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8|回复: 0

世博会志愿者需要具备的文化修养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9-7-26 0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近日,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培训等各项工作已经启动,由此想到我去年年底参观首都博物馆时的情景。我作为游客当时深刻的感受是,志愿者的文化素质,对交流至关重要。由此想到世博志愿者,他们对不同文明的历史、文艺及审美意识如能有较全面的认识,那将对志愿者工作很有利。

  去年我参观首都博物馆时,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在向十几名青年讲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她对北京历史的熟悉、对老北京人的文化品位的见解,令我这个史学工作者也叹为观止;她甚至指着一只乾隆年间的蛐蛐罐,绘声绘色地还原了清末民初,京城的旗人在茶馆里提笼架鸟、边吸鼻烟边斗蛐蛐的细节。我以为这位中年妇女是馆长,抑或是北京史研究者,孰料她却是一位经过培训的奥运志愿者,那十几位青年则是新的志愿者。这说明,2008北京奥运会是十分重视志愿者的文化修养的。

  建议尽早采取措施,提升志愿者的文化修养,以应对博览会期间与国际友人的交流。志愿者不是会说外语、礼貌周到就算是称职的,因为他们的各项素养,还将反映出中国国民的基本素质。

  笔者以为,应请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以及上海史研究者向志愿者讲授上海历史的基本知识。既要让他们了解上海的先民——新石器时代的福泉山文化、隋唐之际青龙港的对外交流、南宋以降老城厢的文化发展,更要让他们懂得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作为五口通商之一的口岸,开始全方位地中西文明交融,从而导入上海近现代以万国博览会著称的优秀建筑,乃至典雅的石库门;上海自曾国藩、李鸿章创洋务、办实业以后,这座国际大都市成了中国工业文明的摇篮。所以,黄浦江、特别是苏州河沿岸丰富的工业遗存,应该让志愿者熟悉。如此,当国际友人询问志愿者老城厢的文化传承,或者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甚至旧上海的著名街道,如霞飞路、贝当路、四马路时,他们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另外,应组织文史工作者,向志愿者讲授外国文艺特别是西方文艺的基本知识,让志愿者了解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文艺复兴时期的卢梭、狄德罗、但丁以及俄罗斯、法兰西、英格兰、波兰、美国、印度等一大批国家的世界级文学家;向志愿者讲授德国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波兰的肖邦、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维也纳的施特劳斯等音乐家;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拉斐尔,乃至俄罗斯的列宾等画家。如果我们的志愿者不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难以与国际友人交流。

  通过短训班培训是一个好办法,了解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基本常识很有必要,但重点应将文化的聚焦点集中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上,因为这是中国漫漫5000年历史中真正与外国文明交流、迈向世界的伟大时代。

 
 
 
(新民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6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