人到底做了什么!”一位湖北网民这样写道。

无法查询有多少回复被管理员删除。尽管仍有少部分网民继续维护毛,并质疑死亡的人数,但是这种辩论存在的本身就是异乎寻常的。

我从两位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那里得到一种解释:提及大跃进中的大饥荒也许会最终引发对文化大革命的讨论,习近平这一代正是成长于那样凶残的政治环境之中的。(温家宝曾预示着薄熙来的倒台,温曾警告薄熙来在重庆的做法有复辟文革的可能。而这之后,可能会引发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以坦克和武力镇压的六四民主运动这一禁闻的最大讨论。)这是一个中共领导层至今也不愿面对的讨论。23年前,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是镇压六四的头目之一。他还在党内对支持学生的党员进行大清洗,这其中包括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也许这才是真正被曝光的历史。

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4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