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原来的想象,海外华人那也属于下海,却看到很多人还非要找个“爷爷”依靠。
有人会很简单地做个结论,有些人在海外挣了钱,觉得还不满足,要捞取政治资本提高自己的地位呗,或者还有什么其它目的要拉拢关系呗。
可以这么说。
不过,我们还看到这样的事实。
温家宝总理在5月份前往布拉格出席欧中峰会的时候,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组织了群众迎送队伍,被通知到的华人华侨不少都乐颠颠地前来参加,虽然不一定能看上总理一面,甚至连总理的坐骑都看不到一眼,就是在太阳底下打个小旗溜溜干晒大半天,但是,大家依然热情高涨。有的人宁愿让自己的商店关门一天,有的人特意从外地跑长途几百公里赶到布拉格,更有人从国内匆匆赶回,参与其中,留张照片,挂入库房餐馆办公室,拿回家乡光荣炫耀。这里面很多人从这样的活动中是得不到什么实际利益,甚至使馆事后的答谢宴会都可能捞不到参加,抑或事情过去以后,不会有谁记得他/她参加过,只有自己互相照的照片聊以自慰,这样的热情和凝聚力,在国内恐怕也不多见。
他们为了什么?
有人会说,朴素的爱国热情呗,这样说也对,不过我想把爱国热情讲得更加朴素一点。
目前生活在海外的第一代华人,绝大多数是经济原因,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出来的,刷盘子刷碗比在家种地挖山强,进修苦读比多少人竞争一个职位强,说句不好听的话,可以叫经济移民(难民),也像丧失土地,到城里打工的民工。很多人有时间奔命,却没机会享受生活,经过一些年的奋斗以后,情况改观,但是大好年华也已然流逝。这里边没文化或者文化不高的人,很多还是生活在小华人圈里,有文化特别是懂当地语言的人,能够和当地人交流,和当地人没有大沟通障碍,但是,一般说来,出国的时候,都已经成年人格已经定型,很难有可塑性,真正和当地人获得精神共鸣的机会也很小。很多人所从事的事业,在和当地人发生利益置换,按理说比较深刻地纳入当地社会了,但是交易纳入社会了,人还在“对岸”,很难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价值、喜乐当中去,真正能够全然理解当地社会坦然进入当地社会的人少之又少。甚至一些在国内长到几岁十几岁,再来海外读书生活的第二代,都觉得和当地同学有隔阂。用一句煽情的话说,“他们的根在中国”。
很多人出国不是为了生活,而仅仅是为了谋生,好有一天出人头地,省吃俭用回到家乡光宗耀祖,就是说,屁股坐在海外,大脑留在家乡。本来海外华人(第一代)就先天地不具备融入当地社会的因素,如果以这样的背景和目的,就更不容易属于当地社会,不容易被当地社会接纳。还有些人顽固地抱着自己固有的生活习惯和意识形态,就存在被当地人视为异类的可能。记得我在青海听汉族朋友用很奇怪的口气说当地的藏人,其实汉藏同居一个城市,却属于截然不同的族群,少有往来。
一方面由于先天客观缺失,并没有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另一方面,从原来的单位离开,从原来的大家庭亲友圈离开了,从原来的乡村离开了……,海外华人也丧失了原来的社群土壤,客观上成为不在任何体制的一群人,这就是海外华人事实上所处的寂寞夹缝。
特别是当今现代社会,体制真是一切。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身份,失去了团体,比失去他自己还可怕,社会可以不认可你,容易被当地社会怀疑,容易被父老乡亲怀疑。在这种客观缺失的环境中,人们当然渴望找到组织。
人是社会性群体动物,我们华人又有被家庭集团照顾被社会组织管理的习惯,家有族长,党有中央。很多人从小就是被家庭社会安排好抱大的,所以,当使馆或官员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发出召唤的时候,就涌现出高涨的热情,朴素的,怀着朴素私心的,还有不朴素的,皆有之。
不同的人会按照各自的为人处世方式,做出不同的表现,过激行为也有了发生的可能。一如三名斯洛伐克籍的华人,又如巴黎曾经的红旗飘飘。
所以,假如三名华裔真有什么背景另说,我想说的是,不需要有什么背景,本源客观上因为寂寞夹缝,一样有人听从召唤和驱动,做出过激的举动,存在这种可能性。
或有其他原因不是这里要讨论的话题。
凤凰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